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想到,红姑娘拒绝地斩钉截铁,“银子少也是钱,来往镇上不过辛苦点,为了银子值当。”
唐小苔瞬间心中扬起钦佩,觉得红姑娘可敬起来。
多崇高的敬业精神啊!简直是社畜们的榜样!
过了会,红姑娘想了想加了句,“怡红阁冬天也不歇业。行里没这个规矩。”
唐小苔,“……”
敢情她做生意处处都参照怡红阁的标准,这……
镇上的糕点铺生意有红姑娘照看,空间的收成有伙计小杨做渠道商经营着卖,唐小苔除了隔三差五,把卫生巾运到王家府里换点闲钱后,就没事干了。
冬天,淅淅沥沥飘下雪子,青瓦大宅子前院地面里湿了一片。
屋里好像更冷了些。
唐小苔裹着大棉被,更是敬佩慕容承还能淡定地翻阅书册。他端坐在木桌前一如既往从容镇定,丝毫没有受到湿冷影响。
冬天的命都是大棉被救的,屋里屋外一样冷,一样冻到心肝颤,手指哆嗦。别说让自己把棉被摘下,就算让自己把手从棉被里掏出来也是万万不能的。
裹紧我的小棉被。
唐小苔没忍住,哆嗦着问慕容承,“夫君,你不冷么。不是说北方人来南方更怕冷么。”
慕容承眼也没抬,继续慢条斯理的看书,神色沉静,“为夫常年驻扎北疆。”
唐小苔心里明白了,和这等类爱斯基摩人谈南方魔法湿冷不管用。
突然,一个点子冒了出来。
做个炕!
现代北方有暖气,自古都有炕,为啥南方没有?南方明明才是最需要热炕头的地方好么。
有个热炕不仅仅能把屋里的温度拔高,更重要的是解决湿冷的湿气啊。只要屋里湿度降下来,那体感就能暖和许多,不再伸出手都哆嗦到抓不住书页。
唐小苔说干就干,十分利索地爬出屋子,到后院里搬来砖瓦石块忙活起来。
哗。
慕容承合上书册,透过窗棂望着后院的一团厚棉被,很是疑惑。
这女人当真打算去哪儿都裹着一层大棉被?
这么一大团扭来扭去,她不会不方便吗?
后院里。
唐小苔一边搜罗墙角的黑土,沙子和废弃墙砖,一边回忆现代那北方室友是怎么描述她老家的热炕。
很快,唐小苔运起一板车的砖,沙,黑土推到屋里,选了间靠近后院的储物小房先试试看。
慕容承心下疑惑,也跟着转进去瞧了瞧。
唐小苔先用土、沙垫高到一般炕高的一半。再用青砖砌成“己”字形的烟道。
记忆中,室友管这个烟道叫做炕洞。也可以先砌烟道再用土在其中填起来,这样更结实,炕面不易下沉,但难度高一些。
唐小苔慢慢搭建炕洞,炕洞宽度不超过一块砖长度,一般是砖长的三分之二,,高度大概四五块砖高,卧砖顺向砌。
哗哗!
炕砖慢慢垒起来。
唐小苔不经意间似乎把炕垒的过大了。只能间隔一两个炕洞,在当中留出一两个较深的坑,把炕底的土掏出后,再用砖加固一下,以便灰多了后扒开炕面掏灰方便。印象中,这土话叫落灰膛。
另外,在和烟囱的接口处也得建一个可以要落灰膛的坑。
然后用砖横向码满炕面,用沙泥抹平。
唐小苔抹炕洞用了黄泥,不掺别的。自己记得,抹炕面一定要用黄沙掺很少的黄泥,比例约八比一。如果抹好后,炕面一烧发现出现裂纹,说明黄泥多了,要重新抹。
炕的侧面为了好看,唐小苔用了白灰加沙子,调成沙灰涂抹。
哐!
最后一抹,成型!
热炕头做好了!
唐小苔惊喜地看着模样十成像的炕头,成就感满满。等过几日砖泥结实,便能生火做热炕头,到时候自己就能解下这厚厚的大棉被,真是太舒畅了!
慕容承探头看了眼造型古怪的砖垒建筑,英眉蹙起,“这是什么。”
唐小苔抹掉额头的沙灰,笑起来,“是热炕头!用了保管你还想用,在冬天特别好使!”
既然一个热炕头试验做好了,那便把整个青瓦大宅子都建起来。
慕容承还从未做过这等古怪的活,但他被唐小苔拉着在里屋和秦氏屋里造热炕的时候,内心是拒绝的。
太脏!
这黄沙,这黑土和青砖,哪个都能精准的击中他内心的洁癖点。
但,当他看见唐小苔笑眼弯弯的眉眼时,还是内心动摇,挣扎了一阵子,将唐小苔呼开。
低沉的嗓音,带着薄薄暗哑,“这等粗活,为夫来。”(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