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韩王信,朱进一行匆匆入城,至县署拜见韩王刘邦。
见礼毕,刘邦独留张良于馆内,叹道:“喜见先生无恙归来,诸将俱在。寡人悔不听先生之言出城与项王决战,至有今日大败。如今我军元气大伤,看来汉兴无望也。”
张良劝慰道:“大王何出此言,以臣看来,楚汉之争只是刚刚开始。项王虽一时占尽上风,但生性残暴失民心于海内。只要大王牢记今日战败之耻,励精图治锲而不舍,终会诛灭暴楚龙飞九天。”
刘邦一听张良道出“龙飞九天”四字,顿时像注了一剂强心针。
“是啊,俺那婆娘说俺刘季乃真龙天子,俺能登上九五绝对没错。打一场败仗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俺还有本钱与项羽打,俺就奉陪到底。”
刘邦心中的本钱,便是由大将军韩信领来的关中预备营十万大军。
要说刘邦别的本事不行,最擅长的就是聚兵。西征伐秦之时,他仁义大旗一举,手下军马从区区万余发展到二十万。东征伐楚,短短一个夏季,手下军马又迅速扩充到四十余万。这种速度比起那好不容易才能拉扯出三五万军马的众诸侯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只要韩信能顶住项羽现下的攻势,他就能再聚兵马,与那项羽再决雌雄。
那刘邦便转忧为喜,问张良道:“依先生之见,目前寡人该当如何作为?”
张良折扇一摇,朗声说道:“现各路诸侯纷纷溃败,正是我汉国并吞其地之时。”
她的意思就是趁火打劫,趁着大家都元气大伤。赶紧把那些连称王的本钱都没有的诸侯的地盘给占了。
刚刚历经大败自顾不暇,竟会算计着吞并人家的领土。刘邦望着这主意从美人军师嘴中道出,心裏是由衷的佩服。
他早就想着把那所谓的殷王河南王的板块收拢过来,只是碍着名声要聚集天下诸侯共同伐楚,这才下不了手。
现在不同了,那只有一小撮残兵败将的诸侯王已经是无用的棋子,只要找到一个借口,便可唐而皇之地掠夺他人地盘。
只听张良娓娓说道:“为臣据报,那殷王司马卬已死国中无主,殷相国阎泽赤领数千残兵逃向微山湖欲归返河内,却为东郡楚将周殷大军挡路不能西行,只有流亡草莽。河南王申阳领万余败兵逃往砀山欲归洛阳,却被大樑楚将锺离昧大军阻拦不能西进,只有转而向陈郡南行。陈郡已在楚军手中,河南军处于楚国大军包围之中,能不能逃出生路都是问题。大王只须遣两支劲旅便可席卷河内,兼并河南。”
真空!河南河内都是真空。没有什么防守力量的殷,河南两国,此刻可说探手可得。
刘邦闻言大喜,赞道:“先生于历险逃亡之际,犹记军国大计,国之鼎柱也。”
张良愧道:“彭城战时,为臣身为军师却不能阻拦我军出城决战,大王谬赞,子房实受之有愧。”
刘邦禁不住问道:“军师手无缚鸡之力,在乱军之中如何逃脱?”
张良轻笑道:“别人都向城外逃,子房却逃向城内,故能保全性命。”
刘邦还是好奇,又问:“楚军最欲得到的便是寡人与先生。先生逃向彭城,岂不是自投罗网?不知先生又如何出城?”
张良粲然一笑:“为臣久羁楚都,犹能脱困。逃出彭城又有何难?”
刘邦闻言恍然大悟,“这军师是个假冒的先生。只要她脱下男装恢复女儿本色,谁还能认出这美人就是指挥汉军千军万马的张子房?”
他望着张良那俏脸上略带狡黠的笑容,不由心中搔痒难禁,“为何这集智慧与美貌一身的美人,寡人却不能染指?”
美人与大将军韩信是一对爱侣,此刻他更要倚重那文韬武略的韩信来对付项羽的铁骑。想染指这美人,刘邦一丝念头都不敢打。
刘邦又问:“那阎泽赤申阳都被楚军所阻不能西行,为何先生领韩军能归来?”
这个问题在张良口中回答也十分简单:“为臣至胡陵与韩王会合后,便沿泗水溯游而上而入济水。路遇骆甲将军的水师,一路护送为臣这支军马归来荥阳。沿途楚军虽众,却见我水军阵容鼎盛不敢轻犯。故能全师而返。”
刘邦闻言道:“原来如此。幸亏大将军昔日打造的这支无敌水师,方能护佑军师归来。不知骆甲将军何在?”
那骆甲的五千水军连同数百艘大小战船,就算不可一世的楚军都比不上。本来骆甲被张良派薛郡掠地,彭城战前被张良招回,半路上撞见欲向西逃亡的韩军,正好救援。
张良答道:“为臣已派骆甲率领水师南下汜水去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韩淮楚攻打颍川之时兵阻南山,后用骆甲的水军从汜水突破,攻入阳翟诛灭郑昌。那汜水可说是南山防线唯一的弱点,只要守住汜水,楚军虽勇却也是难越雷池。
那刘邦便与张良商议派遣何人去攻略河南河内。正说话间,有人来报:大将军到了。
张良喜上眉梢,问道:“大将军带来多少兵马?”来人答道:“大将军云关中军马已由浩然君率领直接开赴南山。来人只有大将军单人独骑,说是要来探视大王。”
刘邦立起身,说道:“快请!”
※※※
韩淮楚一身戎装,风尘仆仆进了县署,见那刘邦跪下参拜道:“为臣救驾来迟,致大王受惊,万死!”
说万死都是客套话。要不是韩淮楚预派利豨接应,刘邦也该米西了。刘邦急忙下座,搀扶起韩淮楚道:“寡人可把大将军盼来。我汉国兴衰存亡,一切均仰仗将军也。”
刘邦此刻的神情就像看到大救星一样。与当初遣韩淮楚去关中那副你小子可有可无的态度简直没法比。
韩淮楚立起身,侧眼一看张良也在,心中放下了心,“彭城这场大败,良妹总算无恙。”
其实他的担心纯属多余。身为穿人,早就知道张良绝不会死。只是关心则乱,不亲眼见到张良活着他心中一块石头不能落地。
他便道:“军师也在么。如此正好,为臣正要同大王军师商议军国大事。”
张良媚眼飞向韩淮楚,提醒刘邦道:“大将军一路风尘辛苦,大王何不赐座。”刘邦哦了一声,忙令人移来一椅。
“还是良妹体贴人。”张良的隻言词组,韩淮楚听在耳中,暖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