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淮楚苦涩地一笑,同样叮嘱一句:“师兄不见到赵军倾巢而出,一定不要轻举妄动打草惊蛇。”
倾巢的概念,按照韩淮楚与蒯通预先的设想,就是赵军营中留守的军马不足一万。以五千百战老卒突然发动袭击对付那一万弱旅,当能胜出。不须歼灭,只须把他们赶跑就达到战略目的。
那蒯通道声:“这个师弟尽请放心。”一踩马蹬,就要提缰上马。
“把军师照顾好。”他身后传来了韩淮楚对汉军将士们的叮嘱。
蒯通回头望了韩淮楚一眼,一甩马鞭,决然而去。
※※※
汉军五千奇兵沿河北上,很快驻扎在岸边监视汉军动静的赵军屯长冷迁那一屯人全部米西。那冷迁本来是想燃放爆筒放出烟火信号向赵军报警,只可惜放了个哑弹。
断崖下的打斗声惊醒了崖上的张耳。那张耳被韩淮楚“抛弃”在断崖几乎有一个月,每日盼着汉军到来是左盼左不来,右盼右不来,今日终于盼到“亲人”们到来是喜出望外,急忙垂下一条绳索。
汉军就用张耳那条“做种”的绳子,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上崖的人数不断翻番。爬上一批大力士后,一起用韩淮楚做好的杠杆撬下大石。那大石滚落砸在绵蔓水中震耳欲聋的声响,连那三十裡外列好背水阵的汉军这边都能听到。
这大石一去掉,道路豁然开朗。然后用韩淮楚所教的动滑轮之法与结好的网兜,将一匹匹沉重的战马吊上峰来。
这种事情写来简单,做起来却是艰难无比。总之是人多力量大,笔者在此也不赘言。到午牌时分,五千将士连同两千匹战马全部上了崖顶。
探路者已经开始往前面披荆斩棘,后来者沿着前面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一支杀伤力极大的汉军奇兵,正向着目的地——抱犊寨一步步地挺进。
※※※
井陉道上汉军与赵军已经接上了火。却是汉军主帅韩淮楚亲自带领那三千骑兵向驻扎在白石岭的赵军搦战。
那韩淮楚好生扎眼,头顶紫金盔,身着驼龙甲,身下是赤炭如火的战神宝驹。身后一骑手舞一杆“韩”字帅旗紧跟身后,之后便是汉军鼓乐队,肩上挂着鼓猛敲,手中拿着号一个劲地吹,那架势不像是来打仗倒像是来迎亲。
这一下也把那陈余惹恼。“就这丁点人马也敢来挑战,本帅这裏每个人吐口唾沫星都能把你淹死,简直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一声令下,派出那勇将赵闯,率领五万赵军杀下岭来。
想三千汉骑怎能同五万赵军厮杀?两军戈来矛往厮杀一阵,汉军便露出败相。
只听韩淮楚一声令下:“收兵!”鸣金声响,正在与赵军厮斗的汉军骑士一个个掉转马头就往回逃。一路逃,一路把那旗帜军械仪仗鼓号扔得满山道都是。
“原来所谓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就是这点本事!”那赵闯杀得兴起,领着赵军衝着河边追杀过来。
赵闯是将门世家熟读兵书,难道不怀疑汉军是诈败吗?
诈要有诈的道理。凡诈败者,多是设下埋伏引诱追者入毂而后从侧面身后夹击。如今山道只有这么一条,两边高不可攀,那汉军如何能设下埋伏?
再看汉军那逃跑的狼狈样,连那“韩”字帅旗都能扔得下,哪像是诈败的样子?
要知道那时打仗士兵们就看旗仗,旗在军心在,旗倒军心倒,兵败。汉军的帅旗已倒,那一个个赵军就像吃了兴奋剂,兴冲冲追杀汉军而来。
就看汉军逃到那结好的偃月大阵之前,突然从阵中分开一条道路。汉军骑士沿着那道冲入阵中,大阵又迅速合拢。
到了这个份上赵军哪里肯舍。那最先追来的赵军骑手一个个猛向汉军阵营里冲。匹马当先的便是那赵军镇关主将赵闯。
赵闯想得是十分明白:坠着那逃亡的汉军冲,就不怕汉军放箭,可以一举冲垮汉军结好的阵势。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这个村也没有这个店。看那赵闯临近,只听鼓声一响,橹盾开启,处在那偃月大阵前排的汉军立即滚出三排链子手,两边各扯住一条精钢铁链,便要来陷赵闯的马匹。
赵闯胯|下那匹踏雪追风白龙驹是匹宝马,惊觉得快,“希律律”一声长嘶,直立起来,没有被链子锁绊倒,却把背上的赵闯掀下马来。
如旋风而来在他身后的那些赵军骑手哪里收势得及,一股脑地撞在直立的追风白龙驹上。就见一阵人仰马翻,汉军阵前顿时如叠罗汉般倒下一排。那可怜的赵闯刚刚落地,只觉窝心一痛,却是被自己人战马前蹄踏中,顿时眼前一黑,死于非命。
“杀!”阵势前缘的汉军哪肯放过这等机会,立时如跳涧猛虎般掩杀出去,大刀长枪向着一个个摔得鼻青脸肿的赵军骑手猛砍猛扎。
主将阵亡,赵军不敢恋战,急忙抢回赵闯的尸首,败逃而去。那偃月阵前,只遗下一堆死尸。
※※※
刚才还生龙活虎的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挂掉了!陈余看着那赵军抢回来的赵闯尸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将军为国捐躯,死得好冤啊!”“杀尽汉狗!为赵将军报仇!”白石岭上,一个个赵将目光喷火,怂恿着陈余再次出兵。
那赵闯确实死得冤,没有死在汉军手上,却死在自己人马蹄之下。
陈余一怒之下,就要到那汉军阵前看那韩师弟到底摆出了什么厉害的阵势。欲知这井陉一战如何激烈精彩,请继续追读本文。
(笔者按:那赵闯的尸体本来要运回赵都襄国礼葬,却因战事未停就搁放在白石岭。井陉关破之后,赵闯的尸体被土人埋葬于白石岭,建庙纪念这位抗汉烈士。那庙就名白面将军祠。后世有人误以为白面将军就是陈余,其实不然。那岭上还有一座陈余墓,岂有同一个岭上既建庙又建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