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机构设置(1 / 2)

最后,李胜利介绍了一下城关镇划过来的那一部分村庄的情况,这一部分总人口大约在2.7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靠近城区的几个村。因为城关镇并没有划入开发区,所以倒是不存在其他干部和人员的问题。

但就算是这样,这几个镇的人员加起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近二十万人的群众,60多名科级干部,180余名普通干部,近千人的临时工,这些人可都是张着嘴要吃饭的,今后都找自己要钱了,这些人往哪摆置?

真是让人头疼。

收敛了笑容,杨小年接着说道:“好了,下面咱们大家先说说开发区应该成立哪几个对口部门吧。我先说说我的意思啊,我觉得我们成立各个职能部门的原则,应该是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能’的原则,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局、建设局、环境保护局、社会事务局、财政局、农林水利局、招商局、组织人事局、劳动局、旅游局、科技研发应用办公室、企业管理办公室、对外联系发展合作办公室、宣传部、产品供销部;按相关规定设立纪工委监察室,以上机构均为正科级建制。……其他的还有什么,我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提议?”

杨小年刚说完,毛红旗就喊了一嗓子:“杨主任,我觉得还应该有公安局……”

他的话没说完,反应过来的人已经开始失声大笑。这家伙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呢,也不动动脑子?

杨小年也好笑地说道:“就算是咱们想成立公安局,只怕也没地方买抢去。公安局只能是市局来成立,只怕还要把报告打到省厅才行,那可不是开发区能操作的事儿。到时候,由社会事务局负责联系市国土、工商、国税、地税、公安、质监等部门在开发区设立或调整分支机构,行政级别根据部门情况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设定。这些分支机构接受派出部门和开发区的双重领导,在开发区行政管理区内独立行使派出部门的管理权限。这几个局,严格意义上来说,可是要在局字前面加一个‘分’字的。”

杨小年说完了之后,向军民就说道:“我看还是要加上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的,这可是国策,一票否决的。”

李胜利也问道:“城关镇划过来的那二十几个村怎么办?是单独成立管理机构,还是并入其他乡镇?”

他说的这个事情还真的是个问题,杨小年脑子裏面光忙别的了,还真的没有考虑这一块儿的事情。

真是搞不懂啊,上级领导怎么就一下子把开发区的边界给划到了山城区城墙根子上去了呢?尤其是自己现在居住的董村那一片,实际上已经和山城区连成了一片,已经算不得郊区了。

“李主任,那你先说说看,上级领导把小半个城关镇划给开发区是什么意思?”想到这裏,杨小年随口问道。

李胜利听了不由的就是一愣,心说我哪知道上级领导是怎么想的?我要知道上级领导是怎么想的,那我就是上级领导了,还用坐在这裏受你的气?你这是故意难为我是不是?

看到他坐在那里低着头不吭声,杨小年脑子裏面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一时之间会议室里陷入了可怕的寂静。这些人裏面,有不少人也是知道或者听说过杨主任和李主任之间那点矛盾的,心说这么快杨主任就沉不住气要对李胜利动手了?到底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太年轻有点沉不住气啊。既然李胜利落在了你的手里,今后要收拾他还不有的是机会,又何必急在一时呢?

其实,杨小年这个时候真没有和李胜利翻旧账的心思,但别的人看着可不这么想啊?尤其是李芸芸和郭明洲、阮凤玲这几个人,对两个人之间那点事情知道的比较清楚一些,就更是这么认为了。

甚至于,阮凤玲还很期待着看到杨小年修理李胜利呢。

“我看,不管上级领导是什么意图,还是成立一个街道办,先把那一摊子的事情管起来再说。既然咱们是经济开发区,就要抓住经济发展这个要点,一切事物都要为经济发展让路。咱们成立的这个局那个办,也要完全围绕着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来做好工作,毕竟上即成立这个开发区,并不是让咱们办社会的,如果那样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从山城区划分出来了……”这个时候,李进才开口了。

这人不愧是在政研室做过几年板凳的,一开口就让人觉得理论水平不低。

杨小年也不由的点了点头:“李主任说得不错,我看就这样吧,先成立一个街道办,这个事情由李胜利主任负责,你考虑一下这个街道办设立的地点,机构设置等等问题,拿出个方案咱们再讨论。不过这个事情一定要快,市里领导还等着要呢。其实就算市里的领导不等着要,咱们也拖不得,组织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我们的工作就没法正常开展。这样吧,我先简单分一下工,大家先按照这个暂时的分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