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决心(1 / 1)

怒气冲冲的李世民返回府邸之中,一把将自己的披风甩在地上,怒喝道:“胆小如鼠,兵力不足,粮草不足,全部处于弱势却不愿冒险,如何能胜?”守在府邸之上的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迎了上来,目视始终跟在李世民身后的房玄龄,虽然没有开口,但眼中的询问之意却丝毫没有掩饰。房玄龄苦笑一声,默默将地上的披风捡起交给一旁的仆人,并示意他们下去,这才开口道:“世子不同意出兵,只想坚守蓟县,等待大王回援。”侯君集眉头一皱,一张阴冷的面孔上满是煞气,沉声道:“敌众我寡,不思如何破敌,只是一味防守,小人屠攻城的本事就算没有领教过,但也应当听闻过。大汉第一雄关虎牢关一日便破,蓟县难不成比虎牢关还要难攻破不成?”谁都没有回应侯君集的话,在座之人没有一个傻子,这点东西不需要他来诉说,如今他们需要的是办法,而不是这种牢骚。当然,李世民想要出兵并非单纯的只是为了高句丽的存亡大业,就如李建成所说,出兵的风险很大,甚至比坚守的风险还要大。固守待援,然后倾尽国力一战无疑是上佳的选择,十万对三十万总比两万对十万的胜率要大不是?那李世民为何还要坚持出兵?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在这个李渊率兵在外的时节,能够单独率领大军征战的只剩下两人,一个就是世子李建成无疑,另一个自然是他李世民,其余的,甚至李元吉都没有这个资格。李建成要坐镇蓟县,注定不可能亲自率军,那统领大军的人选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此时出战的风险不小,毕竟两万人马,再加上郭侃那一万,三万人马对张扬的十万大军胜率依旧小得可怜,但李世民却觉得值得一搏。胜了,他就是挽大厦之将倾的高句丽英雄,甚至无需彻底战胜张扬,只要能够将他拦在代郡,那此次出兵的目的便已经达到。到时候他力主出兵的李世民和一味保守的李建成将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而且能够击败隐隐中的汉人第一名将张扬,这会让他李世民的威望得到一种无可加复的地步,他领兵的能力也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今后所有的大战,李渊可能放着他这个能够击败大汉第一名将的儿子不用吗?只要李渊用他,那兵权自然可以到手,兵权在手意味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就算败了,他依旧可以率领残兵败将一路骚扰,只要能够拖延晋军攻打蓟县的时间,那他这次出兵就不能说一无所获。退一万步讲,哪怕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可丢人的,三万对十万,对方领军的还是大名鼎鼎的小人屠,败了有什么可奇怪?而且在李世民看来,如果张扬的十万大军真的兵临蓟县城下,有这两万大军和一座空城的区别并不大,无非能多坚守几天罢了。可在汉军那恐怖的攻击力面前,能够多坚守几天?十天,还是一个月,这点时间足够李渊赶回来吗?数万人的大战,作为一军主将,李世民可不觉得自己会死在乱军之中。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只要出兵,不论胜败,李世民虽然不能都说有利可图,但至少不会吃亏,尝试一下对他来说绝对没有一点坏处。话说回来,李世民觉得自己并非没有机会,晋军兵力众多不假,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张扬根本不会认为他们有胆子主动出兵。兵法无非就是这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敌人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进行致命一击,不然比拼硬实力,高句丽有一点机会吗?“说这些还有何用!”李世民强压怒气,沉声道:“如今不是孤不想出兵,而是大兄不肯,与孤说这些难道能改变大兄的主意?”侯君集本来十分阴沉的面孔又阴郁了三分,没有再继续开口,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二王子。”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突然开口道:“如今大敌当前,世子又...还是该思虑如何做。”“能如何?”李世民长叹一声,道:“调动大军的虎符在大兄手中,只要他不同意,孤就无法调动蓟县的大军,孤的手中只有三千玄甲军,难不成让孤带着这三千人去攻打十万晋军?”李世民看起来有些气急败坏,出兵之事他思虑了很久,并且这些时日也一直在结合着郭侃传回的情报,和手下众人商议,如果真的能够拿到大军的指挥权,他有至少五成的把握能够拖住张扬,七成的把握取得一场小胜!千万不要小看这五成和七成,大战,尤其是兵力不足下的大战,只要有五成的把握就足够冒险,若是能有七成的话,绝对值得拿自己的性命去拼一把。其实在李建成看来,此时出兵的胜率绝对不到五成,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这么坚决的不同意出兵的计划,可最无奈的是,李世民还没法将自己计划和盘托出,否则的话,李建成令他坚守蓟县,自己带兵出征的话,他岂不是徒为李建成做了嫁衣?“为何不可?”看着一脸严肃的长孙无忌,李世民突然觉得有些荒诞,本来他以为自己想要带两万大军突袭十万晋军就已经够疯狂了,但没想到自己这个大舅哥更是如同疯子一般,三千对十万,有一点战胜的希望吗?长孙无忌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笑容,淡淡开口道:“二王子,三千和两万的区别是不少,但在十万敌军面前,区别却并非那么大。若是趁机偷袭,三千铁骑也足够给晋军以震慑,若是注定战败,多那两万人送死又有何用?”看着李世民那纠结的面孔,长孙无忌突然加重语气道:“二王子,你如今要弄明白的是,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此话何解?”“如果二王子是想力挽狂澜,在大王回军之前彻底击败晋军,那我劝二王子放下这不切实际的念想。张扬不是袁绍,二王子也并非曹操,官渡之战不可能再次上演。”此话一出,李世民顿时有些泄气,长叹一声道:“那为何还要劝孤出兵?”“出兵不意味着必胜。”长孙无忌道:“二王子,你是统帅,并非战将,你所要考虑的绝非一场战事的得失。就连郭侃将军都明白从大局着眼,不在意一时的得失,难道二王子不明白吗?”一听这话,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问道:“那你倒是说说,孤出兵于大局有什么影响?”“大王!”“父王?”“没错。”长孙无忌一脸成竹在胸道:“此时出兵说到底就是给大王看的,大王虽然已立大王子为世子,然对二王子你的赏赐却从来不曾短缺,与你们二人相比,四王子是不是差了很多?”老三李元霸是个傻子,自然不必多说什么,但李元吉的待遇却根本无法和李建成、李世民相比。李建成是世子,监国多年,只要李渊领兵在外,李建成便一定是坐镇后方的那个人,信重自然不必多说。李世民同样也不差,一个天策上将的名位基本是仅次于李渊和李建成的高句丽第三人,若非李渊一直倾力支持的话,他李世民岂能有和李建成相争的基本?相比较而言,李元吉除了一个四王子的名号之外,甚至连个将军都不曾兼任,虽说这其中也有李元吉年少的因素存在,但三人之间的待遇却体现的淋漓尽致。“你的意思是说,孤并非没有那个机会,而此次出兵就是为了做给父王看的?”长孙无忌重重把头一点,道:“没错,此战胜,二王子便是阻拦晋军的最大功臣,若败,二王子不妨将自己弄得凄惨一些,至少能博取大王的恋子之心,与世子的不作为相比,二王子以为大王会更倾向于谁,战后不管是出于对二王子的赞赏,还是平衡两位王子的势力,都必将补偿二王子此战的损失。”“只要二王子能够在大王回军之后统率兵马,何愁没有立功的机会,兵马在手大业同样可期也!”李世民重重把头一点,又问道:“那出兵可要通知大兄?”“不可!”长孙无忌断然拒绝道:“世子定然不会同意,而且名义也十分好找,只是一句太过危险便可将二王子的提议打回来,到那个时候再想出兵基本就不可能了。”“我愿留在蓟县,对外就言二王子有恙在身,闭门谢客便是。”“那蓟县就拜托了。”李世民长身而起,向着长孙无忌一拱手,随后大声喝令道:“侯君集,立刻召集玄甲军,今夜便随我出击!”“末将领命!”侯君集应诺一声转身离去。李世民缓步踏入大堂,望着黝黑的夜空,幽幽开口道:“小人屠,孤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