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经过了一整日的长途行军与浴血奋战的楚军将士不辞辛劳,飞快向巨鹿城外逼近。
乌云在低声吟叹,寒风在厉声咆哮,死神已亮出了无情的剑锋,而驻守在巨鹿城外的王离军团,浑不知一场血腥的杀戮即将加颈。
少年得志的王离并不是对章邯,苏角的失利一无所知,如果真是这样,他也不配做统率数十万大军的长城军团主帅。相反,他对楚军的动态颇为关注。
负责着秦军生命线的百战老将苏角,可说是他父亲王贲一辈的人物,王离对他是十分的信任,相信他能很好地保护好甬道,解决掉英布这毛头小子的袭扰。而探子报来的消息大出王离的意外,那苏角竟落入了楚军的口袋,生死未卜。
对此王离只认为是大意失荆州,那章邯必能拿出办法。
结果更令他吃惊:苏角全军覆没,救援的章邯一败涂地!
紧接着便有流星探子回报,项羽正向巨鹿进军!
“项羽莫非是杀昏了头?楚军连战数场,还有精力再战,难道当我摆的这鱼丽九阵是纸糊的么?疯子!绝对是个疯子!他既敢来,就让这楚军主力,在本侯手中灰飞烟灭,为死去的苏角与败战的章邯报仇雪恨。”
王离紧急部署,令大军严阵以待。只要楚军一至,便全力绞杀这支疲惫之师。
军令一下,那老将涉间素来稳持,问道:“大帅,要不要通知章邯,请他发兵来援。前后夹攻,必能让项羽死无葬身之地。”
王离嘴角露出轻蔑一笑:“对付项羽,还须章帅出手么?不必了。”
他与章邯在剿灭山东叛逆的过程中一直联手,表面上看通力合作,但暗中何尝不是对手?章邯败于项羽,而他王离却能将项羽置于死地,不更显出他的能耐?
※※※
如惊弓之鸟的章邯逃回大营。
项羽那疯子般的打击似乎把一向稳重的章邯打懵了,还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探子来报:“项羽军兵不卸甲,马不离鞍,直向巨鹿杀去。”
章邯初闻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好!好!这小子不要命,就让武成侯把他收拾掉,为我军报仇!”
那司马欣小心翼翼问道:“大帅,要不要我军派兵支援?”
章邯摇头道:“武成侯素来心高气傲,若是我军派兵支援他,他必然不豫,认为章某要抢他的功劳。诸位放心,那王离必能击溃项羽。大家就一边美美地睡觉,一边听着巨鹿的好消息吧。”
司马欣又道:“如今战事已到关键时刻,若王离有失,我军不去支援,岂不误了大事?”
章邯两手一摊,说道:“刚组织的三万军马都快打没了,现在哪还有兵马调动?那陈余的军马还虎视眈眈,大营如何能不留人镇守?”
※※※
诸侯军也纷纷得报:项羽即将攻打王离!
除了觉得不可思议,还是不可思议。那楚军莫非吃了猛药,激战一天,还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去对付那以逸待劳的王离大军?
他们于昨日皆接到楚军的知会,说楚军将要在今天出击,要求他们配合作战,可是除了赵大将军陈余,都是心怀鬼胎,按兵不动。
“项羽与秦军的交战,败多胜少。那秦人何等厉害?我军去了,也只是拉上一个垫背的。还是看看两军战况如何再说。”
如果秦楚两军在这场较量中两败俱伤,这天下间再无一支强硬的劲旅,便是这些刚刚扯旗称王的诸侯们跃马扬鞭,逐鹿中原之时。
诸侯军不敢出营观战,怕秦军若胜则转头杀向自己,到此想跑也跑不脱。于是皆在寨中立起高台,各路统帅亲自登高眺望,关注这一战的结果。
那观战的高台林立,登上高台的有齐军大将田都,燕国上将军臧荼,魏国大将军周叔,韩国平山侯韩闯……大大小小共有十余路人马。
“作壁上观”这成语的由来,便出自于此。
※※※
而处于千里之外,远离中原的南北两位两位枭雄,也对中原的局势不容忽视,要来看个动静。
一位是拥兵数十万的秦朝一方大帅赵佗。
秦始皇在世之时,秦始皇遣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任嚣为南海尉守。
那秦国虽兼并了南越诸国,但越人与夜郎人并未屈服。他们转入丛林继续作战。“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乃发适戍以备之。”
五十万岭南军团从此陷入与夜郎人的镇压与反镇压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望着北方群雄并起,大秦江山风雨飘摇而不能回师援救。
前不久,南海尉守任嚣突然身染重病,临终将重任托付给副手赵佗。殊知那赵佗野心勃勃,并不想做一个大秦帝国的忠臣良将,而想南面称孤。
在对军队将领大幅度洗牌,完成了安插亲信的大事之后,赵佗封关绝道,既阻止诸侯兵南下,也挡住了秦军的道路。任大秦与诸路叛军打得难解难分,他却在一边看风凉,狼子野心早已毕露。
而自顾不暇的秦廷虽察觉赵佗的野心,却对此无能为力。
这一次秦楚大战,关系到天下未来的形势走向。赵佗颇为关注,派其长子赵镇带了武士百名,遣入赵境,来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