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2 / 2)

就有右丞相陈平出班对文帝奏道:“吕党之灭,臣功不及周勃。愿将右丞相之位让给周勃。”

陈平说这话,那态度貌似十分的谦虚。而周勃眯着眼,捋着那胡须,貌似十分地受用。

“这周勃织席吹箫之人,做这左丞相还不知他做不做得来。右丞相这般重要的位置,他如何当得?”刘恒心中嘀咕。

但是陈平已经开口,文帝要说不行,恐怕周勃立马就要翻脸。文帝就顺陈平之意,将这二人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右迁周勃为右丞相,左迁陈平为左丞相。

这一左一右,是位置的排序。周勃自认功大,对陈平的礼让也心安理得。

可是坐上那右丞相位置没几天,周勃就坐不下去了。

原因是文帝对两位丞相的一次考核。

文帝先问的是周勃:“丞相可知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周勃答不出来,只好说不知。文帝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又不知道,被问得冷汗直冒,心生惭愧。

文帝就将这两个问题问那陈平。陈平回答:“有主事者。陛下若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敢情你也不知道啊!”周勃听陈平的回答,心中那惭愧也就消了不少。

对陈平的回答,文帝不能满意。于是板起面孔问道:“苟各有主者,尔宰相所主者何事也?”

“陛下若问臣主何事,不妨答之。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陈平是对答如流。

文帝一时对陈平刮目相看,大声赞好,而对那周勃露出不屑的目光。

认为丢份的周勃,出来就责备陈平:“这些话,尔何不早教我,让我今日在皇上面前尴尬?”

陈平笑道:“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今教与你,若皇上问你其他,又如何对乎?”

周勃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只懂打打杀杀,这御前对答,如何能及得上这位纵横家弟子。

在陈平面前感到压力的周勃,也向文帝递上一封奏章,愿将右丞相之位还给陈平。文帝就准了周勃之奏。

位置降了。上朝之时,那周勃还是那样趾高气扬。文帝常毕恭毕敬,目送他离开金殿。

※※※

半年之后,一次文帝出巡,有樊哙之子樊伉拦车鸣冤。

“尔父乃开国元勋,二位丞相怎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将樊氏族灭?”文帝立马找来陈平周勃责问。

“临光侯乃吕太后亲妹子,又曾害以谗言欲害陈平。如此泼妇,岂能让她活在世上?”颁佈了擒拿吕嬃命令的周勃辩解道,原来他是要为陈平出气。

文帝那句“不分青红皂白”已将此案定了性。陈平察颜观色立马就责备周勃:“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临光侯对吕太后说吾日饮醇酒,戏侮妇女,不理政务,说的件件是实,怎能说是谗言?临光侯乃功臣之妻,樊家乃功臣之门,岂能屠之?这等事情,怎先不告吾,却叫吾背上一个公报私仇的恶名?”

“俺为你出气,你不为俺说话还要责俺的不是。”周勃心中那个气啊。

“臣原只想将临光侯一家擒拿,孰知她如此刚烈,竟坠楼自杀。臣也后悔莫迭。”那木讷的周勃终于为自己想到辩解的词。

“好在樊哙之后并未尽绝,尚有其子逃过一劫。”文帝遂让樊伉继承樊哙那舞阳侯爵禄。又怜其弟樊市人代兄而死,令樊伉改名为樊市人。

※※※

文帝二年,陈平一病不起。临终前叹道:“我平生多有阴谋。后世若废,因我多诡计而遣祸也。就此一命呜呼。”周勃复为右丞相。

(后三世,陈平之孙陈何强略人|妻,罪死,国除。)

文帝三年,立皇子刘启为太子,封其母窦漪房为皇后。同年,济北王刘兴居反,大将军陈武为将破之。刘兴居兵败自杀。

※※※

陈平死后,灌婴接任那左丞相。凡事文帝多问灌婴,稀有问周勃者。

这时在大汉朝廷,以《过秦论》闻名才华盖世的年轻博士贾谊暂露头角,得到文帝的器重。

那贾谊才二十出头,与文帝年龄相仿。过目成诵,背功一流。每当刘恒颁诏,诸老先生不能言者,贾谊都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

更让文帝欣喜的是,贾谊的思想与自己合拍。

“遣送列侯回封国养老”,是贾谊提出的政治主张。对周勃的趾高气扬已经不耐的文帝,向周勃提出做个表率。

“原来皇帝对我早已看不顺眼了!”周勃懵了,傻了。他终于体会到当年那留侯张良为何要功成身退了。

无可奈何,周勃收拾行李,回到他的封地——绛县。可是他是开国功臣,地方官府,常常来他府中光顾。

最常光顾他府上的,就是河东郡守季布。

周勃也不知犯了什么邪,总觉得要大祸临头,那韩信彭越的命运就要降到自己头上。当季布来时,他竟披甲相见。

“我季布不过是来窜门的,又不是带兵打仗,你穿着这盔甲作甚?莫不是暗中谋反,心中有鬼?”季布将周勃的异常情况报给朝廷。文帝将此案交由廷尉府审理。

那廷尉府毫不客气,将周勃擒拿,囚车押到长安,关在大狱之中。

周勃暗使一千金买通狱卒,求情求到薄太后处。

文帝退朝之后,来向母后请安。薄太后以头巾掷向文帝,骂道:“吾儿忘了绛侯灭吕之功乎?那绛县弹丸之地,如何谋反?”

文帝见母亲生气,立即谢罪道:“是儿臣之错。狱吏刚才查清楚了,这便放绛侯出狱。”

周勃在狱中时,没少吃那些狱卒的苦头。当使者拿着符节来狱中释放周勃时,已经饱受狱吏折磨的周勃叹道:“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周勃又回到封国,郁郁而不得志,只到终老。

※※※

在那湘江边上,橘子洲头,又出现了汉家使团的身影。

年过花甲的太中大夫陆贾被文帝复请出山,又要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到那岭南,说服那南越武帝赵佗重新回到大汉的怀抱。

原来文帝治下三年,大汉帝国国力日强。文帝就思那南越国归而复叛,重新启用当朝第一辩士陆贾,搞定那赵佗。

去南越必经那长沙国。这时长沙王吴臣已薨,继位的是其子吴差。

高帝派来监视老王吴芮的长沙国丞相还是那老将——轪侯利苍,此时也已年过五旬。

那利苍与陆贾皆出自儒门,又曾同在刘邦麾下,交情甚厚。陆贾上次来去岭南,都要去他府中拜访。这次路经长沙,很难得的机会,陆贾当然要与老友一聚。

古尸不败,马王堆千年之谜即将揭开。本书将迎来最后的结尾。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