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张耳逃生(2 / 2)

东郭琴道:“留下不好拿的交给官府,其余的咱们兄弟分了。把张府没来得及逃的仆役,都拿下充军。”

于是听到秦军驱赶着一群仆役,赶着一大车金银珠宝,离了张府。府门之外,只剩下两名军士守护。偌大个张府,刚才还宾朋满座,转眼就变作了一座废宅。静悄悄,偶尔只听见几声犬吠。

待秦军走远,陈余一跃而起。那两名秦军见臭沟中忽然钻出人来,吃惊不小,喝道:“什么人?”陈余不由分说,欺了上去。一人一棍,了结了二人性命。

殊料不远处仍有秦军巡逻,见到陈余,大喊道:“有反贼!”陈余情知身藏泄露,拉起沟中的张耳,背在肩上,便向路旁树林中逃去。

一队秦军追赶上来,陈余将张耳放在地上,说道:“前辈勿慌,且看我这手飞刀的功夫。”一伸手,掌中已多了十几把小刀。

陈余右手一扬,数枚飞刀飞洒而出,犹如天女撒花,追赶在前的秦军,立仆在地,在后的秦军停步不敢再动。

陈余长笑一声,负了张耳,从容逃去。耳后传来秦军一阵大呼:“三晋盟盟主张耳逃了!”

※※※

陈余背了张耳,也不敢走大路,只择偏僻小径。张耳问道:“壮士,你要带我去哪?”陈余道:“晚辈此处人地生疏,实不知去往何处。”张耳道:“既然如此,老夫有个去处。”

张耳便指点陈余,到了驰道外一间孤陋的茶舍。

此处在两个宿头之间,甚是荒凉。只有赶路之人,偶尔经过此地,讨买一杯茶水,又匆匆离开。

经营茶舍的,乃是一位老者,年已七旬。旁边端茶递水的,是一位少女,布衣衩裙,模样甚是标致。

那茶亭的老者,见了张耳,当即揖首行礼,说道:“张盟主光临寒舍,毕某有失远迎。”

张耳伏在陈余背上,点点头道:“毕风,您老可好。本座身受重伤,被人点了穴道,多亏这位英雄相救。现秦军追赶,风声甚紧,想暂借这茶舍避一避。”

原来这毕风乃是三晋盟韩盟的人。在此开了茶舍,只为传递消息。毕风一见盟主蒙难,忙将张耳搀了下来。

那少女是毕风的孙女,名唤毕青。毕青见张耳足下尽湿,于是端来一盆水,动手脱下张耳鞋袜,给他洗濯干净。毕风取来一鞋,帮张耳穿上。陈余便自个儿端来水洗了。

毕风道:“此处茶舍甚小,盟主请至内舍休息。”陈余便挽扶着张耳,入了内室。张耳盘膝危坐,默运玄功,试着聚气冲开穴道。陈余在外间茶桌坐下,砌了一壶茶独自品茗,聊作看护。

※※※

远处缓缓走来一队秦军,大约有二十好几人,手中持械,神情十分肃穆。

领头的二人,形貌怪异。一人突鼻深目,长着一张血盆大口。一人瘦骨棱棱,如同一根干柴。二人三分似人,七分倒似鬼。

这二人乃是邪道中成名的人物,号称长白双煞。一名肖虎,绰号“山魈”,一名木狼,绰号“木客”,二人有个相同的嗜好,便是噬人脑喝人血。

大秦律甚厉,这人脑人血也不是轻易就能喝到的。只有刑部大牢,成日有死囚供应人脑人血。于是二人卖身官府,入了尉僚的隐武军团。

今日里阳武县张负府中,出了一件大事:三晋盟的盟主张耳与一干反贼,拒捕杀死县尉屈突,更引来墨家行会的反贼,与大秦官兵公然起了冲突,杀死秦军二百来人。

那反贼首脑张耳落了单,并未随大队反贼逃走,被官兵看到逃向附近野外。

索魄四使的飞鸽传书,已投向咸阳的国尉府。于是阳武县附近的各府州县,全部接到命令,围捕张耳。

肖虎木狼恰在邻县,便赶了来,参与追杀张耳的任务。

※※※

肖虎到了茶舍前,将店门拍得“砰砰”直响。毕风忙将店门打开。

一名秦军,摊开一帛,帛上绘有一幅图像,画的赫然正是张耳。

肖虎高声问道:“店家,你可看见此人?”毕风摇摇头答道:“军爷,小人不曾看见。”

木狼道:“有人望见张耳那厮正从这条路上逃走。他被索魄四使用‘幻影传功’击伤,又被南宫书点了穴道,想必不能走远。”一旁一名军士道:“听说和他一起逃走的还有一位大汉,也逃到了此间。”

肖虎望了一眼正独自品茗的陈余,厉声问道:“兀那汉子,你是何人?可是与张耳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