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忽然喝道:“国尉接旨!”
“这李由乃是朝廷钦犯,怎让我一个堂堂国尉接旨?”尉僚心中大奇。却见李由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帛黄绫,满幅浠沥,竟是用血书就。黄绫上盖着“既寿永昌”大印,是为秦国御玺之印。
尉僚见状,忙不迭地跪地下拜领旨。
李由念道:“奸臣赵高素怀逆心,朕知国尉忠正不阿,令汝见旨密杀赵高,望爱卿不负朕托,重振我大秦朝纲。”
“主上今日终于圣明一次,我大秦有救矣!”尉僚老泪纵横泣接旨道。
李由便和尉僚密谋策划,派出隐武军团中的高手,择日趁奸臣赵高不备,暗中击杀。
※※※
次日朝会,那一向唯赵高之言是听的秦二世胡亥,居然作出了一个英明的决策:传蒙毅麾下大将少府章邯入殿,降旨授章邯平虏大将军之职,率部兵出咸阳,剿灭叛军。
那赵高对胡亥的决定,本欲阻拦。但见胡亥义正词严,便不敢出声。心中暗想,“这守衞京都的衞戍部队不过数万(秦国大的作战集团,几乎都被解散,只有王离手中还握有三十万蒙恬旧部,驻扎在长城),纵授章邯大将军头衔,他又如何能够御敌?”
殊不知那章邯自有办法,奏请胡亥下旨赦免骊山陵服役的秦军旧部,重新组编一支大军来对抗周文。
原来在蒙恬事件及诛公子事件中,有不少原有的军人被卷入,编派进骊山陵的罪犯劳役之中。这帮军人均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具有极高的军事素质,只须经过短期集训,便可练出一支劲旅,足以对抗任何来犯的贼兵了。
胡亥连声称好,便让章邯着手操办此事,令有司全力协助,让章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建出一支铁血雄师以御贼兵。
章邯接了胡亥的圣旨,便去骊山陵免除原“骊山众”之罪行,重新组建军团。他颁佈一道告示称:只要是骊山陵中服徭役的壮丁,愿意从军并被挑选上者即可免除徭役之刑。
这告示一出,应征之人立马蜂拥而来。那修骊山陵的劳役有七十万之众,愿从军者竟占了半数以上。经过层层辚选,短短两日,便搞出了一支二十万大军!
兵部大开府库,将原来秦军各兵团拆散之后收来的兵器战服送到章邯营中。章邯便将之配发各部。
※※※
这一日,章邯正在中军大帐,有征兵军官禀道:“大帅,那征来的壮丁之中,有一位少年自称英布,武功十分了得。听人说他乃是妙虚宫宫主,曾任始皇东巡随身侍衞,官拜御前都统领。不知何罪受刑,被黥首发到这骊山陵来。”章邯闻言,喜道:“骊山陵中竟有这等人才!速将此人带来见我。”
不多久,瘦小的英布被带到大帐,跪地道:“罪民英布,参见大帅。”
这些时日,英布一直在骊山陵中服役。但他却并未受一点苦,日子倒过得十分的滋润。
原来那骊山陵中,虽都是苦哈哈,却也有大大小小类似监狱之中老大般的人物。监狱里的老大都是打出来的。这些人均是旧时秦军里的将官,武功高强。而监管他们的秦兵也不敢得罪他们,以免引发暴动,反倒要曲意巴结他们,平日里也不派他们干任何重活。
那日英布初来乍到,被编入修前陵的队伍,便有这一区的大哥让他给自己下跪。英布哪里肯听,高声叱骂道:“你是何人?敢让小爷向你下跪。”那大哥见英布身材瘦小,哪将他放在眼里,挥起铁拳就砸。英布稍一伸手便将他手腕拿住,反扭到脑后,用一招“反扭琵琶”,让那大哥哀声痛嚎连连求饶。
这些刑徒,最是崇尚武力,谁狠就服谁。那大哥便将老大的位置让给了英布,自个儿做了英布的跟班。
监管他们的屯长,便来巴结英布。平日里不派他活,对他笑脸相迎。又有一干徭役,将自己的盘缠献与他作例钱。英布用这些银子,每日托屯长在市上沽肉市脯,大快朵颐,好生快活。
他这老大,还不算是最大。如黑道中各堂子的大哥,背后还有一个总老大。这骊山陵中就还有一个总老大,绰号“吊睛虎”,十分凶悍,按规矩所有的大哥均要将收来的例钱孝敬给他二成。
这一日已是月半,“吊睛虎”见新来的前陵大哥英布还未来孝敬例钱,便领了一班喽罗找上门来。英布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狠狠犯人。当即便用拳脚将这帮人打得屁滚尿流。那“吊睛虎”被打得哀声求饶,只好拜英布为大哥。英布便做了这骊山陵的总老大。
他的身份陡涨,各路大哥均来孝敬,甚至有监管修陵的将军,也来和他交好。他手中的银钱更多,日子过得更为舒坦。骊山陵里七十万徭役,无人不知他英布大名。因英布黥首,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黥布,这个绰号也逐渐代替了他的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