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瑞典双奖!(2 / 2)

dmd-2号材料的研究,自然关联着材料部分的研究。

而中微子相关课题的研究,则是从侧面会帮助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应工程设计部分。

实际上,这也是陈舟一早便预想过的场面。

尤其是dmd-2号材料的研究,陈舟一直都在考虑,能不能用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

现在,终于到了实践的时候。

就这样,陈舟确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研究规划。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多学科联合研究。

而陈舟自己,也沉浸在了“能源解决之答案”的页面中。

虽然和以往的研究方式,有一些不同。

但不管在哪,只要研究时,进入了沉浸状态。

陈舟就是一心一意扑在研究上的人。

就在陈舟完成了物理学满级升级任务,意识停留在系统空间,沉浸于“能源解决之答案”时。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了一则重磅通知。

通知的内容,是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克拉福德奖的。

至于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奖项放在一块发布公告。

一来是因为,两个奖项的评选,都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的。

二来,就是因为一个人了。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舟。

陈舟同时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克拉福德奖。

于诺贝尔奖而言,这是一次打破历史的获奖公告。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连续的两年里,连续获得诺贝尔奖。

不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亦或者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

乃至于专为某些人设立的诺贝尔和平奖。

在这么多年的颁奖历史中,从未有人,在连续的两年里,连续获奖过。

这是一件足以称得上伟大的事情。

而且,陈舟在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

也将追平历史上,单人获得诺贝尔最多的次数。

历史上,获得两次以上诺贝尔奖的人,只有四个。

第一位,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物理学家。

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就是居里夫人。

1903年因发现放射性钋元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提炼出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位是以唯一获得者的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

他分别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第三位和第四位,则是分别在1956年和1972,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巴丁教授。

以及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教授。

陈舟将成为历史上,第五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

也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两年,在同一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毫无疑问,陈舟的名字,将被记录进诺贝尔奖的历史。

也将被记录进整个学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华国的历史之中。

他创造了历史,他也就成为了历史。

于克拉福德奖而言,这虽然是一次锦上添花的颁奖。

但是,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一块公布后,就更多了一层意义。

别的不说,这两个奖项在一则公告上同时公布,必然会吸引极大的关注度。

不管是对克拉福德奖,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来说,他们都将借助陈舟的名字,再一次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没错,这两大奖项,已经需要靠获奖人,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了。

当然,这里的知名度,不是狭义上的知名度。

更多的是指那种,被创造的历史。

不出意外,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这则公告的发布。

整个世界,沸腾了……

欧洲,cern总部。

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之前。

贝尔托卢奇这位cern的研究主任,此刻正与中微子实验负责人艾尔肯·贝格教授一起,在餐厅吃着早餐。

“说起来,已经进入10月有一段时间了,诺贝尔奖的消息,却还没有公布,这可是比往年晚了不少时间了……”

贝尔托卢奇一边翻着手机,看了一眼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官网,一边对艾尔肯·贝格说道。

艾尔肯·贝格点点头,也是说道:“确实是比往年晚了一些时间,可能是因为今年的评奖难度比较大吧?”

听到这话的贝尔托卢奇,并不赞成艾尔肯·贝格的这个观点。

诺贝尔奖的评选,哪一年的评奖难度不大?

这可不是晚公布的理由。

不过,贝尔托卢奇倒也没有就此事反驳艾尔肯·贝格。

他转而问道:“艾尔肯教授,那你觉得,今年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会是哪几位?”

艾尔肯·贝格想了想,说了几个自己心中的名字。

当然,这只是在他的角度看来,应该有极大概率获奖的人。

听到艾尔肯·贝格说出的名字后,贝尔托卢奇不禁问道:“没有陈教授吗?”

艾尔肯·贝格自然知道贝尔托卢奇口中的“陈教授”,指的便是陈舟。

毕竟,陈舟在cern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只不过,艾尔肯·贝格还是觉得,陈舟在今年可能是没有机会获奖的。

因为他在去年已经拿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没有人,连续两年都获奖的先例。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陈舟都应该需要再等等。

即使他的迭代中微子理论,是诺奖级的研究成果。

最先是看到这则公告的欧洲国家那边。

无数的人,不管是学术圈的,还是高校圈的,乃至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

都疯狂的在网上,讨论这这件事情。

没有人不感叹于陈舟的高效研究,也没有人不赞叹于陈舟的杰出研究成果。

他们认为,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克拉福德奖,颁发给陈舟,是应该的。

相反,如果没有颁发给陈舟,他们反而是要质疑一番。

只不过,对于已经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创造了多项历史,成为史上最年轻菲尔兹奖得主的陈舟。

他们更多的还是惊叹。

惊叹于2018年是属于陈舟的。

惊叹于陈舟这个人,是不是就为了打破历史,才来搞研究的?

欧洲各国的媒体们,不管是网络媒体,还是国家电视台。

全部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件事情。

他们对于陈舟的评价,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是一位以自身写就历史的伟大学者!”

没错,他们用上了“伟大”这个词。

尽管陈舟现在的年龄才刚20出头。(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