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操练将二代(1 / 1)

就在汉中被彻底攻破的时候,闲得实在无聊的张扬在甘州操练起了自家崽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十余万大军想要裁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张扬呆在甘州...说实话,这里真没他什么事。内政有蔡邕、石涛、李鸿章,裁撤大军有冉闵、文稷来操持,还有各地县尉来安置,他这个晋王在更多的时候更像是泥菩萨,在大营中被供着就行,其他的,根本用不上他。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他还不能出城,否则去打打猎什么的也算是一种消遣。不过如今甘州的形势却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原因自然是不安全。原本西域小国王族的漏网之鱼,对裁撤大军心怀不满的人,以及对压制僧人不满的人,可以说如今甘州的形势十分复杂,不管是蔡邕、李鸿章还是冉闵、文稷,哪怕是裴元庆和典韦都不可能让张扬出城打猎。张扬自己也有些顾忌,毕竟其他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原本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是怎么死的。论武艺,如今的他还真不一定能比过孙策,虽说有裴元庆和典韦这两个万人敌保护,但万一呢?刺杀可不等同于大军征战,谁知道从哪射出来的一支长箭上会不会有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乎,百无聊赖的张扬便下令让赵云把自己的小崽子以及小伙伴们全部带来了汉威城,准备好好过一把诲人不倦的瘾,一同到来的还有刘伯温,他前来甘州自然是为了和张扬商量攻下汉中之后的事。汉威城大营的校场之上,张征一马当先,其余如徐质、典弗、管统等人都略微差他一步以示尊崇。年方十三的张征约莫有六尺五六寸高,身材略显单薄,但却显得英姿勃勃。张扬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父亲,当日将张征带到西域之后,他就自己打仗去了,把张征托付给了蔡邕。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再见自家儿子的时候,张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在西域大战之前,张征最多五尺七八寸的样子,一年的时间,竟然窜了一尺?不过最让张扬满意的是,如今的张征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英气,不再是从前那个有些文弱的模样。看来让他出来见见世面是正确的,辽阔的凉州以及西域大地足以让人开阔心胸。张征身后的年轻人高矮不一,不过他们基本都是张扬军中大将的儿子,继承自家父亲优良血脉的他们卖相不会太差,只是有些人年纪还小并没有长开。至于文士家的子嗣...他们都有自家老爹教导,不需要张扬来操心。这些少年中年纪最大的马铁和马休,不过他们不算在小家伙中,辈分也不一样,毕竟他们可不是马超的儿子,而是马超的弟弟,出现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张扬想看看他们这几年磨练的如何,若是不错的话,便能出去当个副将什么的,缓解一下基层将校的不足。至于官职最高的,除了张征这个晋王世子之外,要数管亥的儿子管统和廖化的儿子廖定。他们不只是草原上的万户,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算是张扬麾下为数不多有爵位的人。严格说起来,这些人就是如今张扬麾下的官二代,或者说将二代,他们是否能争气,很大程度上关乎着能否支撑起父辈打下的基业。若是张扬真的能够平定天下,但他们将来妥妥的都会成为高官,成才与否绝对不只是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兴亡。所以对于这群小家伙的教育,张扬可以说是费劲苦心。看看他们的老师就能明白,刘伯温、田丰、贾诩、典韦还有最近加入进去的赵云,这些人哪一个都是张扬麾下的文武重臣,一般人想求他们教导都没那个资格。看着台下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小家伙,张扬心中满意,但脸上却不愿表现出来,板着一张脸开口道:“你们的父亲都是大将,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但纨绔子弟孤见过不少,你们如何?”没人回答,也没人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说自己本事不差?张扬征战这么多年,什么样的猛将没见过,说到底他们都是一群小娃娃,想让张扬满意着实有点困难。说自己不行?他们不愿意,而且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肯定会被自家的老子狠抽,那可不是什么美妙的回忆。张扬也不在意,继续问道:“你们可知,孤纵横天下,靠的是什么?”“陷阵营!”这回没人犹豫,若是连自家大王最引以为傲的大军都不知道是什么,那可真比纨绔子弟还不如了。“没错。”张扬点了点头,继续道:“陷阵营下马为步卒,上马为骑兵,想在北方争雄,骑兵乃是重中之重。而考量一支骑兵强悍与否有一个最直观的标准,那就是骑射!”典韦微眯双眼,一动不动,这些小家伙都是他的徒弟,今日若是出丑,那丢的可不只是他们以及他们父亲的脸,他这个师父同样脸上无光。“现在,让孤看看你们的本事如何!”随着张扬一声令下,一旁的亲兵迁来十余匹早已准备好的小马驹,这些马驹虽然配备了马鞍,却没有马镫,一般人想要在马背上保持平衡都是一件难事,更别提还要精准地开弓射箭。这倒不是张扬小气,而是平日训练自然要用最严格的要求,以后加上马镫只会如虎添翼,毕竟这个东西又无需适应。张征第一个翻身上马,双腿一挟马腹,那小马驹便如风一般窜了出去,张征在马背随着战马的起伏而调整着自己的坐姿,找到一个最舒服的角度后,一把摘下自己背上的小弓,略微瞄准一下五十步外的草人,抬弓就射。张扬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说这箭的准头如何,只说张征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便没有一点的差错。能不能射准其实不重要,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神箭手,但张征的骑术却没有一点问题。喝彩声在校场上响起,张征的三箭虽然没有射中草人的头颅、胸腹这等要害,但也没有脱靶。这其实就十分难得,毕竟在奔腾的马背上,想要多么精准是不可能的事,否则黄忠、吕布等人的本事也太过寻常了,不是吗?张扬笑了笑,回头望向典韦道:“老典,你还有这等骑射的本事?”典韦投掷小戟的本事是一绝,但射箭...他曾经有过连续拉断三把长弓,但一箭都没射出去的光辉战绩,所以张扬的话更多是调笑。“某哪有那等本事。”典韦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道:“射箭的本事是子龙这一年来教的。”“子龙?”张扬恍然大悟,回头对赵云道:“子龙,去试试马休、马铁兄弟的本事。”“诺!”赵云应诺一声,转身下了阅兵台,没有多话。张扬选赵云的理由也简单,赵云不像典韦那般是力大无穷的猛将,他的招式更加精妙,最能试探出别人的真本事,不会像典韦那般一上来就压得别人喘不过气来,用来测试最好不过。而趁着这个时机,张征居然使出了一招三星连珠,并且没有一箭落空,算是圆满地完成了第一个登场的任务。之后管统、廖定等人一一登场,不过并没有一人太过惊艳。说实话,什么虎父无犬子,更多地像是一句套话。如马腾、马超,岳飞、岳云这般父子都为猛将的有,但却是少数。武艺不同于谋略,天赋其实很重要,甚至比后天的磨练更加重要。旁的不说,仅仅一个天生神力,这是多少武将想求都求不来的,哪怕你练上一百年,也未必能赶上人家十几岁的岳云。台下的这些小家伙基本都是中人之资,本没有太过出众的猛将,不过张扬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赶上自己的父辈,只要不成为纨绔子弟,那就足够让张扬满意。毕竟一个国家,尤其是稳定的国家,看的其实并不是那一两个顶尖的猛将,而是看台下这群拥有中人之姿的小家伙。只要他们能身正、勤勉,不变成纨绔子弟的话,那这个国家就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否则的话,想想北宋时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难道不强?但是面对满朝的奸佞,他们再强又有什么办法?展示还在进行,另一边赵云也与马休、马铁兄弟俩开始交手,不过乌力却急急忙忙地冲进了校场,在刘伯温身边耳语一番。刘伯温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对一旁的张扬开口道:“臣恭喜大王,魏延、李靖两位将军已经兵不血刃拿下整个汉中,张鲁投降,张卫被擒,此战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