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哼着几首诗:
“我自明月向天笑,去留肝胆两山间。”
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虽然此人一身的邋遢,但是眼睛却十分的明亮,嘴上说着的诗,文采也很不错。
“先生,请问您是不是从哪里来的诗人?”正巧旁边经过一位身穿华丽的青年,不由得问出声,从刚才的诗可以得知。
“诗人?不不不,我只是一个过路人罢了,哈哈哈哈。”这衣衫褴褛的人,听了后,笑了一声,随后又往嘴里灌了几口酒。
他继续往前面走去,准备去往前走,至于去哪里,他也不知道。
在得到邋遢先生的肯定回答之后,这位青年还是不信邪,立马跟了上去,问道:“既然您不是诗人的话,怎么会吟的,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诗?”
“ 哦?吟诗,难道说还要听那些有名的诗吗?”邋遢先生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回过头说道。
青年说出内心的看法,侃侃而谈,“这是自然,如果先生有名的话,那也可以在民世间流传,但是先生吟的,是我等从来没有听过的诗。”
他是礼部尚书的三儿子,从小便熟读中原各大著名诗人所写的诗,今天也是在家里翻看着书籍,突然之间,想要出门逛逛。
刚一出门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位这样古怪的诗人,于是,见猎心喜,才会喋喋不休的问。
“哈哈哈哈,公子看起来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难道没有听说过,诗也是人创造的,一味的寻求有名的诗,那可知书而不达。”说完,便晃了晃手里空空的酒葫芦。
紧接着砸吧了一下嘴,好像对之前的酒回味无穷一样,把酒葫芦挂在了腰间,继续踏上了旅途。
而刚才听到邋遢先生的话语之后,礼部尚书三公子,便心生顿悟,念头豁达了起来。
怪不得最近读书的时候,总是感觉到脑中有一道摸不着的墙,原来是因为有心结了。
“先生,如果您能给我当场造几句诗的话,那您腰间的酒葫芦,我负责给您打满好不好?”三公子豁然开朗,立即追了上去,在邋遢先生周围转来转去。
“果真吗?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破例给你造几句诗,要不是看你这小子有点东西的话,换做一般人我还真不给他造呢。”邋遢先生在听到三公子的一番话之后,顿时眼冒金光的回过头说道。
他在心理安慰自己,自己绝对不是因为一壶酒才会低下头,只是因为眼前这位公子眼心通透,是个可造之材。
三公子见先生答应,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别说酒了,就是金子,他也会给。
“这是当然啦,先生所造的诗,那真的是千金难求,如果能够得到先生的几句诗的话,别说一壶酒了,就算是先生需要什么,我能做的都给先生办成。”
只见邋遢的先生沉思了一会儿,看着路边路过的行人,眼神一转,一首鲜鲜出炉的诗,就此亮相。
“好诗好诗,先生不愧为藏在民间的诗人,这几首诗令我听了茅塞顿开,不过先生是如何造出这么抑扬顿挫的诗的?”三公子带着疑惑说道。
只见邋遢先生,指了指对面一位路过的的妇人,而三公子顺着先生所指的方向看过去。
只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而先生指的那位妇人,正是刚好出宫的唐小苔。
三公子在一次巧合的机会下,恰好见过唐小苔,心中顿时惊讶的不得了,皇后娘娘居然出来了,着实令人惊讶。(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