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袖里干坤(1 / 2)

灵鹫山元觉洞,本是仙家福地,世外洞天,有那阐教副教主在此修行。而今却终日乌云环绕,魔气冲天。

“卑下申公豹,得见陛下出困,喜如父母重生,特来为陛下效微薄之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那申公豹伏身地下,猫尿与鼻涕一脸都是,向那坐于石座上的魔帝姬风表忠。

二十几个剪头摇尾青面獠牙的妖魔分成两排立于阶下,一身青甲的姬风用他那慑人的眼光阴沉沉俯视着申公豹。

这个申公豹曾经做过殷商国师,足智多谋,对于大多数脑筋还未开窍想法极其简单的魔界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申公豹,听说你去了极西之地为朕摄取生魂,不知有何收获?”姬风直切正题问道。

那申公豹一听就来精神,恸哭涕零道:“卑下为陛下收摄生魂,实在是九死一生啊……”

申公豹把他“九死一生”的经历一讲完,便有那笼罩着一身血色雾气阴森森如同从从血盆里捞出的冥河老祖动容道:“申道长劳苦功高,实为我辈之楷模也。”

世间的大妖大魔几乎都躲到了时空明轮之中,那列在阶下的二十几位妖魔都是些二流的货色,只有冥河老祖除外。

这冥河老祖本居于血海深处为地狱最大的鬼王,九幽冥河本是他的地盘,后地藏尊者入驻冥河将他打跑,冥河老祖就如丧家之犬无容身之地,一直在天地间游荡。今日有魔帝姬风出世招贤纳士,冥河老祖就来效忠。这也是姬风新近招得的妖魔中最具实力的一位大魔头。

姬风说一声:“申道长辛苦了。”便问:“那生魂何在?”

申公豹将罗生噬灵图高举过头奉上:“九十九名生魂俱已收齐,请陛下检视。”

姬风将大手一摊,九十九名生魂从那罗生噬灵图飘出,落于他手掌之中。却见个个颜色红艳艳在姬风手掌中痛苦翻腾,不停地叩首求饶。

姬风这才展颜,将火魂幡拿出收起那生魂,乃高声说道:“申道长立此大功,就封你为我魔界护法左使。尔等诸位,今后当听从左使之命,不得违悖!”

众妖魔一起称是。申公豹忙不迭跪拜谢恩。

那申公豹又问:“为臣封为左使,不知右使封给哪位英雄?”姬风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曾经率领尔等与仙界对抗的伍君。伍君与诸位英雄至今仍困在时空明轮之中,总有一天待到朕功力增进,便会轰开那围在明轮周围的结界,救出各位同仁。”

申公豹振声道:“陛下若想功力增进又有何难。为臣有一计,可让陛下功力猛进,不出一载,便可轰开那结界,救出伍君与众位英雄!”

那时空明轮外的结界终日旋转不休具有强大的吸力,休说是去看一看,就算是走到近处,那旋转的雾气产生的巨大漩涡,也会把世间万物吞噬进去,就此陷进不能出来,万劫不复。能进时空明轮的,只有上古时几个叱咤三界的天魔与仙界中的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人四人。而申公豹竟声言能在一载之内轰开结界,那便是将道行迅速提高到鸿钧老祖等人的境界。听得众魔耸然动容。

姬风问道:“爱卿有何良策?但请讲来。”

申公豹便道:“万寿山五庄观,孕有天地生成的灵根——人参根。若是将那五庄观抢来将人参果树据为己有,吃那树上结成的人参果化炼成元婴,何愁功力不突飞猛进。”

姬风一听大喜,问道:“那人参果树不知何时能结出果实?”这个申公豹早查得清楚,答道:“那人参果已结成婴儿形状,大熟了。镇元子那厮舍不得多吃,只吃了一枚。其他二十九枚还挂在树上。”

读者会问,二十九枚人参果吃下肚,化为一百三十六万三千年道行,也就是十个半元会。那鸿钧等人都是鸿蒙得道,经历过千纪万劫,吃几个人参果,如何能达到他们那般境界?

一桶水已经满了,却没有更大的桶来装水,永远只有那么多水。

这修行说来还要靠悟性二字,殊不见那孙猴并未修炼多少年,一出来便能闹得天翻地覆。而一个个开天辟地就诞生的神仙,见了他金箍棒举起,躲都躲不及?

鸿钧等人的悟性到了那个境界,再想提高一个层次已经不能。这千纪万劫的修行,其实也就是瞎忙活。无怪乎那混鲲祖师要遁入鸿蒙世界以身证道,以追求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而太上原始几位圣人,悟性达不到鸿钧等人的层次,也就仅仅只能做到一方教主而已。至于那些大罗金仙,就更加不是那么回事,这一辈子也就别想去做圣人。

仙界还有那层出不穷的徒弟比师傅强,师傅被徒弟打得满地找牙的故事,也是因为一个悟性。师傅挑了一个悟性比自己高的徒弟,只有招打。

姬风的悟性便是天魔级的悟性。魔界的功法都是快餐型的功法。那姬风只在须弥山修炼了三年,就结出了魔铠,那姬风的悟性可见一斑。当初混沌天魔挑选他作为自己的传人,正是看重了他是块材料。

姬风若是把那二十九枚人参果吃下肚,炼成元婴,估计天都要被他捅个窟窿。再加上那有毁天灭地之能的焚天大阵,放眼环宇,还不知有谁能对付得了他。

※※※

闲话扯回。话说那姬风听得申公豹的提议,他立即喜形于色,带领群魔驾起乌云向着西方路上而来。

只见前方有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有认识路的妖魔一指:“陛下,万寿山到了。”

忽听得前方鼓噪,云朵涌动飞剑如梭,一群道人拥着一位大仙踏歌而来,歌声唱道:

混沌初开我生就,混元修道在玄门。玄中玄,妙中妙,奥妙自在胸中藏。平生只把天来拜,敬地只取礼来还。不入玉府金阙中,逍遥快活羡神仙。

那大仙怎生相貌?只见他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

来着正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所谓地仙,即不受天禄的散仙。世上的地仙,大多是镇元子的徒子徒孙。就是他身边那些未修炼成仙的徒弟,也俱是得道的全真。

受了天禄的神仙,个个手头都有点职司,还要听命巴结上峰,哪似这镇元子逍遥自在一过就是千纪万劫?

要说这镇元子在鸿钧老祖那里听了两天讲道,也确实没学到什么本事。所幸他福泽深厚,给他找到那天地灵根——人参根。就靠着张一张嘴吃那人参果树上的人参果,也成就了如此道行。世上其他的神仙哪怕是太上原始,都不得不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他有这等天地灵根在手,其他的神仙妖魔鬼怪怎不会动心去抢?一来虽说镇元子道行比不上圣人之流却也有几手压箱子的功夫,二来他挂了“鸿钧老祖记名弟子”的招牌,一般人不敢去招惹。

却说这一日天上乌云滚滚黑雾涌动,直冲万寿山而来,早惊动了那镇元子。他掐指一算,大吃一惊,“那魔帝竟要打贫道人参果树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