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互相算计(1 / 1)

还没等刘备有什么动作,关中也还算安稳的时候,张扬却意外得到了一个消息。“陶谦居然杀了曹操一家?这怎么可能?”张扬坐在镇北将军府的书房内,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刘伯温,问道:“陶谦和曹孟德往日无怨,今日无仇,那曹操又因为独力追击凉州乱军名望不小,陶谦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张扬的记忆中,曹操一家确实是死在了徐州,不过在他记忆中,那是原本的黄巾贼将张闿奉了陶谦之命,护送曹操一家,结果见钱眼开,劫掠了曹操一家,没陶谦没有半点关系。而且,真要说起来的话,他能娶蔡琰还得感谢一下这个张闿。当初他刚刚通过虎牢关,正好遇见张闿打算劫掠蔡邕、蔡琰父女俩,张闿也早已死在了他的手中,怎么曹操一家还是死了?让张扬不敢置信的其实并不是曹操一家死了,而是根据刘伯温所说,这次是陶谦主动动手向曹操一家发起的进攻,和别人没有半点关系。在张扬的印象里,或者说是三国演义里所说,陶谦应该是个老好人的形象,为什么会干出这种事?法衍冷笑一声,道:“主公未免看得太过简单了,那陶公祖若是个忠厚老实之人,又怎能在这乱世之中占据徐州那富庶之地,成为一方诸侯?主公,黄巾之乱使得这天下无数诸侯声名鹊起,而这陶公祖获利也绝对不小。”张扬仔细回忆了一下陶谦的生平,此人出身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在黄巾之乱前也是籍籍无名之辈,也就担任过一地县令、太守,怎么一下子就成为了徐州牧?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能在青史中留下姓名的,哪一个又是易于之辈?别看后世将袁术贬得一文不值,但就是这无能之辈差点在虎牢关下取走张扬的性命,那陶谦有这个水平也就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想通之后的张扬抬头问道:“伯温、季谋,你们说曹操会怎么办?若是曹操尽起大军进攻徐州,陶谦可抵挡得住?”刘伯温和法衍沉思一下,齐齐摇头道:“兖州已经被曹操平定,如今其正在攻略青州,实力着实不小,而陶谦虽然占据徐州多年,丹阳也为天下精兵,但想要对付曹操,只怕还是不足。”法正恭候在张扬三人的身旁,听着他们的对话,两只乌溜溜的眼珠不停地打转。张扬虽然商量什么事都会带着他,但他一般却不会主动去发表什么意见,法正年龄还小,这个时候更多地是增加见识和经验,他自己也清楚,所以也经常会跟刘伯温等人请教。刘伯温、田丰也不是什么藏私的人,对这个机灵的小家伙也颇为喜爱,所以有什么疑问都会尽量去解答。法正突然道:“主公,如果让曹操拿下徐州,恐怕会实力大增啊。如今兖州已经平定,有了张邈等兖州名士的支持,曹操在兖州已经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如今正在蚕食青州,焦和乃无能之辈,根本无法抵挡曹操,袁绍正在整合冀州,也顾不上曹操,若是再让他把徐州拿下,这北方各镇诸侯无人可出其右,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没错。”刘伯温赞许地看了法正一眼,接着他的话道:“加亮如今正在攻略关中,哪怕一切顺利,我军还得去凉州解决掉李傕和郭汜这两个后顾之忧,实在没时间,也没兵力去参与关东的战事,但却必须保证关东混乱下去。关东越乱,对我们以后出兵便越为有利,所以,在我们腾出手来之前,关东不能平静。”法正眉头一皱,道:“可是我们在并州,和徐州隔着冀州、京畿等地,根本没办法插手关东战事,如之奈何?”刘伯温和法衍不禁低下头开始沉思。法正的话说得没错,哪怕他们现在占据了关中,向东还隔着洛阳,向南还有荆州,没有名义自然不能去攻打洛阳,而荆州刘表也不是易与之辈,再加上荆州水路纵横,非常不利于骑兵驰骋,不管怎么算都没办法干预关东的战事。而且曹操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一般人根本没资格和他对阵,若是想要给他制造麻烦,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张扬双眼微眯,手指不住地在案几上敲击,看似懒洋洋,但脑子里却在不停转动。半晌之后,张扬长身而起,沉声道:“我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不说能击败曹操,但至少能保证关东混乱下去。”刘伯温和法衍没想到张扬这么快就有了主意,连忙问道:“主公所言何人?”张扬冷笑一声,道:“刘备!”“刘备?”法衍不敢确信道:“洛阳城那织席贩履之辈?”“不,这位皇叔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相比于从来没接触过刘备的法衍,刘伯温明显更加了解刘备一些,只见他缓缓开口道:“刘备此人亦为枭雄,织席贩履不过是实力不足,韬光养晦罢了,这种人若是不鸣则已,一鸣则必定惊世啊。”“哦?”法衍没想到刘伯温对刘备的评价这么高,但他还是不看好刘备,“但如今的洛阳附近残破不堪,其麾下兵马最多五千之众,不管是对曹操,还是对陶谦,都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又能如何?”张扬冷笑一声,道:“徐州不缺兵马,缺得是大将之才,只要刘备敢去徐州,曹操必定焦头烂额,我等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拿下关中,只是不知道加亮如何了?”法正闻言道:“禀告主公,早些时候吴用先生曾派人送来了情报,信中言,董平已死,张济、张绣叔侄已降,只是他发现刘备的谋士简雍在董平身边,并试图招降董平,而这简雍也被杀了,人头被送到了函谷关,吴用先生打算招降函谷关守将赵岑。”“不好!”张扬还没说话,刘伯温率先惊叫一声,看起来颇为慌张。“伯温,可是有什么不妥?”张扬有些诧异地盯着刘伯温,按吴用的情报来说,关中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他怎么会...“主公,加亮虽然招降了张济、张绣两人,斩杀了董平,但他不该把简雍的人头送去函谷关,赵岑此人乃是反复小人,但胆子却着实不小,其未必会投靠我军,若是他把简雍的人头送到洛阳,那刘备可不会无动于衷,说不定会去招降赵岑。”“无妨。”张扬毫不在意道:“能得到董平麾下那两万西凉军便可,赵岑麾下那万余人送给刘备也无妨,若是不给他点甜头,他又怎么敢去徐州和曹操做对?”就在张扬等人谋划着把刘备当枪使的时候,他们口中的主人公已经出现在了函谷关下。两军摆开阵势,刘备只带了张飞一人出阵,在阵前大喊道:“还请赵将军前来一叙。”赵岑见刘备只带了一将前来,自然也不想弱了声势,招呼了两名将领,打马来到阵前,对刘备抱拳道:“见过皇叔。”刘备亦在马背上抱拳回礼道:“久仰赵将军大名,如今一见,果然名见面更胜闻名。”赵岑连忙谦虚道:“皇叔谬赞了,岑不过一无名之辈尔,却不知皇叔此来何为?”刘备道:“赵将军驻守函谷关劳苦功高,备今日特来襄助将军一些粮草。”赵岑心中疑惑,但脸上不动声色地问道:“我乃凉州乱军,将军为大汉皇叔,为何要给我粮草?”刘备淡然一笑,道:“当日司徒大人除掉董卓的时候说得清楚,只诛首恶,余者不咎,将军乃是我大汉的校尉,哪是什么乱军。”赵岑道:“哪怕如此,皇叔又为何援助我粮草?”“名人面前不说暗话,备兵力不足,无力驻守函谷关,而将军麾下乃是西凉精兵,备愿在陛下面前为将军讨一个函谷关守将的职位,请将军镇守函谷关,为洛阳屏障,之后一应军需皆由洛阳供给,不知将军意下如何?”赵岑立刻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他无非是说自己兵力不足,又担心有人攻打洛阳,所以请自己驻守函谷关,暗地里的意思无非是让自己投靠。但这投靠却不需交出手下兵马,当然是十分诱人。只是赵岑害怕刘备在玩什么阴谋诡计,但他自忖只要不交出手中兵马,刘备又能奈他如何?“皇叔此言当真?”“绝无虚言。”“可有其他要求。”“除了要将军归顺朝廷之外,并无其他要求。”刘备缓缓道:“若是将军不愿亲自前往洛阳,可派遣麾下大将与备同往洛阳,接受陛下册封,粮草辎重也可一并带回。”想想自己确实缺粮,赵岑咬牙道:“好,末将相信皇叔乃是仁人君子,定不会欺骗末将,眭固!”一直跟着在赵岑身旁的一将抱拳道:“末将在。”“你率五百人马随皇叔前往洛阳向陛下请罪,就说本将之前被董卓逆贼蒙蔽,如今幡然悔悟,愿追随在皇叔身后匡扶大汉。”眭固抱拳道:“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