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1945年8月8日,苏联根据《波茨坦公告》和《雅尔塔协定》对日本宣战。翌日凌晨,苏联远东军150万人从5000公里的战线上,向盘踞在我国东北14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全面进攻。
坐落在中国边境乌苏里江西岸的虎头要塞与苏联伊曼城一江之隔。站在虎头山巅向彼岸眺望,伊曼城与波罗翁卡山尽收眼底。西伯利亚铁路行驶的列车和伊曼河上的铁桥以及苏联宽阔的地面厂房、楼区清晰可辨。虎头被日军侵占后,在这里修筑军事工事,挖洞筑垒,以此作为从江上进攻苏联的桥头堡。企图与其它边境军事工事形成夹击之势;山顶有一门榴弹炮,炮身直径为1米,炮口直径为41厘米,炮长约20余米,号称“亚洲第一炮”。装药量为1吨,一颗炮弹竟有4米长,最大射程达20公里。由于它极具杀伤力,对岸的苏联阵地都在它射程之内,对即将出兵东北的苏联远东军构成极大的威胁。
这天夜里,正在伊曼城苏联远东军司令部里,一个身材高大、一头白发,英俊硬朗的中年将军,在挑灯与其他高级将领面对桌子上地图,详细分析着日军阵地,此人便是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根据抗联教导旅提供的军事情报,计划苏联远东军从东宁陆路和虎林过江攻击日军要塞。当得知虎头要塞有威力极大的榴弹炮,面部露出难色,心有余悸。心想,突破日军防线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能把这个榴弹炮阵地首先除掉,那再好不过了。突然,他脸上露出笑容,道:“传我的命令,命令教导旅想办法将这炮兵阵地炸掉。”
得到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命令,教导旅将炸掉榴弹炮阵地的任务落实给了三槐。
当三槐接到任务后,心情异常的激动。毕竟这是他亲临这次最有历史意义的战斗,接受最重要的战斗任务。三槐根据苏军的命令,立即组建了战斗小组。在苏军发动总攻的前夜,三槐率领抗联教导旅小分队装扮成劳工潜入虎头。三槐带领6名战士,配备当时苏军最先进的武器k47式步枪和炸药。临行前,三槐制定了行动计划,并做了战前动员,道:“同志们,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把这次行动交给了我们教导旅,这是对我们充分的信任,并寄予很高的希望,当前战局已定,不久将向日军发起总攻。但是,日军军事工事坚固,易守难攻,给苏军带来了进攻的难度。尤其日本鬼子在工事内设置了远程火炮,对苏军威胁最大。这次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将炸毁山上最大榴弹炮,大家对完成这项任务,有没有信心?”其他五名战士齐声大喊:“有!”。三槐接着道:“好!我们这次行动,总体由我指挥,我已经拟定了行动计划,我们要首先分析下这个炮兵阵地具体位置,以及日军火力布置。”三槐等人细致分析地形后,随即出发,消失在夜色中。坐落在虎头要塞顶端的这门巨型榴弹火炮,十分的隐蔽。四处山高险峻,山林茂密,给三槐等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好在他们在苏联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各个身手不凡。此时,为了防止敌人发现,以3个人为一个战斗小组,身上携带绳索等从两个方向向榴弹炮阵地爬去。这时,许多日本鬼子都蹲守在要塞中,轮流在瞭望孔向苏联方向机警的瞭望、侦察,没有想到从山的后面冲出奇兵。三槐等人摸到榴弹炮阵地边缘,发现有两名日军士兵在那里流动守护着。三槐迅速示意,只见身边两名战士用带有消音器的手枪瞄准敌人,迅速将两名鬼子击毙。之后,三槐带领其他五名战士,将炸药捆绑在炮身和炮座上,连接引线之后,立即撤离山脚下的隐蔽处。三槐手握起引爆器,用力一拧,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瞬间炸毁了这门“亚洲第一炮”。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得悉这巨型榴弹炮被炸掉后,十分的欣喜,伸出大拇指道:“中国的同志打得好、中国的同志打得好!”
1945年8月9日凌晨,乌苏里江两岸突然乌云密布,顷刻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尽管如此恶劣的天气,也没有阻挡不了苏军对虎头要塞的进攻。随着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攻击命令的下达,集结于伊曼附近的苏军炮兵,使用重型榴弹炮,突然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炮火如同一条条火龙猛烈地射向了日军阵地,顿时日军阵地火光冲天,映红了半个天。同时,苏边防总队的边防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乘坐船只,横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防御阵地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阵地。接着又从伊曼、上尼柯里斯阔耶、克尼亚热夫斯阔耶等三个方面强渡乌苏里江。由于事先教导旅的战士对日军阵地做了认真的测量,为苏军炮兵部队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使日军在虎头筑垒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严重的破坏。日军阵地上血肉横飞,形成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