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217:分化 瓦解与拉拢(1 / 2)

寻唐 枪手1号 1721 字 2022-12-24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不管是张仲武与高骈的战事如何,还是镇州苏宁会闹出一些鬼来,现在李泽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干涉,他现在集中了全副的精神,准备发动对横海的最后致命一击。

秋收过后,粮已入库,赋税已经收齐,现在的他,可谓是兵精良足,前期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使得现在武邑军兵人人士气高昂。即便是后来抵达武邑的原翼州军,现在也是一个个红着眼睛嗷嗷叫着请战,武邑军数次出击,人人发了大财,也刺激得这些人不能自已。

要说现在武邑最富有的是那些人?当然是参加了前几次军事行动的武邑军兵了,人人家里都盖上了明亮宽敞的大瓦房,买上了几十亩土地,武邑本地青年成了抢手货,又至于在秋收期间,武邑还掀起了一阵结婚狂潮,大量的武邑士兵娶了媳妇儿。而他们所娶的媳妇儿,基本上来自从德州迁徙过来的女人。

谁都有过上幸福美好不为开门七件事发愁的美好愿景,武邑的这些青壮现在有钱,有房,有地,哪些有女儿的家庭自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这样的人家,以前在德州的时候,可是想也想不到的。再说了,嫁一个武邑军兵之后,自家在这边儿也算有了一个倚仗,不至于再受本地人欺负。

不管李泽如何三令五申,如何让候震这样的德州人成为武邑的县令,大量地招募了德州的读书人进入武邑,信都,石邑为官吏,但这样的事件,总是不能避免,而这又以信都最为严重。对于这样的事情,李泽也是无可奈何。信都曾受德州军肆虐,现在有怨气,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通婚高涨,李泽是乐见其成的。以婚姻为纽带,这些地方会很快构建起新的基础关系,对于双方百姓的和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至于那些德州青壮现在能不能说上媳妇儿,李泽并不在乎。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拿出真本来,上战场立功去,立了功,自然就有奖赏,自然就会像现在的武邑军兵那样,升官发财,迎娶美女,走上人生的巅峰。

其实不单单是德州青壮眼红,便是原翼州军,又何尝不眼红呢?翼州纵然富庶,但绝大部分普通士卒,也就是勉强过得去罢了,甲士们还好一点,府兵们,照样也不过是求一温饱而已。一年到头,上交完了赋税,粮食还够一家人吃不用借贷,对于他们来说,这便是天堂般的日子。比起其它州郡来说,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但到了武邑,才发现,原来日子可不仅仅是求一个温饱而已,还可以过得如此有滋有味。有了武邑军兵作对照,人人便都有了他可以,我自然也可以的想法。

武邑人先富起来,不过是托了小公子的潜邸在这里罢了。现在自己也是小公子的部属了,那小公子自然会一视同仁,只要立下功劳,自然就会有所得。

其实武邑的日子猛然之间好了起来,战争所得固然占了其中最大的份额,但李泽在武邑,信都等地施行的各项政策也不可或缺,以土地为基准的税赋政策,三三制的租佃政策,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以及对于物价的强力调控,都是武邑信都腾飞的原因之一,只不过这些政策都被战争的红利所掩盖罢了。

普通的百姓或者看不到这些,但翼州境内的那些有识之士,官吏,豪绅,世族却不会看不到。翼州境内,反对李泽这些政策的人并不少,但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也都只能隐忍不发而已。

说到底,李邑的很多政策,都是在极力地削弱地方豪族对本地的控制力而存在的。其中对地方大豪打击最大的,便是以土地为基准的税赋政策。

递进制的土地税收,让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族叫苦连天,三三制的租佃政策又将他们企图将赋税转稼给百姓的希望落空,租地种的农民并不需要缴纳土地税,而只需要承担徭役。

李泽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地方豪族的怨气。他的根基之地武邑,现在压根儿就没有豪族,信都也是如此,而石邑,在沈从兴过去之后,也是三下五除二便将当地的豪族给整治得服服贴贴,老实的,自然纳入李泽这个大家庭之中来享受温暖,不老实的,对不起,一顶横海奸细的帽子便会从天而降,眨眼之间,这些地方豪族便会变成一无所有的赤贫之士。在石邑,有了柳家的配合,沈从兴下手极是狠辣。

根基之地无虞,李泽自然便会狠狠地下手挖翼州那些豪族的墙角。税赋制度是他争取贫民的最有力的手段,不用缴税的这些无地贫民,自然而然地会成为李泽的盟军,三三制的租佃政策,又让他们看到了无限的美好未来。一年下来不管收成如何,上交给地主的佃租都是本年的三成,剩下的七成,都归他们所有。这让他们在确保能吃饱的情况之下,还有不少的盈余,在辛苦上几年,说不定就能买上一些属于自己的可以传承给儿孙的土地。要知道,除了武邑,信都等地,翼州的整体地价,现在都处于下跌阶段。而且现在李泽对外用兵,大量地府兵正在被招集起来,只要能从战场之上平安归来,那必然会有所获,买地的事情,自然就更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