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曾对下代门人提及过范蠡创下的一个大阵,说那阵暗含自然之理,不在奇门阵法之列。欲要破此阵,须得弄清圆的规律。至于怎样破阵,语焉不详。
当时这圆的规律,以诸子百家车载斗量的人才,也没有人弄得清。要到现代,一个小学生便可答出一系列关于圆的几何问题了。若是一个合格的初中生,更是能挥洒自如。
那王诩当时对此事只是随口而提。祖师爷说过的话,下代门主自然是铭记在心,一点不漏地传给了历代纵横家门主。鬼谷悬策有意让韩淮楚承继衣钵,便将这些秘辛讲给了他听。
韩淮楚当时还搞不明白,那范蠡创下的一个大阵,与圆有什么关系。
今日他见了这迷宫,忽然想到这阵莫非便是范蠡创下的那个大阵?卢生那个师兄的先祖,莫非便是那学究天人的陶朱公范蠡?
他这么一想,只觉有了点眉目。
“是了,以范蠡那富可敌国的财力,自然能够找来这么多夫役,搬来这么多大石。听卢生所说,这些乔木的长成须得两百年光阴。两百年前,正是春秋之末,战国之初,范蠡在世之时。他栽下这些树种,正是那个时候。
但要破这阵势,该当如何?又与圆有什么联系?”韩淮楚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
一道冷晖从树梢缝隙间透下。韩淮楚举头一望,恰见天上圆圆的冰轮,被一线细枝横穿而过。
韩淮楚蓦地心中兴起一念,“圆的规律,最简单的莫过于圆周率了。以圆的周长除以直径,便可算出那圆周率来。”
他凝望着迷宫的入口,心中默想,“3.14,这第一步左行三颗树,便可看到一处通路,然后右行一树,又可看到通路,再左行四树,便被树影挡住视线,看不清楚了。”
他紧锁的眉宇间瞬时舒展开来,心中一片光明。
只是他尚存有一个疑问,不知那范蠡算出的圆周率,究竟算到了小数点后几位。
这圆周率,一般学生只能记住小数点后七位数,即3.1415926。而韩淮楚记下的圆周率,可到小数点后二十二位。这也不是他有什么超强的记忆功能,而是他记住了一句口诀。
山巅一日一壶酒,日落舞三舞,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换成数字,便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这是在小学时一位数学老师教给他的。
韩淮楚心想,“若不知道范蠡这阵用的圆周率在几位数,不可冒然入内。一步踏错,便陷入了这迷宫之中。别人不知这圆周率,自然是进去不得了。看来只有小生去探探路,试一下范蠡这位学究天人的高人,能把圆周率算到几位。”
他念头一起,便对众人道:“请诸位在此等候,韩某去去便回。”
项追关切道:“你若无把握,千万不要冒然而去。”韩淮楚点了点头,说道:“吾自会小心。最不济也可原路返回。”话一说完,一挺身,已进了那迷宫入口。
只见他如穿花蝴蝶般,左行三颗树,进了一处通路;又右行一树,进了另一通路;再复左行四步。
韩淮楚陡然停了下来。只见从他所站的方位看去,右前越一树有一个通路,越两树又有一个通路。他实不知该进哪个通路。
“若范蠡用的圆周率是3.1415……,则该进前一个通路。若他用的是3.142,则该进第二个通路。那范蠡再怎么说,到底也是两千年前的古人了,他不会算得这么精确吧。”
韩淮楚想了一想,一咬牙,越过一颗大树,进了前一个通路。
又见左面三颗树后,现出一道缺口。这一下韩淮楚心下已经了然,试着又探路一阵,沿着原路退了回来。
刚才他已经试出,那范蠡用的圆周率乃是3.142,连有些小学生掌握的都不如。只须按这数字,左右往复穿梭,便可过这密林。
不过他内心还是佩服不已。按史书上记载的,圆周率的计算,最早须等到东汉时的祖冲之。那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是3.14,比范蠡的结果还少了一位。想不到在春秋之末,便有范蠡浸润于此领域。
那圆周率的演算,当时的人做法是用圆规在地上划一个大圆,用绳丈量圆周的长度,再除以圆的直径。圆划得越大,用的工具越精密,得出的结果也就越精确。他也不知道,那范蠡演算这圆周率时用了多大一个圆规。想他富可敌国,那圆规该当比祖冲之用的大吧。
范蠡有西施这等倾国倾城的美人相伴左右,还有闲暇来计算圆周率,种这么大一片树,搞来这么多的巨石,摆什么迷宫,真是活的太滋润了。
想来有钱有闲的人,都是如此显摆,挖空心思干一些常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
项追见他这么快就返回,想他一定是迷失了方向,不敢深入。失望地叹了口气,说道:“进不得林也没关系。众人听令!掉转马头,准备回去与楚军决一死战!”
那阴魂不散的季布又冒出泡来,嘟囔一声:“还说什么上山去打游击,这下可把咱们害惨了!还不如不来这裏,就在河堤垒下工事,也可占一点地利之优。”
只听韩淮楚轻声一笑,手一抬,道声:“且慢!”季布翻了一下白眼,问道:“姓韩的小子,你还有什么话说?”
此刻他也不称呼韩淮楚为韩少侠了,改口叫他“姓韩的小子”。
韩淮楚笑道:“大家还是按原定计划,随我过这树林,再上芒砀山。”
项追眨着一双杏眼,惊喜道:“韩公子,你可有了破阵之法?”韩淮楚点点头道:“若非如此,我怎敢带大家冒然而进这密林?”
项追用粉拳一擂韩淮楚肩头,笑逐颜开:“真有你的!韩公子,我就知道没有看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