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再议迁都(1 / 1)

在刘辩登基十余年的时间内,在张扬的记忆之中,上朝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于在张扬封王之前,进宫找刘辩商议的时候差点迷路。不过也算不得奇怪,毕竟刘辩只是一个傀儡,有什么事,张扬召集麾下重臣在晋王府商议一番便可,何必要上朝呢?弄得大家都麻烦。可今天却有些反常,抬头看看天色,时日还早,但已经过了早朝的时间,刘辩这个时候鸣钟,莫不是有什么事?“老典、元庆,随孤上朝。”“遵命!”典韦和裴元庆应诺一声,作为杂号将军,他们同样有上朝的资格,所以也无需在宫外等候,若是真有人意图不轨,有这两人在,张扬不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晋王府距离皇城很近,所以张扬是赶到皇宫的第一批人,不过就走进入大殿之后,张扬却发现有人比他还早,大约五六个人已经等候正在了大殿之中,其中一人正是和张扬有过一面之缘的刘先,而另一人则怒目相识,一双眸子里凝聚着刻骨的仇恨。张扬有些楞,不过随即便反应了过来,此人应该就是刘虞之子刘和,冷哼一声,张扬径直而过,根本没去搭理这群皇亲国戚。“我等拜见晋王殿下。”不论张扬如何,他们不可能失了礼数,否则今日上朝不管是有什么事,御史的弹劾一定比正事来得要快。张扬淡淡地挥了挥手,既然尿不到一个壶里,那也无需给什么好脸色。盘腿坐在金阶之下左边第一位,等候着刘辩上朝。周、秦、前汉都是以右为尊,但后汉却是以左为尊,而且如果严格按照官职来分的话,张扬周围可能都是空着的座位。因为他如今不只是晋王,还是丞相、大将军、大司空,三公的职位全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之后的六部尚书距离三公还差不少。不过三十二三岁的年纪,但张扬如今已经是位极人臣,升无可升,在朝堂上,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古之甘罗十二岁拜相,更多的是一种美名,并非拥有丞相的职权。至于曹操、王莽等权臣,权势或许不比张扬要差,但年纪,却比张扬大了不少。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地赶到,不过第一件事基本都是去向张扬行礼,顺便打听一下这次上朝是为了何事。也怪不得他们疑惑,实在是晋阳朝廷已经很多年没上过朝了,甚至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上一次上朝是什么时候,唯一能断定的是,最少是在两年之前。张扬同样疑惑,不过他没表露出来,只是安抚众人待一会上朝的时候自然知晓。孤零零的五六个汉室宗亲抱成一团,冷冷地看着这一幕,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不过他们不少人的嘴角都泛着冷笑。刘辩这些日子开心不少,原因自然是佛教能够得到张扬的承认,在晋阳立足,不过今日之事却让刘辩的心情有些压抑,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明白今日上朝是为了何事,他有些担心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但这件事也不可能一直拖着,唯有尽快解决才好。在皇位之上坐好,一旁的中常侍纪风立刻踏前一步,一甩手中拂尘,尖着嗓子,拖长音调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是一句废话,若是无事的话,根本不可能会敲响朝钟,但具体是何事,不少人却心中疑惑。话音未落,从左侧文官之中走出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举着笏板对刘辩躬身一拜之后,开口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张扬不认识此人,只觉得此人是刚才那群刘氏子孙之一。仿佛是知道张扬英雄谱背得不熟,坐在张扬身后的田丰低声道:“大王,此人名刘祯,表字公干,兖州东平国人,其父刘梁,曾为尚书令,乃是灵帝时的天下大儒。这刘祯才名很重,其五言诗别具一格,为当世大家。自来晋阳之后,此人深居简出,并无出众之处。”张扬点了点头,并无出众之处,今日却主动出头,能有什么事?“有本呈上便是。”随便刘辩的一声令下,刘祯缓缓起身,目不斜视,恭敬道:“启禀陛下,自陛下重登大位,如此已有十载。这十年来,晋王殿下东征西战,南伐北讨,先后夺回西、东两京。如今陛下治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虽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不远矣。如今晋王殿下更是设立三学,广兴文教,此乃千秋之功。”张扬诧异地看了刘祯一眼,他可没想到刘氏子孙居然还有出来吹捧他的,不过他却没有任何的自得之色,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哪怕是这刘祯想投靠他,也应该是先私下与他见面,然后再行其他之事,这样突然出招,想必所图不小。果不其然,刘祯继续道:“然如今四海未平,天下逆贼汹汹,晋阳虽然安稳,却不利于讨平天下,臣请陛下还都洛阳,晋王殿下就国!”还都?就国?张扬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还都之事,早就有人提过,他也正是因为此事才彻底决定返回晋阳,所以这个提议并没有让张扬觉得惊异,但就国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来,着实让人新鲜。自大汉以来,封国的多为汉室宗亲。异姓诸侯王不是没有,比如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好例子。而汉室宗亲封王是要就国的,从地图上就能看出这点,大汉不只有郡、县,还有国,比如陈国、彭城国、下邳国等等。这些国,基本就是刘氏王族的封地,而封王之后,不能再担任任何官职,甚至不能再居住在京城,而是要就国,也就是前往你的封地,当你的诸侯王,朝中大事和你再没关系。按理来说,刘祯的话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张扬是晋王,封地是整个并州,而晋阳便是张扬的王治。你刘辩一个皇帝占着手下诸侯王的封地,这肯定不像话。但如今的情况却不同,刘祯这番话,不只是要把刘辩这个皇帝挪到洛阳那个张扬掌控力不足的地方,而且还让张扬就国,这就等于说是让张扬把所有的权利交出来。没有了兵权,他张扬安有命在?随着刘祯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张扬一系的人是没反应过来这突然的变化,刘氏宗亲则面带冷笑地看着张扬,等待着他的反应。刘祯的这番话很毒,最重要的是,他的理由光明正大,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按道理来说,晋阳确实不适合作为一国都城,这肯定没错,而诸侯王就国也不是什么新鲜说法。哪怕是汉初之时的韩信,在平定天下之后,也得乖乖交出手中的兵权,前往楚国就封,你张扬凭什么例外?当然,张扬也不是不能蛮横的拒绝,毕竟兵权在手,别说拒绝这个提议,哪怕当场将这些汉室宗亲斩杀殆尽,只怕也没人能够阻拦。但有的时候,一味的蛮干并不能解决问题,杀刘祯他们是容易,但张扬若是敢动手,明日晋阳城,乃至整个天下必将谣言四起,张扬也会在瞬间成为一个比董卓还要残暴的魔王,成为世家大族口诛笔伐的对象。若是蛮干真的能解决问题的话,他前几日便不会放过圆空那秃驴,刘先也根本不可能在他面前嚣张,一刀挥过去,世界会变得清静无比,可惜,他不能。而曹操、袁绍,乃至刘表、刘璋等人会不会凭借此事做什么文章也未可知,但张扬觉得可能性非常之大。依旧是那个问题,大义之名,张扬当初扶持刘辩重新登上帝位,在大义之上并不比曹操要差,但是比其余诸侯却高上一筹。可若是他和这群刘氏子孙闹翻,不只是自身的内耗,而且还给了其余诸侯借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张扬没有说话,只是向着皇位上的刘辩看去,如今这件事的走向究竟该如何,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究竟是和是战,全在刘辩的一念之间。从前张扬还一直在看曹操的笑话,看许昌城的汉室老臣、杨坚、朱元璋等人和曹操的斗法,可没想到的是,风水轮流转,许昌还没爆发什么大的矛盾,反倒是晋阳先来了这么一出,这可真是...刘辩显然也被刘祯的话惊住了,迁都他是知道的,但让张扬就国...呆愣片刻之后,刘辩面色阴沉道:“洛阳新定,诸事不稳,况且河南尹只有半个在我军手中,另外半个还在逆贼曹操手中,若是再兴大战,洛阳势必成为前线,诸位是不是到时候又要劝朕迁都?”“此事无需再提,退朝!”说罢,刘辩也不等众人反应,起身便走,纪风楞了楞,这才尖着嗓子喊了一声退朝,紧随刘辩离去。张扬起身,朝着面色铁青的刘氏子孙冷笑一声,也径直离去,张扬一系的官员紧随其后,整个大殿顿时变得空空荡荡,只留下五六个咬牙切齿的汉室宗亲不住咒骂。至于他们咒骂的是大权在握的张扬,还是未曾支持他们的刘辩,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