第234章 激发(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567 字 5个月前

“……日本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德国在8月24日、即美国时间23日之前撤离青岛,解除当地战舰武装,将青岛交给日本。德国对此未作回复。因此,日本天皇下令对德宣战。宣战文告的重要一段如下:

“欧战爆发以来,日本沉痛地关注着这场灾难。日本严守中立,希望维持远东和平。但是,德国的行径迫使日本的盟友大英帝国采取战争行动。德国凭借胶州湾租界加紧备战,其战舰在亚洲东部海域巡逻,威胁到日本及其盟国的商业活动。”

“远东和平受到威胁。日本政府和大英帝国之间就此进行了坦诚而充分的协商,同意根据同盟条约,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共同利益。日本方面期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日本政府真诚地向德意志帝国政府提出了我们的要求。但直到最后一天,我们仍未收到德方同意的任何回复……”

《纽约时报》1914年8月23日 东京电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的胶州湾畔,前傍黄海,后依崂山,上顾京津,下趋淞沪,是中国北方之重要门户。这裏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胶州湾港阔水深,常年不冻,是个天然良港,在军事、经济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青岛可以说是中国北方第一良港。

1897年巨野教案后,德国以此为口实,派出军舰抵达胶州湾。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强占胶澳后,为实现其在青岛建立远东军事基地、建立远东贸易据点的目的,开始大力营建当时尚为一片荒山、荒滩的青岛。从1898年至1914年的17年间,在德皇建立“模范殖民地”的决心下,德国先后在青岛投资了1.7亿多马克,建立了必要的防御体系和一港、一城、一路所必须的基础设施。经过德国17年的殖民建设与经营,青岛逐渐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海港城市。到1913年,青岛已跃居国内第六大港的地位,成为山东对外贸易中心,更成为德国在远东最为重要的海军基地、贸易据点。

也正因如此,当欧战打响之后,在世人关注欧战战局时,在亚洲、在远东,人们同样将视投向了青岛,投向了这片德国在远东唯一的殖民地。

早在二十余天前,当德国卷入战争之后,尽管青岛远在亚洲,亦同时实施了动员,根据动员令,所有的预备役——邮电职员、商船船员、殖民地政府职员、官员,当然仅限德裔,即接受征召加入胶澳守备队。

在过去的二十几天间,被招募的上万名中国劳工,一直在胶澳附近要塞前为德国人修建着工事,在中国劳工的眼中,这些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需要赶班加点而已,但是对于青岛的德国人来说,他们却清楚地知道,日本发布最后通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二十四小时后,青岛这座他们引以为傲的城市将陷入战火之中。

迪特里希山东麓的半坡上的胶澳总督府,这裏同样也是德治青岛的心脏,在总督府周围,几道简易的工事,十几名持枪的德军守衞在这裏,而总督府内军官们不时进出着,他们是来向麦耶?瓦尔德克汇报青岛要塞防御工程进展的。

日本人人的最后通牒已经发出了六个小时,他们只有不到二十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这一切,尽管他们准备了一个月,但是日本人同样也准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日本人的兵力更多。

“哎!”

愁!

这会恐怕整个亚洲没有任何人比麦耶?瓦尔德克这位胶澳总督更愁的人了,青岛的要塞或许坚固,或许密集,但是麦耶?瓦尔德克却清楚地知道,别说是守衞青岛,就是手下的那几千官兵,甚至连那些要塞都无法配齐足够的士兵防御。

因为德国战前已经遇见到——战争的胜负将在欧洲决定,在英国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国很难守住孤悬海外的殖民地,所以战前已经把主力大部调回了欧洲。现在的青岛除了炮台守军外,只有1个海军陆战营、陆军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个炮兵分队,再加上奥匈帝国的300多士兵和紧急动员的德国侨民,总兵力甚至还不到5000人。

“守,如何守……”

心叹着一声,麦耶?瓦尔德克同样在心裏埋怨起那些“胆小而懦弱的”中国人,他们甚至连接收胶澳的胆量都没,德国无条件归还胶澳,甚至还将设施良好的要塞以及要塞上的火炮、弹药都归还给他们,他们竟然还不敢要!

“难怪会……”

就在他心裏抱怨不已时,总督府通讯官汉克上尉却急匆匆的拿着一份电报闯了进来。

“总督阁下,从京城公使发来的电报!”

汉克上尉的脸上带着笑容,那笑容是之前所没有的。

“电报?”

难道还有什么转机?

一接过电报,不过只看数眼麦耶?瓦尔德克的脸上便展现出了笑容。

“根据德国驻华全权代办马尔参阁下与淮海经略使李子诚阁下全权代表顾维钧先生达成《德国向中华民国淮海经略府归还胶澳租借地条约》,民国三年,即1914年8月24日0时,由胶澳特别区委员接收胶澳全部权益,德意志帝国政府即日起,放弃对胶澳租借地权益……”

23日下午4时,在总督府大厅内,在麦耶?瓦尔德克以及一众德国军官的面前,格奥尔格.凯贝尔念着经电报传来的条约文体,他是使用德语朗读,而现在的格奥尔格.凯贝尔不仅仅是德华大学校长,同样也是胶澳接管委员会的委员之一,而这一安排着实让麦耶?瓦尔德克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这或许正是未来德国收回胶澳的“契机”,他甚至能够想象当皇帝得知这一消息时,也会长松一口气。

“德意志帝国胶澳租借地总督府同意无条件向中华民国淮海经略使府归还胶澳租借地,包括一切城市公共设施、港口设施之全部……”

至于接下涉及到胶济铁路以及沿线厂矿的交接,在座的军官们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清楚,在青岛无法保障的前提下胶济铁路更不可能得到任何保障,而在这个问题上,在京城进行谈判时,马尔参甚至都没有进行纠缠,原本这一切就是要归还给中国的,铁路和铁路设施超过6500万马克,可是德国为了开发青岛却耗费了近两亿马克,大头都不在乎了更何况是小头。

而胶济铁路公司总裁里德.冯.克劳斯同样没有表示任何质疑,他之所以不反对将铁路、沿线车站甚至厂矿以及所有铁路机车、车厢,都归还给中国人,是因为麦耶?瓦尔德克作出了保证。

只要胶澳和铁路在中国人手中,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仍然还有机会收回这一切,现在的无条件归还,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