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雯丽看到的专利初稿一共有六个,前面五个自动晾衣架的,是自成体系的,而且写得比较充实了,属于再改一稿就可以送审的那种。第六个还比较粗糙,对方也明言:没时间,暂时只是一个梗概;但是作为法律界的内行人,就算不懂技术,费雯丽也能看出交上来的东西有没有逻辑性错误。
最后那个专利,是一个“光感照度自平衡灯具”,可以看出来,关于照度传感器的应用形式,从逻辑到电路原理图,几乎都是把那几个晾衣架专利上的“光感照度传感器”的应用直接抄过来了,不用费几分钟时间。只是后段电路改了,传感器开环控制后头接的是一个调压光源。
关于调压光源的类型,作者没有去细化,只强调了必须是可以通过无级调压调节光通量输出的光源——作者在这裏做了一个註释,排除了气体放电灯和荧光灯类不能通过调压来调光的光源,但是对于可以用哪些,没有枚举穷尽。
这些技术费雯丽不懂,但是吸引她注目的,是这个专利要实现的功能。
此刻已经是冬季的下午五点,天色早就半黑了,办公桌上开着台灯。而这项没写完的专利,据说要实现的是“在书桌上安置照度传感器、利用照度传感器感受用户工作面的照度,并且闭环反馈给控制电路,调节台灯输出电压以控制光通量,实现用户工作面的照度自平衡”。
说人话,就是:窗子里照进来的自然光太亮了,灯就自动暗一些,照进来的自然光变暗了,灯就亮一些。不管什么时候,保证桌面始终恒定亮,防止工作、阅读的人视觉疲劳。
如果说前面三个实用新型,只是让费雯丽公事公办,用一个刷子的眼神去看待的话,第四个专利,就完全切中她的神经,切中她本人的感官了。她也是架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人,对于长时间工作忽明忽暗,那是深有隐痛的。
虽然直觉告诉她这东西要做出来成本太高没市场,所以不会有人去投产。但,毕竟这个创新不是那些“只能用来刷数据、完全没有经济价值”的货色可以相提并论的,这是真的言之有物。
写的人,是个有心的,很能发散,很能灵光一闪的人,不仅仅是“同行当中的高效者”。虽然还没写完,而且目前看上去作者并没有那么深的造诣去完成闭环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却已经让费雯丽对作者的重视程度又拔高了一个台阶。
而且,从这个选题可以看出来,写作的人很在乎这次合作,所以想费尽心思插入一个让代理律师相对来说更贴近生活、更感同身受的专利,来拉近感观上的接受度。这显然不是普通的高中生,或者别的不谙世事的人可以有的心机,而是应该在待人接物上也有两三分火候了。
合上所有材料,费雯丽补充了一个电话,打给她儿子。
“小南,你那个朋友什么来路?不用担心,东西我已经看了,确实有料的,可以合作。”
“真的?没想到啊,妈,这是我班上同学顾莫杰写的,我一开始不告诉你名字是怕你知道身份就看轻了他……”
“顾莫杰?哦,想起来了——是钱氧集团莫主任的儿子是吧?去年家长会上看到莫主任时,还有点儿惊讶呢,看来莫主任倒是生了个能干的儿子。”
电话另一头的费迪南一阵老郁闷,心说老妈这么说不是明摆了打自己脸么?这可怎么接话?
费雯丽当然从电话另一头的沉默背后,醒悟到自己又打击到了儿子自信心,补救了一句:“好了,咱家小南也不错,至少知道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了。”
费迪南郁闷地客套完,挂了电话,也不知老妈最后的话究竟算是补救呢,还是补刀呢?
不过事情总归是办成了,那就是好消息,费迪南不是小心眼之人,郁闷几秒钟也就过去了。
……
一个多小时后,费雯丽收拾了东西,准备下班。这个点儿家里丈夫儿子都应该已经吃过了,她也没打算回去吃。因为工作的关系加班是很常见的,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出去解决晚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