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还都?(1 / 1)

大战停歇,张扬并没有食言,率人撤离了偃师,让曹操带领人马从容退走,而虎牢关也回到了张扬的手中。这一战,说起来还是曹操吃了亏,但要说张扬占了多大的便宜,那也不见得。调动七八万人马,耗费粮草辎重无数,甚至张扬亲自深入敌后,最后的战果却不过半个河南尹。虎牢关外的半个河南尹以及河内郡依旧握在曹操的手中,但这一次的道统之争,终究是张扬赢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洛阳这座大汉帝都回到了张扬的治下。也就是说,如今长安和洛阳这西东两京都在张扬的手中,刘辩的皇位也更加稳固,刘协所能依靠的,也就剩下那一方传国玉玺。不过张扬却依旧留在洛阳,没有立刻动身返回晋阳。大战之后,各地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尤其是刚刚占领的这京兆之地,更是需要官员来治理。孟建被张扬任命为河南尹,总督京兆政事,这一次,他总算是没有押错宝,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至于负责洛阳军事的人,张扬考虑了很久,点了张绣的将,和镇守弘农的杨七郎一般,受林冲的节制。按理来说,林冲的能力并不出众,不说比张辽、赵云,甚至都比不过杨七郎和张绣,但张扬却不能不考虑林冲的情绪,毕竟是一路跟随自己的元从大将,若是被一个个后辈压在头上,让他怎么想?好在林冲性格谨慎,并非什么自大妄为之辈,有他在京兆,不说立功,至少不会出什么差错,也算足够。但这事不是说张扬任命完内政和军事长官就算完了,各地的县令虽说有吏部来安排,但张扬还是决定在洛阳为孟建站一站台,毕竟是个新降之人,之前也谈不上名气,骤然身居高位虽然扬眉吐气,但很可能吏部安排的官员会不买他的帐。张扬留在洛阳就是为了让孟建能够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手段,尽快把京兆稳定下来。可惜的是,新年已过,张扬终究还是没能赶上回晋阳过年,而且底层的官吏实在不够。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说一路伴随着张扬,从当年占据并州开始,一直到现在,地盘扩大了无数倍,但人才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三学倒是建了不少,据礼部的统计,这一两年来,张扬的治下,县不敢说,但每郡都有三学的身影,学子至少万人。听起来不少,但真正能顺利毕业,为官为吏的人数却不会太多,百中取一便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毕竟科举不出,这三学终究不是一个完善的为官渠道,而百姓们在看不到前景的时候,虽说还是愿意把自家孩子送进三学,但那是因为待遇好,真正学业如何,他们不懂,也不关心。想要改变这点,唯有推出科举,可目前来看,条件仍旧不成熟。读书写字的寒门子弟还是太少,现在推出科举,确实能激发寒门子弟的热情,但想解决人才短缺的根本问题却不可能。所以张扬还是准备再多等等,等到从三学中毕业的学子累积到一定程度,汇聚成一股力量之时,科举方能发挥出它的威力。不过随着一则消息的传来,让张扬断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念想,心中动起了杀意。“是谁说要还都洛阳的?”语调虽然平静,但在场众人只感觉一阵森冷的杀气呼啸而过,甚至连大堂中央的火盆都为之一颤。刚刚赶到的贾诩苦笑一声,硬着头皮起身道:“启禀大王,是皇叔刘和、宗室刘宠、刘放、刘先等人。”张扬楞了楞,问道:“孤为何一人都没听过?”贾诩解释道:“启禀大王,这些刘氏宗亲都是近两年赶到晋阳投奔陛下的,陛下念及同为高祖后裔,便收留了他们。元皓则安排了一些地位显贵,却无甚实权的职位给他们。”“其中,刘和乃陛下亲口承认的皇叔,此人为原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宠为明帝玄孙,其人颇有勇力,在黄巾之乱时,陈国郡县官兵弃城逃亡,便是其组织人马击退了黄巾军。后来刘宠被袁术所败,只身逃亡,便来了晋阳投奔陛下。”“刘放和刘先皆为宗室,之前于荆州刘表处避祸,不知为何前来晋阳。”张扬冷笑一声,有些不敢置信道:“其他人倒还罢了,刘虞的儿子竟然敢来孤的治下?”这话不是瞎说,要知道当年刘虞可是被张扬亲手斩杀,后来张扬没有去攻打蓟县,接收了蓟县的公孙瓒也没难为刘和,但此人竟敢前往晋阳,这是认为张扬好说话?刘伯温开口道:“大王,此人不过知道没有任何理由的话,大王不可能肆意斩杀汉室宗亲,这才有恃无恐罢了。这些都是小事,但他们提议迁都,却不可不防。”其实迁都这件事本来没什么错,晋阳虽说也是北方雄城,但作为一国都城来说,确实不合适,至少比长安和洛阳来说,晋阳有很多不足之气,若是说得玄乎一些,那就是晋阳缺少王气。若是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晋阳位置偏远,作为都城来说,不利于掌控全国。但这些汉室宗亲提议迁都却不是什么为大汉考虑,他们看重的也不是什么掌控全国之类的。他们只是不想呆在晋阳这座城池罢了。张扬不需要多想便能明白他们的心思,无非是自己是晋阳,或者说整个并州的威望太重,他们作为汉室宗亲,自然是希望刘辩能够掌权,那样的话,他们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但在晋阳,他们没有一点机会,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基本都是张扬的死忠,就连世家大族都被张扬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不敢有所动作,他们怎么会喜欢晋阳?但长安和洛阳却不同,长安做过前汉二百年的都城,洛阳做过后汉二百年的都城,这两座城中的世家、百姓对大汉的认同绝对是整个大汉最强的,只要能够迁都这两个地方,那他们就可以联络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对抗张扬,不说分庭抗礼,至少能掌握一定的权势。张扬能想到这些,但不代表他有办法解决,毕竟人家的理由冠冕堂皇,之前是没有办法,如今不管长安还是洛阳,都在张扬的麾下,有什么理由阻止?“伯温、文和,可有办法应对?”贾诩率先开口道:“大王,这件事说到底是要看陛下的意思,这迁都,要看究竟是陛下的心思,还是这些汉室宗亲自作主张。”张扬品味了一下贾诩的话,回过点味儿来。这件事到目前为止,确实还不好说,如果是刘辩的意思,那就表明这个傀儡皇帝不甘心,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和他争夺权利。但如果是这些汉室宗亲自作主张,那这件事其实根本不怎么重要,不过是一群不甘寂寞的跳梁小丑罢了。“那依文和之见,此事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不好说。”贾诩苦笑一声,道:“依诩来见,未必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如今每日忙着礼佛,应该没心思做这等事。但凡事有个万一,诩也不敢保证。”“礼佛?”张扬有些头疼,怎得自己两年没回晋阳,便出了这么多事,一些汉室宗亲还能理解的话,这刘辩怎么又迷上了佛教?贾诩点头道:“正是,陛下命人在皇城内建了一座佛堂,晋阳城中建了一座佛寺,每日在佛堂中诵念经文,一日不断。”“孤不是说过,孤之麾下,不准出现任何佛寺吗?”贾诩摇摇头,没有说话,说实话,他们没有张扬的威望,刘辩再怎么失势,那也是名义上的皇帝。他要建一座佛堂,这事不大,难道田丰、贾诩等人还能硬顶不成?哪怕是张扬身在洛阳,刘辩提出这么点要求,他都不好回绝。刘伯温开口道:“大王,此事不妨先放放,还是迁都之事要紧。”张扬点点头,这话没错,与迁都相比,一座佛寺确实无关紧要。“文和,立刻传令元皓、平仲,把此事压下去,一切等孤回转洛阳再说。”“遵命!”贾诩应诺一声,和刘伯温两人相偕离去,张扬依旧坐在大堂之上,楞楞的出神,刚刚取得京兆战事胜利的喜悦消散一空。“看来有些人终究是不甘寂寞,如今得尽快稳定京兆的局势,返回晋阳和这些汉室宗亲好好玩玩。”张扬双目微眯,嘴角扯出一丝冷笑,若是熟悉他的人必定会清楚,此时的张扬心中已经动了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