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世家的反扑(1 / 1)

孟津战斗的打响,对于洛阳的震动,甚至远远超过了虎牢关的大战。相比之下,不管是虎牢关,还是荥阳,哪怕是并州动辄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交锋。孟津加起来也不过万余人的战斗,为何会有如此影响力呢?原因很简单,从孟津到洛阳,直线距离不超过三十里,哪怕算上官道蜿蜒,最多一天的时间也就能到达,孟津一旦失守,洛阳危矣。明眼人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洛阳城中弥漫着一众很诡异的气氛。早些天还对虎牢关战事指指点点的人们,仿佛一下子偃旗息鼓,没了声息。而孟津战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董卓连虎牢关都顾不上了,连夜带着李儒返回了洛阳。李儒显然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少将军战败,孟津只怕是有危险啊。”种拂轻声说道。李儒却说:“未必,少将军只是败了一阵而已,折损兵马有限,若是死守孟津,关东群鼠如何能够攻破?”种拂冷笑道:“死守孟津?凭少将军的性格,恐怕有些困难吧。”这一句话,仿佛警钟一般,在董卓和李儒的耳边敲响。别人不清楚董平,但董卓和李儒怎么能不清楚?对于董平的武艺,那是和华雄不相上下,但他的脾气那也是出了名的,在凉州的时候,董平可不止双枪将一个诨号,还有另一个名头,叫董一撞,莽撞的撞。如今斗将败在了关东诸侯的手中,董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咽下这口气,按他的性格,十分有可能再次出兵搦战。董卓点头道:“颍伯说得不错,平儿武艺不差,只是这性格莽撞了一些,杨奉又是个蛇鼠两端的人,恐怕形势不妙,又会投降。”“那...”李儒似乎是在询问董卓的意见。董卓沉吟片刻,突然冷笑一声,道:“不过区区蟊贼,我当亲自讨之。虎牢关有奉先和文远在,暂时不会出什么问题。文优,你随我一同出发,为我军师中郎将,我倒要看看,反贼如何嚣张。”李儒似乎不太情愿,眉头一皱,道:“那洛阳...”“洛阳方面,无需担心,前几日我不在洛阳,不也没出什么问题?太尉杨彪、司徒王允,皆干练之臣,可代为辅政...士孙瑞如今也在洛阳,可命之协助。”说得好听一些,叫做协助,说得难听一些,就是监视。这士孙瑞,复姓士孙,乃是司隶扶风人,表字君荣,此人少传家业,有博达无所不通之能,著有文集,在士气中名气不小。这士孙瑞是董卓打下并州的时候投靠他的,一开始董卓对他并不是很信任。不过随着董卓进京,此人在各方面给予了董卓很大的帮助,为董卓入主洛阳摇旗呐喊,出力甚多,这才得到了董卓的重视。如今,这士孙瑞官拜尚书仆射,在皇帝没有权力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闲职。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董卓对此人,也算是比较信任。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凉州士人本来就少,再加上董卓出身太低,愿意真心辅佐他的人实在不多,但凡有那么一个,董卓都宝贝着呢。在董卓想来,有士孙瑞在,可以监视杨彪等人,而洛阳的兵权,在他三弟董旻的手中,三弟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还有郭汜辅佐,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董卓做出了行动,洛阳立刻行动起来,名义上的太师,实际上洛阳的掌控者亲征,其规模自然非同小可。两万并州军在整备之后,于第二日浩浩荡荡的开出洛阳。董卓率麾下将官三十余人,坐镇中军,以并州军督军从事魏越为先锋,向孟津进发。这魏越,是李儒从并州军里提拔起来的。原本只是一个牙门将,不过带兵很有一套,武艺也相当不错。只是原本并州军里不缺将官,魏越也就没什么出头的机会。李儒将他从军中破格提拔,令他十分感激。董卓虽然出发了,但是洛阳并不平静。种拂家中聚集了一群人,一个个面色十分凝重。“诸公,这一次董贼离京,又带走两万大军,洛阳兵力空虚。上一次董卓前往虎牢关,这洛阳兵马还是太多,这一次...我等苦等这么久,方有今日的机会,老太师和老太傅被囚于牢狱,日夜等待着我等救援。关东诸侯也在浴血奋战,我等当有所行动。”“颍伯公,董卓虽然离京,可是京中尚有两三万凉州军,我等该如何行动?”说话的,是朝中少府阴修,也是洛阳名士。还不等种拂答话,种劭从外面走了进来。“申甫回来了,情况如何?”种拂起身,面上满是期盼,还有一丝患得患失。种劭笑道:“父亲放心,董贼前军于午后已经过了谷城,我预计董贼中军将会在傍晚抵达谷城休整。如今只等谷城的消息传来,只要董卓一到,我等大事可成!”种拂笑了,笑得非常开心。他隐忍这么久,不惜背负骂名,为得就是今日一搏!想当初,他得到袁逢的嘱托,奉命投靠董卓。说心里话,种拂打心眼里看不起董卓,从来都看不起。就算当年在凉州与董卓相交,也不过是因为他的父亲对董卓颇为赞赏。董卓,区区一个六郡良家子,一个鄙夫,怎敢当权?若非袁逢苦苦哀求,种拂甚至不愿搭理董卓,在他眼中,哪怕董卓身居高位,依旧是一鄙夫。投降董卓这件事是他生平最大的耻辱,甚至比当年败给张扬还要让他觉得耻辱。“阴少府方才问我,凉州军该如何办?”种拂微微一笑,道:“我为诸公引荐一人,或许可以为诸公解忧。”说完,他笑着冲门外道:“君荣,请进吧。”只见门外走进一文士,青衫高冠,一派淡然之色。“士孙瑞?你...”有认识这文士的人,忍不住惊叫起来。来人,正是董卓将洛阳托付的士孙瑞,向众人一拱手道:“诸公,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种拂接着道:“君荣早在董卓刚刚打下并州之时,便奉老太师之命依附的那个董卓,谋取今日的局面。如今君荣掌南宫,介时他会调走南宫卫,我等挥军直入宫中,到时候大事可成。”“老太师真乃神机妙算!”一员武将起身振奋道:“王环所辖越骑一营,愿听从调遣。”却见执金吾胡母班冷笑一声,道:“仅越骑一营,不过千人,且能控制宫中?我这个执金吾手中除了几百家将之后,全城士卒,谁也调动不起来,又有什么用处?”胡母班话音一落,众人心中也是一阵黯然,是啊,只凭越骑一营,只怕是...却见士孙瑞小道:“诸公莫要担心,倒是诸公,我有一言,还请三思之。诸公皆为洛阳大族,家中都有私兵,若将私兵聚集起来,少说,也有四五千之众,配合越骑营,足以占领皇宫。”种拂击节而笑道:“不错,只要皇上在我等手中,则董贼士气必然大落,到时候我们再以陛下的名义招降凉州军,必然可行。虎牢关、荥阳的战局,说不定也会因我等的行动而出现转变,到时候,中兴汉室,非诸公莫属。”中兴汉室,这可是一个好大的头衔。大鸿胪韩融拍案而起,道:“就这么办,总不能被一群鄙夫压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老夫愿将私兵奉出,助颍伯、君荣成事。只是还有一点,需要颍伯给予解惑。”“韩公请讲,在下知无不言。”“我等,是尊帝,还是尊王?”弘农王被劫走的消息让董卓严格控制了起来,所以,满朝大臣都以为刘辩被送去了弘农,根本不知道刘辩如今身在河套。其余众人也满脸愕然地向种拂看去,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尊帝,就是现在的皇帝刘协若是尊帝的话,关东诸侯的起兵就没有了理由,在情理中有些说不过去。刘协是董卓所立,如果他们尊帝的话,等于说关东诸侯都是反贼。可要是尊王,难不成大汉要在这两三年内不停地换皇帝吗?种拂低下头,沉吟片刻之后回答道:“其实,董卓的遗诏虽为伪造,但先帝确实有遗诏留下来,不过蹇硕临死前命人将遗诏送到了河套,如今平北将军已经将遗诏送了回来。所以,老太师以为,我等当尊王,亦当尊帝,才是最为高明。”在座之人都是为官多年,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尊王,是要将刘辩重新扶上帝位,而尊帝,也就是遵循先皇的遗诏。只不过这废立之举,当有三公完成,如此才名正言顺。士孙瑞在一旁聆听,心中赶到一丝悲哀。这么一折腾,汉室的威严,只怕是一丁点都剩不下了,可称得上是悲哀啊。可哪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等执政,必然能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士孙瑞安慰自己一番,心头的那一丝悲哀,随即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