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波澜将起(1 / 1)

李尘从齐悦天口中了解到,宿阳城一带,主要的战争傀儡机种,是“赤枭”,“夜叉”,“火雷兽”三大机甲。其中“赤枭”一款为由任之所带来,他是曾为造化宗认证工匠的偃者师匠,在外地游历之时,意外从一散修大匠的遗迹之中获得过这种机甲的制造图谱,作为谋生立足的基业。基本上,宿阳一地的所有“赤枭”机甲,都是他与麾下工匠和学徒亲手打造。“夜叉”是宿阳一地多个世家豪强引进的机种,他们与远在泷都的一些世家豪强联系紧密,因为他们祖上是曾经一起共过患难的游历伙伴,各自创业之后,仍然互通有无。泷都那边的世家豪强能够制造这种机甲,为了躲避魔灾,也曾把一些血脉和产业迁移至此,并为他们提供用于守护基业的战争傀儡。“火雷兽”则是凤家以黑兽为原型,自行研发改装的异化傀儡。其作为机甲,性能并不强大,但神通机关器厉害,战力亦是不可小觑。据传,“火雷兽”一款机甲的整体性能远远低于前两者的成熟款型,但是凤鸣竹手中,拥有一具命名为“翡眼火雷兽”的四星傀儡,配备他倾尽毕生之力打造的一件神通机关器,战力冠绝宿阳,堪称镇族之宝。这是其他家族和势力都不具备的绝对武力。这三种傀儡,宿阳一带加起来,总共也就只有数十具的数量,绝对不超过百具。难怪损失一具赤枭之后,由任之会觍着脸亲自上门,质问和刺探李尘的立场。除此之外,就是各家势力隐藏在手的筑基级战力,各种神通机关器,或者战斗傀儡之流的底牌。能够在宿阳一地称作世家的,都曾出过筑基师匠一级的人物,即便逝去,也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不少遗产。这些遗产当中,拥有筑基战力的,将会被作为镇族之宝,绵延福祚数百年,直至机甲,傀儡老旧,或者发生战损,所有底蕴都消耗殆尽,无力维持为止。在此期间,怀璧其罪,那些筑基修士留下的底蕴,不仅仅是家族赖以为重的底牌,也是诱人攻击的香饵。所以凤鸣竹才忧心于自己身后之事,担心它们的存在不足以庇护子孙后代。告别齐悦天,李尘再度回到城中,与何髯乌丁商量起接下来的计划。“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凤鸣竹手中的阵道知识,如果能得神通机关器制造图谱为最好,听说他手中尚有几张留存,任意一张,都足以成为一名筑基修士安身立命的本钱……”“但这种事情不可强求,我亦不是非得它不可。”“除此之外,就是能谋一二根据之地,寻得发展机会为最好。”“去往泷都和东边临海域,反而不再急迫,因为我原本的计划也是去往那里寻找晋升机缘,但如今因故滞留在此,反倒提前筑基成功,那不如干脆好生收集资粮和知识,补充自身底蕴,提升实力。”乌丁赞同道:“这次宿阳一带似乎暗流涌动,万一要是那个罗长山或者凤鸣竹死了,周围一大票人都得闻风而动,说不定时局一乱,你真有几分可能落户此间,争个谷主来当当啊!”李尘笑了笑,道:“哪有那么容易?”不过他却又道:“于凡人而言,这种指望着别人死掉,自己得益的做法,无异于吃绝户的缺德事,但在国家,势力而言,却又正常不过。”“世上资粮,算来算去也就是那么多,与天争命,也要与人争命啊!”他想起了前世地球的真实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大能高手才有一人即一国的实力,但筑基境界,好歹也能算作区域性的势力了,放在前世地球,怕是都能正面硬杠任何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弱国。结果第二天,李尘还在房里运转周天,淬炼法力,顺带把自己的本体放出来透透气,检查养护一番,就听乌丁把房门拍得山响。“李老弟,快开门!李老弟,快开门!”“来了!”李尘皱了皱眉,隔空一摄,把门打开,问道,“老乌,你多大个人了,怎么还一惊一乍。”乌丁面色古怪道:“你不知道,出大事了!”却见他又是慌乱,又是欣喜,同时也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对他说道:“刚刚城里都传开了,那允山谷主罗长山,当真重伤不治,死了!”“什么,死了?这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死了?之前明明还只是传扬被车荣打伤的。”李尘险些把刚刚给本体安装上去的锐士头颅再拧下来,连忙扶正接好,这才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乌丁道:“我还不清楚,我是听见外出买菜的仆人议论才知此事的,老何让我来通知你。”李尘道:“老何他人呢?”乌丁道:“他已经到街市找前些日子认识的猎妖人喝酒,打听消息去了。”“对了,他建议你立刻去找凤鸣竹等人,确认此事的真伪!”“我知道。”李尘神色肃穆的点了点头。无论如何,罗长山的死亡,都是宿阳城的大事。这倒不是因为他德高望重,或者于此方地界有什么大功德,而是因为,他手中拥有允山谷的法统,乃是城邦联盟认可的真正谷主!他一死,允山一门就要立刻陷入衰落,在此期间,血雨腥风,你争我抢,都将陆续上演。不知多少人将会盯上允山谷一门蕴藏的丰厚利益,不管有无故旧,都要赶趟儿上去,分一杯羹。李尘本非贪婪之人,但作为草莽散修,见此盛事,怎么可能不去凑凑热闹?不久之后,李尘就赶往凤府,结果发现,由任之和伏威也在。另外几名他并不认识的筑基修士,似乎都是周边一带的傀儡师们,也齐聚一堂。凤鸣竹看到李尘,丝毫不以为怪,只道:“李师匠,你来了。”又对众人道:“既然如此,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前往允山谷探丧之事吧。”“大家都是已经筑基的道友,不如一起前去,略尽同道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