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当我们谈收尸谷歌问题的时候(1 / 2)

学霸终结者 浙东匹夫 1814 字 5个月前

把欧债危机的优先级调低,暂时搁置观望。

稍微空下来一点的顾莫杰,在10月下旬最后几天里,把精力集中到同期发生的另一件行业大事上。

这件大事,要说其渊薮,应该是从9月中旬开始的。

当时,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正式从谷歌辞职。

圈内人第一时间的反应是错愕和不解,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大半个月过去之后,各种声音渐渐开始冒头。尤其是李开复离开后那一个月里,谷歌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大政策略开始调整,和政府的关系也渐渐尖锐起来。

顾莫杰和李开复不熟,反而是当年和拉里佩奇更熟一些。但是他自然有自己自上而下的渠道,从国内,从美国,侦查了一段时间后,就搞明白了事情的脉络。

讨论欧债危机之后的次日,秘书叶敏茹搜集了全部所需的资料,给顾莫杰概要地讲解了一下:

“李开复一直致力于谷歌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本土化,他是妥协派的代表。但是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占有率一直低于百度的半数,甚至只有三分之一,便渐渐开始剑走偏锋,尝试一些激进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拉客户,并且有激怒政府的可能性。

李开复试图弥合这种问题,但是谷歌高层认为他的路子不对。李开复任期内弄的‘谷歌问答’、‘谷歌来吧’无非都是从‘百度知道’、‘百度贴吧’那种产品上山寨的,根本不可能指望这种路线在国内市场超过百度。

所以,逼急了的谷歌决定搏一把,在信息透明度上做文章。

李开复认为那样会导致谷歌最终全面被逼走,既然说服不了上层妥协,他也不愿意看到那一天的来临,就选择了辞职。”

谷歌和朝廷关系不好,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早些时候的传闻,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在此之前,顾莫杰只是不知道那种僵硬是谁主导的——是李开复追求这样,还是谷歌高层追求这样?

让自己人深入调查之后,至少第一个问题已经明确了:在美国的那些谷歌高层,是激进派;而李开复,是妥协派。他属于本土化进程中的黏合剂,没什么牛逼的建树,但是好歹这些年来帮谷歌中国维护好了本土市场的政府关系。

现在的问题关键,应该集中在谷歌到底怎么触怒政府了,走到了哪一步。

顾莫杰凝眉沉思,把玩着手上的眼镜儿:“说具体点儿,李开复走了之后,谷歌中国究竟怎么调整策略、顶撞政府了。”

“主要是放宽了搜索结果的尺度,主动把一些李开复任期内设为敏感的内容,调整搜索结果排序算法之后,主动提前排位。”叶敏茹翻着材料,利落地回答。

“啥意思?也就是说,那些东西,在李开复任期内,也是可以被谷歌搜到的咯?”

“是可以搜到的。谷歌从来不愿意帮助政府和谐,但是李开复知道怎么和政府打交道,所以尺度拿捏比较有分寸。他也不说不让搜,只是把政府不希望人民搜到的东西排序上往后排,算法上微调一下。

把原本出现在第一页的搜索结果,挪到五六页甚至十几页之后。真死硬想看的人,一页页翻十几页,还是能找到的。但是李开复走了之后,和谐排序的算法被谷歌中国抛弃了,甚至还有一些逆向推送算法被加入了测试……他们应该是指望打‘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牌,剑走偏锋搏一把,对百度弯道超车。”

这就有点主动挑衅了。

看来美国公司不太了解国内的政府力量。

顾莫杰听着听着,就觉得谷歌药丸。

除非他们及时清醒过来。

顾莫杰觉得很不解,难道谷歌在常规市场竞争上,已经陷入那么明显的颓势了么?

“谷歌在那么做之前,它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大概是多大?”

“按照今年三季度的数据,在国内的PC搜索市场上,百度的市场占有率是52%,谷歌方面是21%,然后是搜虎家的搜狗11%,我们的初音浏览器自带搜索7%,藤迅的搜搜5%,其他杂鱼相加4%。

至于移动端搜索,因为目前应用量太少、国内智能机用户还不到5000万,所以没有单独统计。我们从雷俊那里收购的优视科技公司的UC浏览器,才在安卓上上线了不到半年,独立的手机搜索APP也没有成气候的。”

顾莫杰暗暗盘算了一下,也就是说,此前在国内用谷歌搜索的人,本来就只有用百度的四成。

李开复用了五年亦步亦趋战术,知道,贴吧都仿了,没能超车。美国那边的高层等不及了,眼看百度渐渐稳住了差距,准备搏一把。

怎么搏?在内容上搏一把,是最容易赢得同情和道德制高点的:你百度不敢让人民看见的东西,咱谷歌敢。

这个大旗要是能扛起来,俯视效果绝对好。

问题是李彦红傻么?不知道这个大旗扛着爽么?

李彦红当然知道。

李彦红更知道,扛这个旗的代价不小,所以不敢扛。

所以,百度固然“卑躬屈膝”,谷歌也绝非“大义凛然”——如果换个环境,当年李开复任期内的亦步亦趋战略有效果,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占比份额目标达到了的话,谷歌也是不会这样铤而走险的。

正道,是给市场第一走的。第二第三,只能奇正结合,偶尔出出险招,一切都是被逼出来的。

谁处在那个位置,都会选择和位置相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