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白衣渡江(1 / 1)

江夏郡治西陵县是汉高祖刘邦始置的江夏郡十四县之一,历史谈不上悠久,但西陵确实出过一位名人,还是上古名人。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也就是说嫘祖这位养蚕的始祖便是西陵人,当然,对于这种上古时期,近乎神话一般的记载,就连西陵本地人都差不多已经忘怀,反倒不如安陆黄家使他们的记忆深刻。安陆距离西陵并不远,直线不超过百里,如果顺着大江而行的话,大约两三个时辰便能抵达,所以在西陵百姓的眼中,安陆黄家基本上和西陵黄家没有任何区别。别看如今的黄家家主黄祖是个不通文墨的武夫,但黄家一直是诗书传家,先祖为东汉名臣黄香。此人或许如今不出名,但《三字经》中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其中这个香,便是指黄香,二十四孝之一,而且当时人赞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更为显赫的是,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曾官至太尉,名望无两,其中黄琬距离现在并不久,刘备死前屠戮的百官之中,就有他的身影。所以在西陵,乃至整个江夏,没有一人能够大过黄家,哪怕楚王刘表都不行。这一天,西陵水门之前,突然聚集了无双的商船,看守城门的水军小校不敢怠慢,连忙操控着战船迎了上来。“尔等何人,速速报明来意,否则的话,休怪我箭下无情!”“军爷且慢!”领头的商船中钻出一名碧眼紫髯的年轻人,一脸堆笑地看着缓缓靠近的荆州水军,低声下气道:“启禀军爷,我等是从交州而来的商人,押送货物准备前往襄阳贩卖,绝对不是什么歹人。”“交州?”荆州水军小校疑惑地看了一眼孙权,只见他一双碧蓝的双眸中满是狡黠和精明,略微还带有一丝讨好,倒是符合往常商人的表现,但如此规模的船队他却从未遇到过,心中难免生出了意思警惕。“以往交州的商人不是没有,但怎得这一次如此之多?”孙权微微一笑,道:“军爷有所不知,之前交州在士使君统属之下,对我等这些商人并不为难,但是自从江东孙家入主交州之后,不仅提高了我等的商税,还严令不许前来荆州贩卖香料。军爷您也知道,江东那些世家就是一群土包子,他们哪有钱财,从前交州不归属江东之时,他们便舍不得花大钱来买这名贵香料,如今怎么可能?”“小的们不想绝了自家生路,十几家联合起来进献大批金银与交州刺史虞翻之子虞汜,这才得了通关行文,顺利抵达江夏。”说着话,孙权趁着两船交集的当口,小步上前,将一袋装满金银的锦囊不露痕迹地递了过去,低声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军爷高抬贵手。”那荆州水军小校暗中掂了掂锦囊的份量,心中大喜,脸上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等既然是从交州来的,可识得苍梧郡钱老爷?”孙权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沉思片刻道:“军爷莫不是记错了,苍梧郡刘老爷在船队之中,但从未听闻过什么姓钱的老爷。”“当真没有?”小校缓缓将右手伸向腰间的刀柄,一双眸子突然杀气迸发,仿佛孙权敢说一个不字,立刻便会拔刀厮杀一般。孙权身后的周泰见过这幅模样,以为事情败露,连忙踏前一步,便要抽刀上前厮杀,却不想孙权背在身后的左手不动声色地摇了摇,缓缓开口道:“军爷莫要难为小人,苍梧郡着实没有一位姓钱的老爷。”“哈哈哈。”那荆州小校突然变脸,放声大笑,上前拍了拍孙权的肩膀,笑道:“那可以是某家记错了,你等既然是交州来的商人,那便入城吧,不过尔等这次人数有些多,想来家丁、护院之类的也不少,好生约束,莫要惹是生非,否则的话,定不轻饶!”“军爷说得是。”片刻之后,西陵水门大开,浩浩荡荡的船队仿佛群蚁归巢一般缓缓向西陵县而去。“校尉。”那荆州水军小校的亲兵不解道:“既然你认为那苍梧郡的钱老爷,此人却不认识,那不是说这些人是假冒的,您为何还要放他们进去?”“老子认识个屁!”小校一巴掌扇在亲兵的脑袋上,喝骂道:“你看老子刚才问他姓什么了吗?”“你小子什么时候能机灵点,每日来往的商人那么多,老子一个个问他们姓甚名谁,哪怕问得出来,老子记得住吗?那狗屁姓钱的不过是诈他,若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才是有鬼,蠢货!”“校尉英明。”虽然挨了揍,但那亲兵没有一点不悦,反而一脸谄媚道:“若非有您慧眼如炬,怕是这西陵得混进无数的歹人。”“就你小子嘴贫。”小校又是一巴掌扇到亲兵的脑袋上,不过这一次的力道明显小了不少,笑骂道:“还不将此事告知少将军,此等大事,隐瞒不得。”“遵命!”应诺一声,那名亲兵乘上一艘小船,向着城内快速驶去。...西陵县衙大堂之中,黄射手捧一本孙子兵法读得津津有味,这本书到现在为止,他已经读得滚瓜烂熟,不敢说倒背如流,但正着背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但他依然喜欢没事的时候去读这本书,因为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悟,让他受益匪浅。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响起,黄射头也不抬,仅凭脚步声便认出了来人,开口问道:“开叔,可是有事?”来人名叫黄开,黄府的管家,年逾五旬,世代都是黄府的家奴,所以黄射对其颇为敬重。黄开笑道:“承彦老爷说自家种了些瓜果,托人捎了些给老爷。”黄开口中的承彦老爷就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他或许不够出名,但他的女儿黄月英却十分出名,正是诸葛亮之妻。而黄承彦同样是安陆黄家之人,论辈分,和黄祖是同辈,年龄稍长一些,按理来说,这黄家家主是轮不到黄祖的,可惜黄承彦是个闲云野鹤的性子,自成年之后便游荡在外,至少二三十年不曾回过黄家。“叔父还是不愿回来吗?月英妹子如何了?”黄开苦笑一声,道:“承彦老爷听闻在水镜先生处,月英小姐上个月还曾回来,只是少爷不在家中,未曾得见。”黄射呵呵一笑,也不在意,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月英妹子今年也当二八年华,应该嫁人了,只是她颇有异象,好在我黄家之女也不愁无人娶。”想起黄月英的相貌,黄射不由苦笑一声,当年黄承彦不愿回黄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女儿。黄承彦之妻是襄阳名士蔡讽长女,也就是蔡瑁的大姐,但是生下的这个女儿却不好看,甚至到了连蔡氏这个生母都厌弃的地步。黄承彦不忍女儿受委屈,便带着女儿自小离开了黄家,游荡在外。这黄月英今年十六岁,但个子却不低,足有六尺上下,皮肤有些黑,就是那种在后世颇受欢迎的小麦色,生的颇有异象。没错,就是异象!古时人们说长得丑的人,却不能说丑。男的会说容貌秉异,女的会说有异象。如果按后世人的眼光来看的话,黄月英长得其实并不难看。只是在这个时代,黄月英这个身材高大,额头略高,眼窝有些深,高鼻梁,大眼睛,五官立体,一双眸子略带碧色,带着一些混血特征的小丫头便成了人们眼中异类。当然,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人长得丑,甚至怪都没什么问题,君不见有返祖现象的刘备,碧眼紫髯,疑似不是孙坚亲生的孙权同样没受到什么歧视,反而因为他们的长相所为人看重。但对待女人,这个时代却没那么宽容,这就导致黄射对自家这个妹子的终生大事颇为担忧,不过其中却没什么恶意。涉及到这种主人家的私事,黄开不便开口,只是笑笑,没有多嘴,转移话题道:“少主,听闻寻阳的黄盖已经率军撤走,西陵是否无需再如此戒备了?”“嗯?”黄射一脸诧异地看着黄开,问道:“这事开叔听谁说的,如何我还不曾知晓?”黄开也愣住了,道:“老奴入城的时候,城中都在传扬此事,少主还不知晓?”黄射脸色一变,向堂外喝道:“速着张硕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