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中断的事情,赵贤才没有过多询问,不过他倒是对第二次的中断有些好奇。
“第二次中断原来和学部委员改院士这条政策有关,而且这一争就是十年。
能问一下,为什么这一点当时能争论那么长时间吗?”
赵贤才有些奇怪地问道。
听赵贤才这么问之后,孙忠慈院士和同桌的其他院士们互相看了看。
最后,还是由孙忠慈院士回答了赵贤才的这个疑问。
“其实,早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苏联的一位科学家被聘请为我们国家科学院的总顾问时,就直言不讳地说过,如果没有院士,科学院就不能称其为科学院,它就只是各个研究所的联合行政组织。
那位苏联学者的这个观点,当时也传到了上面,上面一些人其实也是支持搞院士制度这个观点的,只不过这个当时并没有确定下来。
后来,再次有人提出来搞院士制度。
当时表示赞同的人认为,院士应有点权威,有一定工作,可以兼任学部委员,与学部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国家的荣誉问题。
而反对的人则认为,在实行学部委员制度的同时,又实行院士制度,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么做等于把当时的学部委员的身份降低了。
而且院士制度是在降低学部委员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学部委员不礼貌的表现。
你这么聪明,我这么说,你应该能明白吧?”
孙院士对赵贤才说道。
“嗯,明白,原来是这样。”
听孙院士说完,赵贤才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其实孙院士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当时对于这件事情的主要争论点,还是在于赞同的人觉得院士制度中新设立的“院士”地位应该是要比学部委员高的。
而反对的人则是怕院士制度通过之后,他们这些学部委员的地位下降了。
孙院士不能直接了当地这么说,赵贤才也能猜出来,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现在坐的张桌子上的那些院士们,当时可能就有持不同意见的。
至于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孙院士前面刚开始的时候就说了,在1993年,国家科学院学部委员被改成了国家科学院院士。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喜欢学霸的学习系统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学霸的学习系统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