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无边诱惑(1 / 2)

一到峰顶,面前的景象倏然一变。

这真是咄咄怪事。韩淮楚看到的哪里是冰雪覆盖的山峰,分明是一个仙家福地。

只见那峰峰头有瑞云缠绕,峰后是泉水溅溅。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奇花瑞草,四时不谢;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月映摇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曲径通幽。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

一座墨玉砌成的宫殿兀生眼前。每块墨玉,皆长可盈尺,宽过三寸,平平展展如被刀切。任何一块墨玉,拿到世间都可媲美那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而且体积赛过和氏璧数十倍。而整个宫殿都是用这价值斐然的东东建成,这宫殿的主人富有简直可胜过比尔盖茨了。

在宫殿的门前,都是那玉雕的玄鹤灵猿雄狮猛象,看它们那栩栩如生的样子,韩淮楚竟产生了一个错觉,觉得这群玉雕的禽兽会随时动将起来。

而在峰下看到的冰天雪地,到了这儿却无影无踪。

宫殿的门楣上,龙飞凤舞划着三个大字:黎母宫。

面对这在人间绝看不到的景象,韩淮楚瞠目结舌,惊讶万分。

“难道赵青要带我来见的她师尊,不是一个武林高手,而是传说中的世外仙人?”

山下是春光明媚,再上一层是冰山雪峰,这已经十分反常。而在冰峰之上,竟是一个飘渺仙境。无论是谁,都会怀疑所历之境是不是真实。

只有那些飘渺的仙人,才会呆在这飘渺的仙境。

韩淮楚指着那宫殿问赵青:“姑娘,你师傅可是住在此间?”

赵青含笑说道:“正是。我师尊正等着将军进去呢。”

韩淮楚再一指宫门上的三个字:“这黎母宫,黎母二字是何意?”

赵青粲然一笑:“我师尊乃是上古得道的神仙,道号黎山老母。这黎母二字,便出自她老人家的法号。”

“真的是神仙!居然是黎山老母!”韩淮楚震惊溢于言表。

“怪不得这赵青生有一副仙子的容貌,原来她便是仙家的徒弟。仙家徒弟,自有一副出尘之貌。”韩淮楚一阵释然。

而在韩淮楚的记忆中,对黎山老母的来历一直搞不清楚。

《西游记》中黎山老母曾出场过一次,与观音菩萨一同扮美女戏耍过贪吃好色的猪八戒一回,看来是个德高望重的好神仙。戏曲中也常见黎山老母,相传女将樊梨花与白蛇白素贞便是黎山老母的徒弟。

这仅仅见诸于小说戏曲。但世间并没有黎山老母这个仙人,有的只是骊山老母,而且信仰者众。

骊山老母的道场在骊山,是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仙。每年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历时五天。届时,各地香客民众数万人上山朝拜,赴老母殿祭祀这位令人景仰的远古尊仙,是因其常显神迹福泽一方黎民。

唐代着名道士李筌所着《太白阴经》,相传便是得蒙骊山老母解说过黄帝《阴符经》玄义,从此悟道而着书立说。

但黎山老母却从未在道家经典中出现过,也没有任何道场。

韩淮楚乍闻黎山老母之名,震惊之余又有点迷惑,“难道这黎山老母便是世人广为传颂的骊山老母?可那骊山相距此地不下万里,黎山老母怎会出现在此?”

而且这“黎”字颇令人费解。当时并没有黎族,琼州岛上生活的居民乃是骆越族。黎这个字倒有,本来指土地的颜色,用于黎民意思便是百姓。

还有一层含义是指人年老。有黎老这个词语。

上古尊神都是修炼了亿万年的。她要自称年老,谁也不会反对。

韩淮楚正在胡思乱想,忽听赵青说道:“韩将军,你在想什么?我师尊正等着你呢。”

韩淮楚“哦”了一声,引回思绪,同神仙妹妹一起走进那美轮美奂的黎母宫。

※※※

大殿内银盘高悬,明珠熠熠生辉,照得满室通明。白玉龟台神獬宝座上,黎山老母正襟危坐。顶上璎珞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道貌岸然。

见韩淮楚进来,老母微笑颔首,说道:“韩将军终于来了。贫道为接你来此,可是煞费苦心。”

“这上古得道的神仙会为接自己来而煞费苦心?”韩淮楚听得如坠云里雾里。

他伏地下拜,说道:“庶民韩信,得见仙长真容,不胜惶恐。不知仙长为何要召见草民?”

黎山老母笑道:“世间之事,一饮一啄,莫非有缘。贫道与韩将军有师徒之缘,愿授尔无量大法,度尔成仙。”

“没有听错吧?黎山老母要度化小生成仙?”韩淮楚是满腹惊疑。

在史书上读到的韩信可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汉大将军,从没有听说做了神仙,也没听说他是黎山老母的徒弟。

要不然世间只有神仙韩信,大汉的四百年江山也无从谈起。

而韩淮楚出自纵横家,他门中本有修仙秘法,不用外人传授。

“真像她口中所说,与小生有师徒之缘吗?”

来自未来的韩淮楚,答案是一清二楚。他心中登时闪过一念:“黎山老母这么说,究竟是何居心?”

瞬时韩淮楚心中冷静下来,不露声色道:“草民自有修仙之法,不用仙长劳神费心。多谢仙长美意。”

黎山老母“嗤”了一声,面露愠怒:“韩将军说的便是你纵横家的《鬼谷子十四篇》吗?贫道那无量大法,能把干坤袖,能将日月吞。夺天地之造化,参鸿蒙之玄机。练成之后,可登大罗无量金仙。你纵横家不过出了两个末流的小仙,《鬼谷子十四篇》那不入流的货色,也能与贫道的无量大法相提并论么?”

韩淮楚正色道:“与仙长参透造化玄机相比,草民的《十四篇》是不入流。可那是我纵横家祖师传下,敝帚自珍,草民对它是奉若珍宝。”

黎山老母连连冷笑。突然扬臂凌空一抓。

韩淮楚头皮一麻,冷飕飕似乎那脑中少了点东西。再一想,却是脑海中记忆的《十四篇》最后一篇《却乱》的内容忘得涓滴不存。

转战沙场,浪迹江湖,韩淮楚绝没有理由把《十四篇》带在身上。为防意外,他已将原着焚毁,将书中的内容牢牢记下。任何时候,他都可以一字不露地背出。

而黎山老母盛怒之下,竟把那《十四篇》的内容从他记忆中抹杀。韩淮楚又是痛心疾首,又是义愤填膺。

师门的着作从此就失传在这世上,如何对得起他纵横家历代祖师与把《十四篇》交给自己的师尊?

仙道中人性本霸道,哪会想到韩淮楚的感受。面对这个不讲道理的上古尊仙,韩淮楚又能如何?

韩淮楚不由愤懑道:“仙长以为抹去草民的记忆,草民就会拜你为师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草民乃汉国将军,本无心向道。辅佐君王,成就功名事业才是我的本分。仙长将草民擒来,若是为收徒之事,请恕草民辜负了仙长美意。告辞!”

话一说完,韩淮楚长身而起,便要离开那黎母宫。

一旁赵青看着着急,忙道:“韩将军,我师尊是为你好。仙道之法千千万万,有层次之分。我师尊是怕你练了不入流的功法,误入歧途坏了根基。”

韩淮楚目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大步流星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