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下,魏军正小心翼翼地探路,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向前挺进。
所谓步步为营,便是先派侦察队去爬到道路两旁易于设伏的高坡险碍看看,若是发现敌情,就先加兵驱逐或是歼灭。
这样做保证了主力魏军的安全,队伍行进的速度却非常的缓慢。
那魏军主帅柏直尚不知平阳已失,正在前方挥鞭吆喝士兵赶路。忽然听见身后鼓噪,原来是那黄泰领残兵败将而至。
“报大将军,冯敬将军阵亡,我军蒲坂大营被曹参所夺!”衣衫褴褛的黄泰神情狼狈地禀告道。
“什么!冯敬将门世家深通兵法,竟会被汉军夺了营寨?如今退路被汉军所占,叫吾等如何是好?”那柏直闻言急出一身冷汗。
这事还没完,又有前方斥候来报:都城平阳被汉国大将军韩信攻克,老板魏豹成了阶下囚。
这话一说出,魏军众将如丧考批,顿时鸦雀无声。
原想夹一个饼干,如今反被汉军两路军马夹了饼干。最重要的是,粮草都囤放在大营与安邑两处,五万多军马没有供给来源。
沉默半晌,一魏将小声提议道:“不如戮力前进,攻下安邑夺回粮草,再设法营救主上。”柏直摇头道:“那韩信用兵如神,恐怕此刻已回援安邑。那安邑岂是轻易能克?”
众将道:“如今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主上落入敌手,为之奈何?”
大家的目光都喜中在柏直那张脸上,就等着他一句话:投不投降?不投降大家跟着那倒霉的魏豹一起殉葬;投降了大家都好,荣华富贵都能保全。
那柏直捻着胡子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本帅料汉军必有书信送到,待看过信中所写,再作论处。”
待价而沽。老子有五万大军,看你韩信给个什么价钱再说。
众将一听心领神会,都安了心,点头称是。于是就地扎营,静等汉军书信到来。
这魏国的将佐们全是没用,君王被擒竟然一个也拿不出主见,只想到如何保全自己荣华富贵,还要翘翘盘子。
※※※
不一日,果有汉军使者送魏豹劝降书而来。
那柏直捻着胡子拿着那劝降书斟字酌句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又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若本帅降汉,韩大将军将何以绶封?”
原来柏直看那劝降书,价码没开在上面,便有点不悦。
汉使连忙说道:“将军若能率众归降,当不失封侯之数也。只是大将军自为武侯,不得擅自封侯。日后奏请汉王,表将军之功,爵禄自可得也。”
汉国大将军的交椅只有那么一把,柏直有自知之明还不至于想抢韩淮楚的位置。他只不过想同汉军那些大将同列也封个侯爵罢了。听了汉使之言,心裏便欢喜,满口答应道:“本帅这就同众将分说,请韩大将军静等柏某佳音。”
汉使去后,将柏直的话回报韩淮楚,韩淮楚便做好受降准备。
哪知这么一等,那柏直居然变卦了。
※※※
原来汉魏两国河东交兵,早已惊动了诸侯各国。汉国表面的敌国——楚国,潜在的敌国——赵国纷纷派出斥候潜入河东,密切注视着战场情势。
楚国的使者还在搞谈判,汉魏交战时压根没走,就留在河东。
说那西楚是汉国的敌国能够理解。赵国一直保持中立,怎会是汉国的潜在的敌国?却是那赵国右丞相广武君李左车远见卓识,知道刘邦一旦吞并河东得手,下一步就要拿他赵国开刀。故而派遣一使者偷偷潜入河东随机应变。
五万军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小数,尤其是当今天下纷争兵员奇缺之时,五万失掉老大的魏军无疑成了各国力争的一块香馍馍。
且说那汉使劝降柏直刚走,楚国使者就自作主张找上门来。
“大将军可是欲降汉乎?若是降汉,至多能封侯耳,何不引兵西向借道上党而归楚。项王早闻上将军之名,重将军之才。将军若来,当封疆裂土成一镇诸侯,可不强过归汉?”楚使说道。
“此话当真?”柏直将信将疑。
那柏直在萧县一战被项羽劫了营寨杀得找不到北,对这个手下败将还当他是个人才那真是见鬼。那楚国使者也是即兴发挥,指天画地道:“昔日章邯领二十万秦卒归降项王,项王为其兄弟封三秦之地。将军何须顾虑?”
那柏直还是心裏没谱,心想要去投奔他项羽必须借道赵国的上党,那赵国虽然中立,又怎会借道与他?这使者所说听来虽好,施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隔着一个上党楚国竟将爪子伸到了河东,爪子怎伸得这般长?凡搞颠覆破坏者,爪子都伸得长长,哪怕隔了一个太平洋。那楚国使者只为了削弱汉军实力,生恐汉军得了这五万兵马如虎添翼,故行颠覆破坏的伎俩,也不管这伎俩能不能成功,先灌一碗迷糊汤给柏直喝下再说。
那迷糊汤的药性还不是太重,柏直并没有被灌迷糊,只把那楚国使者推辞了事。
而楚使走后,赵国使者递来的橄榄枝,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
“大将军有五万雄兵,何须卑躬屈膝向那跨夫投降?将军一时失算被那跨夫偷渡黄河而至魏王遭擒,必为那跨夫不屑一顾。广武君知将军之能,特派某来劝说将军归赵。只要将军能来,让将军坐镇上党封藩称王以阻汉兵。将军听某一言,货卖识家,天下诸侯又岂只一汉王乎?”
能封王当然比封侯好,何况降汉还要在趁自己一时失算奸计得逞的跨夫手下混,简直是自取屈辱。那柏直心裏一合计,当即拍板:降赵不降魏。
于是柏直尽起石门山军马,向西投上党而来。
他柏直想去赵国为王,诸将中多想的是投降汉军。虽心不情愿,却被那柏直挟持,也只有跟从。一路上士兵纷纷逃亡,半日之间竟走散了二成。
※※※
去到那沁水,遥见对岸旌旗招展,早已在岸边立下阵势,铺天盖地竟有数万之众,插的尽是那汉军红旗。
柏直满腹狐疑,“这裏哪来这多汉军?”
只听那对岸一将立于马上,放声高呼:“柏直既已允降汉,为何背信而投赵国?无信之徒休走!”说话之人,正是那汉国浩然君利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