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至少让他从一开始就有了总领全局的能力。
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算力,就可以直接并行分配任务,甚至把程序拆成一个个模块,由不同的人负责完成,最后再统一拼装起来,而无需等到一项工作结束之后,再根据结果部署下一项。
效率会提高十倍不止。
当然高效率是有代价的。
那就是需要很多人。
未必需要特别高的水平,只是数量必须非常多。
但又不是一直需要。
把初版软件搞出来之后,接下来的升级、维护和数据库完善这些活,就没那么急了。
这样比较奇特的需求造成的结果是,在软件的开发阶段,更适合由传统的课题组模式来完成。
毕竟可以利用科学院和学校内部大量的人(研)力(究)资(生)源。
并且只要以项目补贴的名义发钱就行,不涉及到国企招聘员工那种复杂的组织和合同关系。
但在进入维护阶段之后,又需要切换到企业的模式。
因为流动性极大的研究生根本不可能满足长期迭代更新的需求。
而国企,尤其是科学院旗下的国企,则可以直接和教授或者研究员们签长聘合同。
如果有当初参加过程序开发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想要进来继续工作,那自然更好。
只不过常浩南最开始的时候担心这么复杂的要求会显得自己B事太多,所以没好意思提。
然而丁高恒阴差阳错之下搞出来的折中方案,却正好满足了他的要求。
完美!
300万的拨款就成立一家企业来说寒酸了一点,但对于一个存在时间大概不会超过半年的项目组来说,考虑到最重要的超算资源已经掌握在常浩南手里,就连电费都由学校出,那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富裕了。
“那丁主任,不知道这个项目组,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挂牌?”
常浩南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问拨款什么时候能到账,只不过稍微委婉了一些。
“应该快了。”
丁高恒看了一眼办公桌另一边放着的台历:
“我去找王宇忠主任的时候是6月初,他说争取一个月内批下来,算算日子的话也就是这几天了。”
“我本来准备等到钱下来再通知你,但今天正好赶上你过来,也就不等了。另外回去以后可以先准备一下,毕竟大小也是个高校和科学院的联合开发项目,而且就算以后企业独立出来,这个项目组也完全可以继续留着,只不过后面的经费就要由公司来承担,不可能让经贸委一直兜底。”
“太好了,我回去之后就跟老师和唐院长汇报这件事!”
常浩南满脸兴奋。
京航的秋冬学期八月末才开学。
换句话说,他在博士入学之前,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项目组。
而且还有半年三百万的启动资金。
整个京航,除了杜义山的课题组之外,其它老师一年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经费。
这种剧情,常浩南只记得后世看新闻的时候见过一回,说是有个富二代为了拿学位,直接给自己在忘了哪个知名大学投资了一个课题组。
当时还觉得这怕不是哪个人编出来的霸道总裁剧情。
结果现在,霸道总裁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