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裂,真神女娲采七色仙石以补苍天。天补迄,有一黄石遗于济北毅城山下,历练风吹日晒,雷打雨淋,已过千纪万劫。
一日,一牧童而至,望着那石,忽然福至心来,感悟万千,遂弃世修行。每日傍着那石,盘膝打坐,仰望天边浮云,俯视山间溪流,诵读道德经文,感受那补天仙石内蕴的灵气。
过十年,牧童终悟大道,一声长笑之下,豁然贯通,一身武功竟无师自通。
※※※
牧童遂出山广结善缘,在毅城山下修了一座黄石观,又将那仙石移入观内,每日傍石修行,自号黄石公。
黄石公年轻时曾云游四海,以道会友,结识了世外三仙中的其它二位鬼谷悬策和赤松子。三人切磋武功,谈经论道,结下深厚友谊。于是世外三仙之名,传于世间。后年纪渐长,大家尊称黄石公为毅城仙翁。
一日夜间,黄石公正在静室打坐,忽听院内“轰”的一声惊天巨响,整个毅城山地动山摇起来。
黄石公出室一看,只见碎石纷飞,置放在那院落中的上古仙石已迸裂开来,七彩烟雾从石中涌出,流光溢彩,异象纷呈。
黄石公心中大奇,“这上古仙石自女娲补天以来,历经千纪万劫,饱含天地之灵,怎么突然就裂开了?”
他不由仰望苍穹。一见之下,心中大震。只见天现红月,照得天际一片彤红。
“这不是千年一见的血杀玉兔么?怎会在今夜出现?”
黄石公已初窥仙道,心有灵犀,立刻隐隐悟到,这血杀玉兔与仙石裂开之间,必有关联。
忽从那七彩烟霞之中,隐隐绰绰只见雾中现出一个物事,发出熠熠神光,照得整个院落一片锦簇。
黄石公惊诧莫名,探身入那烟雾,将那物事操于手中,原来是一柄重逾百斤的古铜大斧。
忽然那烟霞渐渐凝聚,在空中竟显出蝌蚪形的字样。黄石公本不懂这上古文字,一见那蝌蚪文,却突然顿悟,竟能识得这些文字。那文字幻变不息,交替现出一排排字样,只见那字写道:道心入魔,魔帝出世,天赐神斧,斩恶除魔。
黄石公心知这是上天赐给他的神兵,又惊又喜,不由叩首顿拜。
那烟霞末了,又凝聚成一排字样,却是武功心法。那心法共有两招,第一招招名为“混沌初开”,第二招招名乃是“力劈华山”。
那混沌初开,便是真神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用的招法;而那力劈华山,乃是沉香劈山救母用的斧式。这上天传授的招式,果然是字字矶珠,妙不可言。
黄石公一见大喜,当即依那招式,演练开来。红月当天,灵气充溢,黄石公只觉体内真炁放荡,无竭无止,一柄大斧舞得如山崩地裂,洪涛奔流。两路斧招使罢,只觉酣畅淋漓。
不久黄石公接到鬼谷悬策千里传音,知道芒砀山上出了一条大蛇,便赶来砀郡。
入了山中,恰见赤松子师徒正与大蛇苦苦比拼。他在一旁看见赤松子渐渐不支,便欺到大蛇身旁,劈下一斧替她解了困厄。
※※※
赤松子听完黄石公述说那斩魔斧的由来,不由好奇,问道:“这斧名叫斩魔斧,而不是斩蛇斧么?”黄石公点头道:“正是。”
赤松子道:“仙翁,烦你再把那烟雾凝成的文字说一遍。”黄石公便一字一顿说道:“道心入魔,魔帝出世,天赐神斧,斩恶除魔。”
赤松子喃喃道:“魔帝出世!斩恶除魔!这世上难道会有不世魔头出现?仙翁,你说这事怪不怪?”黄石公点头道:“贫道也觉奇怪,那魔门自被真人徒弟英奴娇一场好杀,死的死,伤的伤,也没几个存于世上。听说剑摩逆干坤已亡,取代他众魔之主位置的乃是他的徒弟,好象名叫管中邪。剑魔的武功,在吾等眼中不值一哂,那魔门怎会又来一个魔帝?而且似乎那魔帝大有来头,要惊动上天赐我神斧,传我斧招来对付此人。”
赤松子忧虑道:“这么看来,这条大蛇还是小事,魔帝出世才是人间浩劫。你这斧子并不是用来斩蛇的。”
黄石公仰望天际道:“天机玄奥,实是吾辈难以斟破。幸上天早有预示,赐我神斧,吾辈只有承应天命,除魔衞道以济世人。”
赤松子又纳闷道:“那道心入魔,该当何解?难道这魔帝会出自我们道门?”
一语既出,黄石公心中猛然一震。
这世上道家武功修为到了他这等级数的,只有鬼谷悬策和面前赤松子两人。如这魔帝出自道门,又将是何人呢?
一旁姬风已在山中搜得坠落的金圈,面色惨白,走了过来,向黄石公行礼道:“姬风见过仙翁。”黄石公点点头,笑咪|咪道:“姬风,你长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