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2 / 2)

话分两头。再说张楚王城陈城里,这一日,有东南来投的豪杰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那月圆之夜,天现红月,赤辉烛空。芒砀山山巅之上,忽现一条巨蛇通体雪白,以尾支地,头仰向天,口中不停地吞吐出一颗内丹。那内丹大如斗盆,初为白色,吸纳了红月之精华,竟渐渐转为火红。

那芒砀山山巅本高耸入云,大蛇半个身躯钻入天际,望之好似登云天梯。又有蛇吐内丹,丹结红色,大蛇吞来吐去声势惊人。山下樵夫猎户路人见之,引以为妖魅,纷纷避走。这骇人听闻的消息,瞬时在东南之境不胫而走,四下传扬开来。

传到陈城之时,已过了五日。陈城王宫大殿,众臣正在纷纷议论此事。

上柱国蔡畅云:暴秦无道将亡,故有妖魅现世。吾王正可顺应天命,取而代之。

男猪脚韩淮楚正赋闲在驿馆,闻说这消息,心中暗想,“这大蛇可是那日在龙武坡被姬风打伤逃走的那条?大蛇结成内丹,岂不成了气候,快要成精了?”

若这大蛇成精,世间焉有宁日?可不要生灵涂炭,末日降临?

不久又得知西线战况,乃知老帅周文已为章邯大军所阻,正摆下八门金锁大阵,欲与秦军决战。

韩淮楚闻言大为忧虑,“在万载谷中,那项梁摆出的八门金锁阵已被自己破去。当时众目睽睽,大家均见识了小生破阵的手法。焉保这数千人中,没有才智高超之士,把我那破阵之法学去。如被章邯学得,西征大军必败无疑。”

于是急忙上疏一封,奏给兵部。兵部接到立即将奏疏呈交给张楚王陈胜。

那陈胜当日正在后花园和黛妃赏游,接疏大惊,当即拨剑将千娇百媚的黛妃一剑刺死,怒喝道:“周文这老匹夫,险些误了寡人的大事。”

可怜那黛妃,素来得陈胜宠幸,今日在陈胜盛怒之下,莫名其妙便作了他剑下冤魂。

陈胜急忙派出快骑,领了王命,星夜兼程驰往戏下,令周文速速撤去八门金锁阵。

周文接到王命,大笑道:“老夫这八门金锁阵,变化无尽,奥妙无穷,章邯小儿岂会破阵之法?请来使回报吾王,说战阵已演练多日,实属不易,撤去甚为可惜。老夫定能用此阵击败秦军,不日将拿下咸阳,恭迎吾王入关称帝。”

那使者便返回陈城复命。陈胜虽生气,但转念想那章邯未必能得破阵之法,又思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只有依了周文,让他继续布阵。

韩淮楚得讯,长叹一声:“张楚已不可为,不日将兵败国破。小生再留在此,徒然无益。”于是萌生去意。

正存此念,忽驿馆门衞来报,云馆外有位神态飘逸的老道,指名要见韩将军。

韩淮楚迈出门,见到来人,不由又惊又喜。原来那道人正是师傅鬼谷悬策。

他将鬼谷悬策迎入馆内,问道:“师傅不是去云游天下,择地修仙了么?今日为何来此?”

鬼谷悬策长叹一声,说道:“妖魅现踪,恐将世无宁日,为师岂能安心修炼?”韩淮楚道:“师傅也知大蛇吐丹之事?”

鬼谷悬策点头说道:“血杀玉兔,本千年难遇。那一夜月吐精华,世间灵气充溢,本是我辈修道的良机。也不知何故,一个畜牲竟会懂得利用这机会饱吸月华,竟能将一颗内丹炼成红色。”

韩淮楚道:“内丹炼成红色,那大蛇岂不是快要成精了?”鬼谷悬策颔首说道:“正是。若不乘它未成精之前,斩去此孽畜,等它成了气候,恐怕难制。”

韩淮楚问道:“师傅可是要去斩杀大蛇?”鬼谷悬策道:“为师若不出手为民除害,怎称仙道中人。”韩淮楚担心道:“师傅可有把握除掉那孽畜?”

鬼谷悬策摇头叹道:“大蛇已结内丹,有数百年修为。丹现火红,更暴涨数百年功力。为师虽初窥仙道,恐怕也只能暂保自身无虞。若想除掉那长虫,只有广邀道友相助。”

韩淮楚便问:“不知师傅邀请了哪几位道长?”鬼谷悬策缓声说道:“能与大蛇一斗者,世间除了赤松子、黄石公两位道友,还有何人?”

韩淮楚惑道:“听说天池真人赤松子远在西域,毅城仙翁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师傅怎能邀得这两位道长前来助阵?”

鬼谷悬策微微一笑:“徒儿,你可阅过为师给你的《鬼谷子十四篇》转丸篇中,有一门道家秘术名叫千里传音?”

韩淮楚瞬时记了起来。那转丸篇中载了一门秘术,能以心灵感应之术,召唤远在千里以外的人。但对方必须也身怀相当道法根基,方能感应到召唤。

这门秘术韩淮楚倒是见过,可他一直未有修炼道术之意,故而未曾留意。韩淮楚听师傅提及,便想了起来。

鬼谷悬策道:“赤松子、黄石公二位道友,已经知晓大蛇之事,均已启程。真人有仙鹤做座驾,行动迅速,不日便可赶到芒砀山。今日为师此来,正是要带你去芒砀山斩蛇。”

韩淮楚正不知自己将去往何方,便道:“待我向张楚王辞行,便和师傅一同前往。”鬼谷悬策摇了摇头,说道:“为师料那陈胜必不能成就大事,天子之气还应应在那沛县刘邦身上。徒儿毋须辞行,免多生异端,速随为师离去。”

韩淮楚闻言遂收拾行装,和鬼谷悬策悄悄离开驿站,出了陈城。师徒二人,一路向北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