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书店(下)(1 / 2)

一辈子暖暖的好 皎皎 1684 字 1个月前

她跟王熙如忙碌了一个暑假才折腾出来的那篇论文,前两天终于交到数学学院宋章汉教授手里审核。本以为是篇完美的文章,可没想到被发现这篇论文从建立数学模型开始计算的时候就出了问题,成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谬误。两个人站在宋章汉的办公室里听训,出来时连哭都哭不出来,

于是除了上课,两个人也在没日没夜的蹲守实验室商量,晚上一起回孟缇的家,坐在床上讨论,提出一个方案就否定一个,一切都不那么容易。忙碌一个暑假才完成的论文现在要从根基上修改,重新开始搭积木的工作,怎么也得花很长的时间。

而王熙如现在还有补习班的课要上,孟缇自觉肩上的任务也重起来。她很清楚自己跟王熙如在数学能力上的差距,虽然两个人看上去的差距是第一名和第二名,实际上她自己也知道绝对不止那么简单。王熙如整理的笔记,看的书,有一半的内容她都不懂,好在她另一个让人不得不服的强项就是找资料——只要网上存在的资料,她基本上没找不到的,这么边看边学,就撑到了十一。

对别人而言,十一是假期;对她和王熙如,完全是黑色的折磨。十一前最后一个星期的选修课后,下课后赵初年特地拦住她,试图约她去近郊旅游,结果孟缇哪有闲心在乎这个,摆摆手就拒绝了,抓起书包就匆匆去了实验室。

往年的假期她多半是出去旅游渡过,今年真是心裏遗憾得简直要崩溃,算题算到郁闷的时候跟王熙如执手相看泪眼——这种错误真是一生一次足矣。

其中最头痛的当属计算,实验室的计算机实在不太好,稍微复杂一点的方程都要算个几个小时;那篇数论的论文根本就是纯理论,需要的除了计算还是计算;孟缇琢磨了一下,一拍大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王熙如大喜:“你有主意了?”

孟缇胸有成竹:“你就安心的去教导你的高三学生吧,累了这么久,这两天咱们歇一歇好了。”

她虽然有了念头,但自己还是不敢乱拿主意,趁父母那天打电话回来时说了这件事情。

孟思明隔着越洋电话感慨说:“还记得我小时跟你讲的小数点的故事吗?”

“知道的知道的,加加林的故事吗。”

“所以说,认真两个字是世界上最难的,”孟思明说,“你们开始上错了道,导致一个暑假的成绩报废。损失之大异常惨重。”

孟缇最怕说教,小鸡吃米般点头:“爸我知道啦,先帮我想想办法啦。”

到底是做父亲的有脸面,虽然退休了,但说话做事还是有人应声;孟缇很快就在计算机学院找到了曾经的学生、现任计算机系副教授欧永明,借了那台计算机学院刚刚花了近千万买的高配置的小型机,从下周起,每天晚上可以七点到九点用两个小时。

这事让人振奋,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就奔过去找欧永明把这件事情定下来,欧永明十分好说话,示意不碍事,什么事情都交代得十分清楚。从计算机学院出来,心中郁结之气顿消,觉得世界真是海阔天空凭鱼跃。

时间尚早,孟缇想了想,十一假期到了尾声,还是应该抓紧这最后的时间把想干的事情做了才是。于是骑车出了校门,拐了个弯去学校附近的书市。

孟缇人生一大爱好就是逛书店,尤其是旧书店。学校西门外就有个大型书市,也是本市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大部分时候去都是人满为患的样子。如果遇到什么活动或者节日,书市就彻底沦为了庙会。

那一片旧书店就在置身书市的角落。沿着主干道缓行,拐入第四条分叉的小巷,就是旧书的天地。这条小巷远并不宽敞,两岸的店面都不大,青砖房屋,站在窄街两旁脸对着脸,用自己的方式昭昭于世。

时间尚早,很多店面才刚刚掀起了一半的卷门帘,阳光倾斜着投射进来,把旧书店染得半明半暗,就像店里那些发黄的书页本身,宛若一副色调温暖的油画,暖意始终不散。

旧书店是孟缇购书的根据地之一,买旧书也是她从父亲孟思明教授那里继承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爱好之一。虽说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文图书都可以在图书馆或网上找到,可她还是喜欢把书捧在手里的感觉。而旧书店比起新书店,往往带着更多的人文感怀,所以有人说,凡是爱书的人,没有不爱旧书店的。

她在此地曾经斩获无数,有着无数傲人的成绩,战利品里包括一套三折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世纪50年代的书局版李白全集,还有几本据说早已失传的禁书,还有很多人从未想过世间会有这样一部书存在的偏僻书,例如谈斗蛐蛐的书,她就买了不同的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