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是西方少年的成长故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打工时代之前农村少年的成长故事,而《雪袍子》则是中国打工时代农村少年的成长故事,时代与国家不同,但少年们成长过程中的害怕、迷茫、勇敢却又是共通的,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大考场”。在以留守儿童、问题儿童为主人公的成长小说中,《雪袍子》是难得的一部,它关照时代、关注心灵,记录下这个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时代中的普遍的成长问题。
虽然写的是少年,但西篱的语言却非常诗意,也许这与作者是诗人有关系,诗人们在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没有经过诗歌训练的作家们所无法比拟的。小说采用的提第一视角,从“我”的角度进行叙述,带来倾诉感与亲切感,而少年在恶劣环境中的种种浪漫的想象,则有如电影强尼?戴普主演的电影《寻找梦幻岛》中的那种“瞬间幻境”,给小说增加了张力,也给小说增添了一层梦幻色彩。当“我”在回忆到听爸爸拉琴的时候,西篱这样写道:“当我听到自己喜欢的声音的时候,我们的木房子就会漂浮起来,我就要飘到窗外,飘到远处的树枝上,甚至飘到更远的松树林那边去。”这种感觉完全是诗意的,是诗歌手法的。在写“我”吹过口琴之后,“人们的背影移动,像被镶了一道亮边。等他们退场,世界敞开,被装扮成芭比娃娃的金色姐姐,完美得像个假人。”这就是诗与哲学相混合的小说写法了。诗意的语言、诗性能关怀,让小说在悲悯中增加了诗性的浪漫与幻想。
在小说的结尾,“我”与爸爸去寻找妈妈,如是结尾:“妈妈不会冷的。她喜欢雪吗?一定喜欢的。雪纯洁、温柔。如果没有雪的拥抱,土地怎么能够在春天醒来呢?如果妈妈正在回家的路上,她一定累了。如果她是一棵麦苗,就让雪袍子把她盖上。”
(西篱其他作品:《废墟之痛》<a href="http://www.17k.com/book/56782.html" target="_blank">http://www.17k.com/book/56782.html;
《十二重天》<a href="http://www.17k.com/book/56783.html" target="_blank">http://www.17k.com/book/56783.html;
《猫》<a href="http://www.17k.com/book/58588.html" target="_blank">http://www.17k.com/book/58588.html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