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入戏太深(1 / 2)

第402章 入戏太深

“停!”

“燕子,你这太刻意了,放松点,还有注意一下的你蹲下的动作,别太那啥了。”

王晓帅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了一阵哄笑。

原因在于刚刚苏燕蹲下时可能是太紧张了,两腿分得很开,看着不太雅观。王晓帅不太好意思说,但现场的一些工作人员可都是老油条,不由都笑了起来。

苏燕就算皮再厚,遇到这种情况总会很不好意思,但毕竟是自己的问题,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抿着嘴任凭大家嘲笑。

其实这还算好的,大家只是笑笑没过分,如果她还是在横店一个特约的小演员,遇到这种情况,那就不单单只是嘲笑,言语上的调戏,甚至动手动脚也是有可能的。而且导演的态度也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客气。

这时就见李唐站起身来,目无表情扫了一眼之后,笑声就戛然而止。既然都是混剧组的老油条大家都懂的,除了张、陈、冯三位大导之外,一般在剧组角儿就是老大。角儿不爽,大家自然都很知趣。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见现场安静下来,李唐便展颜一笑道:“大家辛苦一下,今天收工后我请大家吃烧烤。”

本来有些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众人重新露出笑脸,纷纷出声道:“谢谢李老师。”

这才是剧组正确的相处之道,李唐请他们吃一顿烧烤,他们不见得真心感谢,私下里在背后该议论还议论,但表面工夫一定做好。当然那种做不好的早就被淘汰了。

其实相比其他他们合作过明星,李唐还是算大方的,隔三差五请大伙吃顿烧烤或者海鲜火锅之类的。他没想着收买人心或者指望人家感谢自己,就是在工作中大家能够更好的合作,顺便结个善缘而已。

李唐然后回过头朝正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苏燕安慰道:“没事,你自己好好调整一下,记住我之前跟伱说过的,你不要脑子里一直想着该怎么演,尽量放松,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别怕出错。放心吧,我这儿没问题的。”

苏燕连连点头,她知道李唐这是向自己表达了最大的善意和对一个新人最大的照顾。不用自己刻意配合,相反为了能让自己演好,还要托着自己。

都说大恩不言谢,此时常挂在嘴边那句谢谢,她突然说不出来了,除了猛点头之外,心里也在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演好,只有把角色演好才是对李老师最大的感谢。

对苏燕此时欲言又止的反应,李唐只是微微一笑,便转身离开。

在他看来人和人都是一样,如果此时自己是和张子怡演对手戏,自己肯定会尽力配合对方。难道换一个新人或者小演员难道自己就不能配合吗?

说白了还是个心态问题,只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就好。尤其是小演员,对于他们来说机会难得,更想把戏演好。可能他们的能力目前还达不到一定的水准,但只要你稍微释放一点善意,他们就会非常感激,也会更加努力。

王晓帅见李唐走过来,习惯性的掏出烟来就要递一根过去,李唐连忙摆摆手。在戏里他饰演的二弟总是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都快抽恶心了。而且二弟这个抽烟的动作还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好不容易偷渡到美国,找到了工作,还和老板的女儿好上了,有了自己的儿子,还是美国籍的,本来以为就此可以顺风顺水,结果作为同乡的老板不但不让儿子认他,还把他告发了,被遣送回来。

本来以为这是一场梦,可老丈人偏偏又把儿子带回来了,还不让他见,口口声声美国的法律就是不让他见儿子。可这是在中国,老子见儿子天经地义,他想不通,抽烟就越发的厉害。

一个人苦闷,总会想要抽烟,就像码字码不出来,偏偏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眼瞅着全勤奖要泡汤了,也是一根接着一根抽。

王晓帅收回递烟的手,叼到自己嘴上,带着歉意道:“小姑娘是新人,还不活络,又不是科班出身,你多担待。”

他当初挑选苏燕主要就是冲着人家是越剧演员出身,和角色的设定匹配,而且长相也好。本来想着戏份不吃重,调教调教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这个要看跟谁搭戏,如果搭戏的人水平一般,大家半斤八两,或许就会很和谐。可偏偏遇到了李唐,在老手面前,小姑娘的稚嫩、基本功差就显现无疑。

李唐笑了笑:“没事,慢慢来吧。”

苏燕不是那种天才型的选手,好在小姑娘挺努力的,眼下只能辛苦李唐去帮助她加以调教,然后在拍摄中拾遗补缺。

王晓帅又扫了一眼正在做准备工作的那些幕后工作人员,当着李唐的面笑骂道:“这帮家伙,没一个身心的。”

像他们这种跑单帮的第六代导演,一般都会有个相对固定的幕后创作团队,楼烨是如此,王晓帅也是如此。

而这些幕后创作团队通常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在之前的拍摄过程中不断磨合慢慢形成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松散团体。

比如副导演牛乐,北电导演系毕业,和程尔还是同班同学,实习的时候就作为副导演跟着王晓帅一起拍了《十七岁的单车》。

比如摄影师吴迪是来自北影厂的,之前和王晓帅合作过《梦幻田园》。

灯光来自西影厂,因为西影厂不景气,没事就漂在京城混迹在各种广告剧组,他和王晓帅就是拍广告的时候认识的,一起合作过多部作品。

应该说中国电影从来都不缺幕后人才,曾几何时,国内汇集了三十五家拥有出品权的电影制片厂。除了大部分省份都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之外,还有八一厂、新闻纪录电影厂、科教电影厂、农业电影厂、儿影厂等等。每家制片厂都有自己的幕后制作班底以及演员剧团。

只是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这些电影制片厂也不得不开始走市场化道路,加之国内的电影市场愈发不景气,普遍存在亏损,于是乎合并的合并,歇业的歇业。包括那些勉强的能维持的,比如西影厂、长影厂等,依旧不能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

就比如此时剧组的这位来自西影厂的灯爷,那绝对是老资格的灯光师,年轻的时候给张一谋、陈大导、黄建新、谢飞等大导演掌过灯,可谓经验丰富。

说句不夸张的话,以他的水平在好莱坞也绝对能吃得上饭。

但是这种在体制内混久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油”,说话毫无顾忌,爱讲荤段子,刚才就数他笑的最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