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舍身(1 / 2)

</p>

唐昭宗在汤章威进入了东波斯行省的都城之后,很是小心了一阵子。&lt;/p&gt;

因为他的心腹居然全部被汤章威给收编了。&lt;/p&gt;

好在,汤章威没有完全控制住唐昭宗。&lt;/p&gt;

唐昭宗虽然看起来是一个酒色之徒,但是他还是一个聪明人,他布下了一些暗子。&lt;/p&gt;

这些暗子都是江湖人士,这些人宁可舍身,也不愿意轻易透露唐昭宗的秘密。&lt;/p&gt;

这些人要比那些只愿意做官的读书人可靠太多了,至少在唐昭宗心目中是如此认为。&lt;/p&gt;

当唐昭宗听说,那个汤章威在西波斯行省被围困后,心里暗自有些高兴。&lt;/p&gt;

邸报中还夹着一封私函,廖廖几语简单问侯,末了问起三皇子萧琰近况。写到这里明明已经用印,忽又笔迹潦草,加了几句东坡词: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lt;/p&gt;

皇上从不如此多愁善感,忽有此举令我颇为讶异。想起他临行时种种异样,我已明白他此次出巡别有隐情。&lt;/p&gt;

提笔想要回信,又觉千头万绪无从说起。想起萧琰,更是心头不宁。&lt;/p&gt;

自两年前萧琰接管户部,一切收发有序,库册盘结清晰妥当。皇上既然放手,我也并无异议。但日前我却收到若干在地方为官的门生密奏,指称今冬赈灾钱粮不足,仍有若干灾民无法安置。我秘密调来户部存档,才发觉两下银钱数目不相符合。去信询问正在奉旨密查钱粮的二皇子萧爽,他的回信语焉不详,似是颇有顾忌。&lt;/p&gt;

一切都说明有人侵吞灾款,伪造帐册。此事萧琰或者大意不知,或者知而不举,或者甚至…泥足深陷,总之难逃干系。&lt;/p&gt;

我知悉此事已经两天。却始终没有决定如何处置。&lt;/p&gt;

如将之禀告皇上,我几乎可以想象他的反应。他对萧琰期许甚高,心中早已默认他为太子。此事一出,必定震惊失望。以他性情,定不能容此类大错,欲待彻底处置,又必觉不忍。中心难择,必郁郁无以自遣。&lt;/p&gt;

而萧琰资质之高,于兄弟之中出类拔萃。一旦因此事获罪,从此前途尽毁,也未免令人可惜。但如就此放任,必助长其骄奢之情罔顾法度之心,它日贻害无穷,难以救治。&lt;/p&gt;

长夜耿耿,东方既白,我毁掉写了一半的信。&lt;/p&gt;

我已下定决心。&lt;/p&gt;

早朝后萧琰准时来翰阳宫与我同批奏折。&lt;/p&gt;

只不过今天他有些神思困倦。&lt;/p&gt;

“昨夜睡得很晚?”我问他。&lt;/p&gt;

“是,老五府里新来了一批歌妓,几个兄弟一起热闹了一下。”&lt;/p&gt;

少年人血气方刚,偶然纵情声色亦无可厚非。但遍观众皇子,并不沉溺于中反而懂得以此韬光养晦掩饰缜密心机的却只有他一人。&lt;/p&gt;

我们一同批阅奏章,他初阅,我复审。&lt;/p&gt;

他目送手挥批来神速,且往往一语中的,提调指挥从容如意,实有天生领袖之风。六子之中,皇上对他青眼独加,并非没有原因。&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