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2 / 2)

新宋2·权柄 阿越 2421 字 3个月前

“杀一人却也够了,如何杀这许多人?”赵顼露出不忍之色。

“陛下,萧忽古与司马梦求交过手,知道一两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为释其之疑,只好扮成被强盗围攻突袭而死的样子,而司马梦求死前,也必然会杀了不少人。”石越细心解释道,“为防万一,司马梦求杀的辽人,都是贩卖山药的行商,这些人失踪也是常事,不至于引人注意。待到辽人注意力被吸引,他便装成行商招摇出关。到燕京后,也不再进城,只是翻山越岭绕道而行,一路艰辛,非臣所能尽道。”

“哎……不管怎么说,司马梦求毕竟是有功于国。”

石越知道赵顼长于深宫,听到这种为求脱身滥杀无辜之事,心中自然也是难以接受。他自己却知道当时户籍严密,一百二十里人烟稠密之地,若不用此策,断难脱身。当下委婉说道:“两国交兵,虽然多杀不仁,但毕竟不能苛责于司马梦求。司马梦求当初入辽,是愤于臣被人陷害,想单骑查明真相,不料却机缘凑巧,立下这番奇功。虽然有功不能不赏,但是司马梦求之功,却不能公开赏赐,否则辽国无法下台,必然兵戈又起。”

赵顼犹疑道:“毕竟是奇功!”

“此事再不能让他人知道!”石越断然道,“陛下,军制改革,此前商议,枢密院设职方馆,兵部设职方司,对外的名义皆是测绘地图,记录地理风物,便于通商、水利、采矿诸事,实际上则为间谍机构。职方馆负责搜集辽国、夏国、大理,甚至吐蕃、交趾、高丽、倭国等国的情报,在各国安插间谍;兵部职方司则负责国内安全,与各部门协调,调查潜入国内的奸细,搜集国内各土藩的情报,供朝廷决策等。臣以为这两个机构,每年虽然要花掉国库一笔开支,却终究对国家有利……”

“孙子兵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朕是知道的。这笔钱不怕花。”

“陛下圣明。臣以为,司马梦求深知辽国情弊,陛下若要奖功,不若让他去枢密院,试知职方馆事,组建职方馆,以他的才能,必能胜任。”石越已经决定要将之前的间谍组织纳入国家机器中。

“爵以赏功,职以任能。官职不能用来赏功,不过既是卿举荐,朕便给他一个机会。职方馆知事是正六品上,司马梦求布衣入仕,便是称‘试’,也远远不够,朕想,便以司马梦求为试同知职方馆事,为从六品上,如此方能不骇物议。”

“陛下圣明。”

“那便让司马梦求去向朕证明他的才能吧!”赵顼意气风发地站起身来,走到甲板边上,半晌,却忽然叹道:“石卿,朕想知道海风与河风,究竟有何不同……”石越默然不语,他只能苦笑,甚至无法安慰皇帝——除了创业之君,亡国之主,历史上守成之主能亲身享受海风的,绝无仅有。

赵顼似乎也明白自己想的只是一种奢望。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金明池上清新的空气,问道:“狄谘应当到了吧?”

“应当到了。这次朝廷特赦一千名死囚和数千名重刑要犯,随狄谘前往归义城,臣心裏也惴惴不安。招募前往归义城的官员,也大部分都是在中土走投无路,或者惟利是图之辈,所有的一切,都有赖于狄谘的能力。”

“朕倒不担心。交趾外虽示弱,心裏却未必归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悍不畏死之辈,以毒攻毒,可得奇效。狄谘临行前,崇政殿面辞,朕已叮嘱他,治理这些犯人的第一要务,是要让他们在当地成家立业。只要他们不想着返回中土,就不会和李常杰勾结威胁中原,朕可安枕无忧。”

“服与不服,李常杰都不敢轻易造反。”石越淡淡地说道。

“南面事了,石卿,北面之事又当如何?”赵顼突然转过身来,热切地望着石越。石越这才知道方才皇帝提起狄谘,不过是想整理一下心中的思绪,他的心裏,无时无刻没有忘记北面的辽国。

“若耶律乙辛真有能力站稳脚跟,反扑耶律濬,朕以为机不可失,何不准备一支大军,趁机收复幽蓟?”赵顼握紧了拳头。

“陛下!”石越跪了下去。

赵顼的脸沉了下去。

“士卒未练,兵甲未精,驱羊逐狼,岂能成功?”

“这……”

“陛下,国内万事待举,众多变法刚刚开始,河北灾情方过,各地报告似乎明年又有旱灾,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又有什么本钱北伐?”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流走?”赵顼心有不甘。

“机会只给准备好了的人。”石越沉声说道。

“朕不甘心!”赵顼无名火起,怒声吼道。

“不甘心也要甘心。”石越硬生生顶了回去,他可不想看着五路伐夏的悲剧提前上演。

赵顼怒气冲冲地盯着石越。石越只是板着脸不作声。

君臣二人对峙良久,忽然,赵顼叹了口气,道:“罢!罢!”

“陛下,朝廷应当静待形势。一面抓紧推进变法,防范灾情,一面整军经武,静候时机,切不可操之过急。机会日后一定还有。”石越放缓了声音安慰道,“若这次辽国内乱,朝廷虽然无力发兵趁机恢复燕云,却也并非无利可图。”

“怎么说?”赵顼悻悻地问道。

“一旦辽国正式内战。若是南京道与西京道分别被双方割据,则于我大宋利益最大,可以遣使者分赴双方,要求他们卖战马与耕牛与我,我则用棉布、锺錶、茶叶交换,谁敢不从,便威胁他们与另一方结盟攻击之。臣谅耶律乙辛与耶律濬都不敢不从。若二道为一方占据,朝廷依然可以要他卖战马与耕牛,他若同意,我则承认其正朔;他若反对,我便以用兵相威胁……”

赵顼脸色稍霁,又问道:“岁币呢?难不成朕还要给他们岁币?”

“战争未打完之前,自然不给。打完之后,给与不给,其权在我。”

“如此则差强人意。军事改革,朕以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