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饼,是古代就有的吃法。
就是和面,烙薄薄的饼,里面卷上各种馅料,然后蘸着大酱吃。
不过还有更方便的,就是摊煎饼做春饼。
煎饼比烙饼要薄,更适合卷着馅料吃。
东宁县这里,各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有的摊煎饼,有的干脆烙饼,再简单地炒个豆芽菜,也不一定要卷在饼里吃,单吃也很香。
柳茉就提议摊煎饼。
“我记得分家的时候,老宅只给了一个锅,外搭了一个煎饼烙子,摊煎饼快,又顶饿,不然的话锅不够用。”
“也行!煎饼熟得快,可以边烙边吃!咱就摊煎饼。”王氏就道。
这煎饼烙子是铁做的,样子与柳茉前世看过的电饼铛很相似,两扇原形的厚铁片,屁股处合页链接,把手比较长,末端制成环状,便于拿放。
这个年代的铁制品,都很重,这个煎饼烙子足有三四斤的样子,没点臂力还真摆弄不动。
正常情况下,做春饼一般用的是玉米面和豆面两掺的。
但考虑到这些人忙活了一上午,都挺卖力气,柳茉就提议全部用白面。
“人家也没说要报酬,不能光让他们出力,再说了,我也好久没吃白面了,要不就不搀豆面了吧?”
家里的银子都是柳茉赚的,她既然开了口,王氏哪里会不允许?
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摊煎饼其实挺简单,根本不需要和面,只要将面里加水,搅拌成均匀的面糊就行。
王氏先将煎饼烙子洗刷了一遍,放在小灶上,开始摊煎饼。
因为有煎饼烙子,摊起煎饼来看着简单,但是要摊的好,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先用刷子在煎饼烙子两面上都薄薄地刷上一层油,然后舀一勺面糊,倒在火烤的那块铁板上,面糊不能多,多了烙出来的煎饼就太厚,也不能少,少了烙出来的煎饼就太薄。
除了要掌握好一次倒入的面糊的量,还要注意手势。像王氏,总是能让那一勺面糊准确地落在煎饼烙子的中心,并形成一个圆润的原形。
倒好了面糊,就将煎饼烙子合上,在火上烤一会,估计着挨着火的这一面烤熟了,就可以将煎饼烙子翻一个个,烤另一面。
这样烤的同时,可以打开煎饼烙子,这个时候用铲子,就可以将烤熟的那一面从煎饼烙子上铲下来。
灶里的火烧的好,煎饼烙的薄一些,依柳茉的判断,也就一分多钟的工夫,就能烙好一张煎饼。
也只有这个速度,才能供上八个大小伙子和一家人吃。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点忙不过来,李青就找了小五,让他去家里喊嫂子于氏过来帮忙。
于氏来的挺快,笑呵呵的和王氏打了招呼之后,就帮忙准备春饼的馅料。
粗壮翠绿的大葱拿出来,去掉外面的老叶,在葱白和葱叶之间切上一刀,在将葱段切成细细的丝,干豆腐和胡萝卜也同样切细丝,放入盘中码好。
土豆同样去皮,切细丝,用水泡过滤掉多余的淀粉,让土豆丝的口感更脆。
然后过水烫熟,用调好的酸辣汁拌好。绿豆芽清洗。用开水烫熟,也用酸辣汁拌好。
鸡蛋打成均匀的蛋液,在锅底摊成薄薄的一大张鸡蛋饼,鸡蛋饼熟了之后。铲出来,切成细细的丝,也放入盘中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