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战鼓敲响,血战拉开了序幕。
秦军前排长于射击的弩军,踏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向前迈进。踏开长弩,箭矢如雨点一般,铺天盖地向义军阵地扎去。数十乘驷马战车紧随其后。
这是秦军攻击的一贯套路:弩军先上,战车在后。先射敌一半,再用战车辗碎敌阵!
而义军那望去形貌古怪的木箱,忽然连在一起,结成四道屏障。厚实的木板,将整个阵营掩护其中。
“哚哚哚哚”,只听到雨点般的箭矢钉在木板之声。有那少许漏网的箭,被武功高强的江湖豪杰用兵器格挡开,并未有多少收效。
“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秦军弩手已越来越近,已可清晰看到头盔下的面容。
距离越近,秦军的弩箭势道越足。便有箭从下穿过木板,射到义军腿足。还有箭从上弧形坠下,纷纷落到阵中众人的身上。
看着同门兄弟纷纷中箭伤亡,义军中那些江湖草莽有人按捺不住,提起兵器便就跳出阵去杀敌。
两军交战先“互射阵脚”,秦军强弩厉害,这一轮挨打是难免的。韩淮楚见状一声呐喊:“且稳住!”便有那帮人的师长将跃跃欲试之人扯住。
眼看那秦军弩手已到八十步远,韩淮楚手一挥,喊声:“放箭!”
义军后排弩手便张弓搭箭。一排箭雨,从韩淮楚摆的冲轭阵后方朝天射出,作抛物线状纷纷落入秦军弩手身上。
在这种射程内,秦军长弩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义军前排的木板,却相当程度地抵挡了大部分的来矢。而秦军却未有如此防备,冲上来的弩手们纷纷中箭仆地。
随后便是一场箭与箭的散射对决。空中“嗖嗖”之声,中箭哀嚎惨叫之声,遍布整个龙武坡。
秦军箭手,已逼近到五十步远!
义军阵中,终于响起了进攻的战鼓声,“咚咚咚”,沉稳而有力。
“杀啊!杀啊!”,随着一阵震天的呐喊,从那四排木箱背后,跳出龙在吼率领的龙翔阁弟子,与虞子期率领的墨侠者,人数有二百余众,如矫龙出海,向着秦军冲杀过去。
龙翔阁弟子舞动长刀拨开迎面射来的利箭,几个腾跃便到了秦军身旁,以排山倒海之势,砍向手持长弩的秦军。跟在后面的,就是手挥短刃的墨家弟子。
江湖中人个个武功高强,皆能以一挡十,秦军寻常士卒如何能敌?这短兵相接,战场形势立即突变。只见那龙在吼一柄长刀舞得如烂银也似,虞子期两枝短戈上下翻飞,将一干秦军如切菜瓜般砍杀。
此时那长刀的威力,便显露出来。大刀又重又猛,舞起来大开大阖,在短兵相接时占有极大的优势。
车辚辚,马啾啾,一乘乘驷马战车从秦军弩兵后鱼贯驶出。每乘战车之上,均有两名骁勇的秦将,手持长戈之类的兵器。那战车驶得飞快,秦军弩兵纷纷后撤,让出一条道来。
只见那些战车如同出镗的炮弹,向义军阵中疾冲而去。车轮之下来不及闪避的,不是被车轮碾死,就是被车轴两端尖刺削死。车上秦将居高临下,手舞长刃,见人便搠。一时义军纷纷仆倒,乱作一团。
韩淮楚早有准备,将令旗一挥。埋伏在木箱后的丐帮弟子,在帮主吕臣的率领下,以地躺身法滚出,手挥鈎镰枪,便去斫那马蹄。
鈎镰枪如灵蛇出洞,挟风带火,只要沾到那马蹄,便人仰马翻。驷马战车,由四匹战马驱动。一马倒地,另外三匹马便缠住,不能前进,也被拖累仆倒在地。前面马倒下,后面马来不及收势,又撞倒在地。义军阵前,顿时陷落了一堆战车,仿佛被推倒了骨牌。
龙在吼与虞子期,便调转枪头,来战那批秦将,和吕臣布成合围之势。秦将本来居高临下处于优势,此时却陷身倒地的战车,很多秦将还来不及从战车中钻出,便作了刀下之鬼。
看着这一幕,蒙毅的心中生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以往秦军从强弩与战车冲击山东六国的敌阵是无往不利,这一次老套路居然失利,身经百战的他从来没碰到过这种局面。
大战才刚刚开始,一时失利也算不得什么,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忽然远处传来一片呐喊,人喧马嘶,却是发自秦军大营。
一哨兵飞马驰来,急呼道:“大将军,有贼兵袭我大营!”
蒙毅倒是镇定,问道:“是何路人马来袭?”耳哨报道:“是三晋盟盟主张耳,伙同陈余,率领韩、魏两境盟下反贼来袭。”蒙毅又问:“对方有多少人马?”耳哨答道:“有五百余人。”
蒙毅微微一笑:“区区五百来人,何足道哉!少上造苏角将军已调回大营留守,何俱他三晋盟!”
蒙毅在秦军大营中,留有二千余人,大半均是精锐骑兵,那手下爱将苏角更是智勇双全之辈。对于三晋盟的袭扰,蒙毅并不放在心上。他关注的,仍是眼前的战局。
蒙毅将令旗一摇,秦军中又击起了战鼓。蒙毅环顾四周,问道:“哪位将军愿去杀敌?”
章邯策马上前,请缨道:“末将愿往!”蒙毅道声:“好!你领三千轻兵,上阵厮杀。”
崤山三义一向都是共同进退。那董翳、司马欣见大哥请缨,哪甘落后,也要一同前往。蒙毅一并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