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围攻姑臧(1 / 1)

又是一场大雪落下。在凉州,二月飞雪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不过今年的雨雪好像特别丰茂,瑞雪兆丰年,算是个不错的好兆头。武威郡治姑臧县原名盖臧,一开始是由匈奴所筑的城池。因为城呈龙形,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条盘踞在凉州平原上的巨龙,所以姑臧又名卧龙城。这里汉、羌、匈奴还有一些西域胡人混居,再加上是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所以姑臧又有河西首富之称。可惜的是,郭汜并不是一个善于治理的人,河西首富被他搞得一团遭,因为对城墙加厚加高,卧龙城也丝毫看不出本来的面貌,让张扬颇为遗憾。大雪落在姑臧县的城头,凉州各地烽火遍地,但并州军并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李傕兵败被杀和郭汜被堵在姑臧城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凉州,只要不是疯子,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张扬做对,否则的话,并州军手中的刀枪可不是为了好看的。张扬并不急于攻打姑臧,虽说郭汜不会经营,但打仗的本事却并不差,姑臧作为前汉时的雍州治所,又经过郭汜的加厚,并不是很轻易就能攻破。再加上为了能够震慑凉州,张扬选择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当然,张扬的目的不仅仅是如此,他准备打一场心理战。就这么一座城池,一点点兵将,每多过一天,郭汜便会更加难熬。甚至张扬都没有围城,而是舒舒服服地把大军放在了苍松城中。苍松毗邻姑臧,同时还扼死了郭汜的东逃之路,所以哪怕郭汜再不情愿,也只能呆在姑臧城中。张掖倒是能去,但郭汜敢吗?没有凉州作为后盾去攻伐张掖就是找死,张掖就是一个马蜂窝,随便捅一下便可能跳出无数的西域小国,甚至组成联军。别看西域各国平日里并不齐心,甚至攻伐不断,但当外敌到来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团结,这就是西域各国的生存之道。张扬端坐在苍松县衙的大堂之上,看着手中的情报和信件,脸上时不时露出一丝凝重之色。大堂的中央放着两个火盆,大火熊熊燃烧,使得整个大堂十分的温暖。张扬下首坐着不少人,左边武将,右边文臣。武将因为高顺率军攻略整个凉州去了,所以以冉闵为首,后面依次是马超、马岱等人。右边的文士则显得单薄了一些,总共只有三个人,以刘伯温为首,接下来是轻易不肯开口的傅燮,最后则坐着刚刚赶到不久的法正。不管是和曹操相比,还是和袁绍相比,张扬麾下的文臣都显得很单薄。没办法,张扬的名声不好,所以哪怕是求贤令发出了这么多年,但前来响应的依旧是寥寥无几,而这其中还有许多滥竽充数,打算蒙混过关的人,可用之人有多少,可想而知。“诸位,谁能告诉一下本将,这诸葛亮是何时归附的曹操?”张扬缓缓放下手中的信件,望着堂上众人开口询问。所有人都露出了一阵迷茫之色,武将们自然不必说,天下本事高强的好手他们或许能如数家珍,但这诸葛亮是谁,很能打吗?冉闵作为如今的众将之首,大有想表现一番的意思,大大咧咧开口道:“主公,可是这小子招惹您了?待某去把这小子擒来,是杀是刮您看着办。”“永曾莫要胡闹,此人是曹操麾下的一个谋士,可不是武将。”张扬应付了冉闵一句,目光灼灼地盯着文士这边,当然,最主要的是盯着刘伯温。刘伯温苦笑一声,摇头道:“主公,基只知此人乃是近两年投靠曹操的一个后起之秀,只是究竟如何,基知之不详。”想来也是,诸葛亮如今还算是一个无名之辈,刘伯温可能会去关注郭嘉、荀攸、程昱等人,但却不会将目光着重放在一个后起之秀的头上。法正突然开口道:“主公,此人我知道一些。”“速速道来。”“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父早丧,随从父诸葛玄生活,就在诸侯讨伐我军的时候,曹操前往荆州围堵主公,前往拜会旧交诸葛玄,此时诸葛亮出仕曹操...”听到这里,张扬悚然一惊,心中的悔恨简直可以用无以加复来形容。要是他早知道当时诸葛亮就在附近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曹操捷足先登。法正不清楚张扬的心思,继续道:“不过诸葛亮在曹操麾下并不算起眼,曹操本人对他颇为器重,只是其身为徐州世家之人,不愿归附在颍川世家麾下,而寒门之士也和他格格不入,所以他在曹操的麾下颇为艰难。”“可能招降...”听到这里,张扬忍不住脱口而出,但说了一半,却又生生止住了话头。诸葛亮是个聪明人,虽然如今他的年纪应该不大,远没有原本历史上那么老辣,但他既然选择投靠曹操,肯定分析过自己可能会面对的形势,既然如此他还是愿意投靠曹操的话,只怕想要策反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可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刘伯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问道:“主公对此人颇为看重,可是想收为己用?”能不想吗?这可是诸葛亮,整个三国,乃至整个中华智慧的象征,虽然张扬清楚,经过老罗和后世无数的加工,诸葛亮是肯定被夸大了的,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是浪得虚名,至少在三国本土那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想,但却不太可能。”张扬苦笑一声,换上一脸肃容道:“诸位,此人应当重视,其人之才,不下于郭嘉、荀彧,甚至尤有过之。”这一下轮到刘伯温震惊了,张扬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郭嘉和荀彧是谁,一个是曹操的谋主,另一个则是曹操的后勤总管,他们的本事天下皆知,诸葛亮不下于这两人,难不成还是个全才不成?但对于张扬的话,刘伯温不会怀疑,别的不说,张扬识人的本事可不弱,能被他夸赞上一两句的,定然不是普通人。想到这里,刘伯温已经暗暗在心中记下了这个名字。而法正则是一脸的斗志,年轻人喜欢挑战,法正的性格说得好听点叫快意恩仇,说得难听点叫睚眦必报。这种性格容不得别人得罪自己,同样也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刘伯温、贾诩年纪比他大不少,再加上本事也着实厉害,他不敢有其他想法,但被张扬盛赞的诸葛亮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张扬对诸葛亮可以说是十分熟悉,毕竟在后世那个年代,诸葛亮已经被吹捧成了神,想不知道都难。但张扬不清楚的是,现在这个诸葛亮和原本历史上的,还会一样吗?因为在他的记忆之中,诸葛亮应该是赤壁之战前后才被刘备请出山。和曹操一比,那个时候的刘备就是一个吊丝,麾下文武横竖就那么两人,所以诸葛亮可以放手施为,基本上能带给他阻力的人都被他干掉了,比如廖立,比如李严,说诸葛亮在蜀汉一手遮天都不为过。但曹操麾下不同,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哪一个是省油的灯,更何况张扬可没忘记,还有一个外号冢虎的司马懿不曾出山。这两位原本历史中的死对头若是同时出现在曹操的麾下,想必应该很有趣。不过此时却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张扬开口问道:“诸位以为,曹操和袁绍两人接下来会如何?”冉闵、马超等人根本没理这茬,他们也明白,张扬不是在问他们。一群人端着缴获来的葡萄酒,你一樽,我一樽,喝得不亦乐乎。刘伯温掏出一副大汉全图铺在张扬面前的案几上,问张扬道:“主公看如今的天下大势,可有什么感想?”张扬低下头,看着制作颇为精良,诸侯地盘划分清晰明了的舆图,陷入了沉思之中。“战国七雄?”不知何时,法正也凑了过来,在听到刘伯温的提问之后,忍不住开口。“没错。”刘伯温赞赏地看了法正一眼,解释道:“主公,我军夺了凉州,联合并州、草原,就如同当年的强秦一般。天下诸侯北方有四家,除却我们以外,还有占据幽、冀、青三州的袁绍,占据兖、豫两州的曹操和占据徐州的吕布,但不管是谁,只怕都不愿意看到我军发展壮大。”法正也开口道:“再加上益州刘璋、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这岂不是当年战国七雄的格局?我军就如同当年的强秦,而关东诸侯已经对我军形成了包围的姿态。”刘伯温也赞同道:“孝直说得没错,只不过我军的情况要比当年的强秦艰难,毕竟那个例子就在眼前,关东诸侯只要不傻,定然不会放任我军发展壮大。”张扬仔细盯着案几上的舆图,发现刘伯温和法正说的还真没错,虽然地盘大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来说,和当年的形势无比相似。而更为重要的是,张扬想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