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颠覆干坤(1 / 2)

上古之时,洪水泛滥,大禹以疏导之法治水,解救天下苍生。帝舜禅位与禹,后传位与子启,夏朝遂立。

大禹遣大臣施黯以九州所贡之金铸巨鼎九只,以九州之名命之,是为九鼎。分五阳四阴,一一为冀州鼎、青州鼎、雍州鼎、梁州鼎、扬州鼎、衮州鼎、豫州鼎、徐州鼎、荆州鼎。

那九鼎因体积庞大,历时两年方才铸成。鼎成之日,天现异像,太白星昼间显形,一连九日方才灭没。

后经四百余年,夏亡商兴,九鼎就迁与商都毫邑。又历五百余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九鼎就迁于周朝的镐京。后来成王在洛阳地方营造新都,又先将九鼎安置在郏鄏地方,其名谓之定鼎。直到战国之末,周朝为秦始皇的父亲昭襄王所攻,取了九鼎,迁之于秦。

秦始皇嬴政灭六国之后,为恐天下百姓反叛,收天下之兵器,铸为金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列于大殿之前。

那新魔主姬风云要用九鼎与十二金人布颠覆干坤大阵,赵高虽不解其意,却只有照办。

※※※

这两日,咸阳秦宫中人山人海,熙来攘往,一片忙碌景象。那巍峨的大秦皇宫,竟变成了一片工地。

原来丞相赵高提议,说是为恐金人生锈,免遭日晒雨淋,要将金人从大殿外挪至置放九鼎的鼎室。

这提议虽然荒谬不可思议,但秦二世胡亥自从尉僚李由行刺赵高之后,被软禁宫中形同傀儡,在赵高面前只有点头听从的份,遂下旨办理。

本来这事只须派内务府操办便可。那丞相赵高却对此事非常上心,竟要亲自督办。不仅如此,还从骊山陵调来一万苦力,充当夫役。

金人的身下,垫起了巨大的圆木。一大群民役喊着整齐的号子,有节奏地拉着巨索,牵拽着倒卧的金人,向鼎室步步推进。

从大殿到鼎室要穿过几十道宫门。这金人体积庞大无法通过,赵高便令人砸开宫墙。于是好端端的一堵堵宫墙,被砸开一道道缺口。

那鼎室的中央,耸立了九只三足巨鼎。鼎身上刻满九州的山川地貌,与大禹治水时所遇的各种各样奇禽怪兽神仙妖魅。

鼎的周围,不规则地用白漆画了十二个圆圈。那十二个金人,便一一拉到圆圈所在之处。

赵高曾问姬风,画这十二个圆圈何意?姬风答道:“这是为师按周天星相,布置的苍穹星汉图。”

其实姬风也不知这浩瀚无垠的广袤苍穹中,诸星是如何布置的。他只是在天魔的感召下,不知不觉脑海中印出了这幅图。

这图对应的正是今日天文学所说“黄道十二宫”。

那黄道十二宫本是西方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国王时代研创的学说,那时中国还是商朝,距离秦时先了一千一百年。在东方的秦时中国,人们熟悉的是二十八星宿。

赵高学识渊博,对于星相学说也有涉猎。看姬风布置的这个星汉图,与自己所学不同,颇为费解,便出言问询:“师傅,怎徒儿所知的星汉图,与师傅所说不同?”

姬风以不容质疑的口吻答道:“按我所说布置,没错。”

姬风乃是众魔之主,将成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魔帝。他说是,赵高也不敢反驳。

赵高又问:“为何要选这十二个金人?”姬风道:“这十二个金人本是收缴天下兵器铸成,所含的杀气,何止万丈?足以能颠覆干坤。”

一万民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三日,终于将十二金人一一拉到位。姬风终于可以放手布置他那颠覆干坤大阵了。

※※※

此刻正是月圆之夜,月光皎洁,照得秦宫那飞檐斗拱一片清晰。

姬风乱发披洒,领了魔门三老与弟子赵高,静静坐在鼎室,等候着子时的到来。

鼎室早已屏退外人,只有形同痴獃的索魄四使,如泥偶般立在盘膝而坐的姬风身后。

姬风双目微睁,手搭魔诀,正在一边运功,一边观望着置于鼎室一隅的一口铜壶沙漏。

等到铜壶中的黄沙漏尽,便到了子时。他那颠覆干坤大阵布下,这普天世界便会变了模样。

那时天崩地陷,洪水决堤,血雨如盆,流星如火,深藏在幽冥暗处的妖魅恶兽一起现身大地,世间万物皆受荼毒。

这方圆千里的秦国万千生民,将失去神智,奉他为主。姬风将登上帝位,他那姬周的江山,将在一朝内复兴。

而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各路诸侯反贼,姬风并不放在眼里。那些妖魅恶兽,将随时随地受他这魔帝召唤,如风卷残云般将各路诸侯一一击溃。那时普天之下,还不是臣服在他姬风脚下?

姬风望着那沙漏,暗笑一声,“天道?老天,你的天道便是让秦兴周亡。今夜姬风便要颠覆你这天道,让我姬周复兴。那时世间秩序大乱,天道的基石不复存在,天道便不存,众仙将渐失法力,统统为我主人混沌天魔奴役。”

※※※

黄沙漏尽,已到子时时分。

姬风立起身,双目中煞光忽现,举起双掌,在胸前虚空一托。

只见那沉重的处于最近的冀州鼎,仿佛被大力托起,升到空中五尺。

这鼎之重古书有载:从铸鼎的荆山到安邑,足足用了几十万人夫,费了三四月光阴方才迁到。而姬风凭借天魔功法,竟虚空托起!

魔门三老与赵高哪里见过这等光景?又惊又骇,均拱伏于地,觳觫不已。

又见姬风双手如车轮状在胸前一旋,那冀州鼎忽然翻了个身,三足朝上。姬风摊掌向下一按,只听“咚”的一声巨响,冀州鼎重重坠地。那地下的方砖怎经得起这么一砸,立刻寸裂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