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冒险(1 / 1)

靖平十二年十月末,北风呼啸,算不上宽阔奔腾的漯水终于结上了厚厚的冰层。漯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经代郡直入上谷郡,最后汇入大河之中,算是大河的一条直流,也是代郡百姓用水来源的一条重要河流。此河横贯整个代郡,位于代县之北,勉强可以算作一条代县的天然屏障。当然,这是在指有人准备从上谷郡攻打代县的时候。这一晚,厚厚的乌云将整轮皎月遮蔽,仿佛幽州靖平十二年的第一场冬雪即将来临。代郡和上谷郡的交界之处,一处无名渡口对面的漯水北岸,黑暗之中人影晃动,被塞上嘴巴的战马沉闷嘶吼声顺着呼啸的北风隐隐传来。高句丽二王子,天策上将李世民裹着厚厚的羊皮袍,脸上蒙着的一层厚布时不时有淡淡的白气飘散而出,而那厚布之上早已布满了冰霜。厚实的皮帽子之下,只留出一双闪烁着精光的眸子静静地注视着什么。没有任何的旗号在他的头顶上空飘扬,当然,就算有,就凭这漆黑的夜晚也无人能够发现。静谧的黑暗之中,整整三千玄甲铁骑已经在漯水北岸整齐地排开了阵列,他们的装束和他们的统率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深秋,或者说初冬的夜晚冰寒异常,可却没有一人有多余的动作,更没有抱怨的声音,他们只是在努力地安抚着**暴躁不安的战马,努力抵御着寒风的侵袭,静静等待着进军的命令。这是一支已经亮出他们锋利獠牙,准备饱饮敌军鲜血的大军,毫无疑问,他们是一支精锐,作为高句丽二王子李世民的亲兵,这支玄甲铁骑经历过无数次的血战,而且出身于高句丽苦寒之地的他们,对于寒冷的忍耐程度要远远胜过其他任何的大军。但是,在这种时节,而且还是更为寒冷的夜晚晋军,对于他们和他们**的战马来说,依旧是一种严酷的考验。说是玄甲军,但不可能携带什么重型铠甲,金属没有任何保暖性不说,在苦寒之地呆过的人都清楚,如果流淌着滚烫鲜血的手臂触碰上被冻得冰冷的铠甲,再想拿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你能狠心撕下一层自己的皮。皮甲也是不被允许的,皮甲并非皮袍,保暖性能同样不好,而且鞣制了其他东西的皮甲在寒风吹拂之下会被得很脆,十分可能因为将士们的动作而破裂。等到那个时候,被冻得硬梆梆的皮甲将会变成不亚于刀剑的利器,可惜的是,他们伤害的将是穿戴皮甲的自己。甚至在这寒冷之中,连刀鞘都得裹着厚布贴身保存,否则钢铁锻造的兵刃将会变得十分之脆,很难在战时展现出它们的威力。上好的弓弩同样不能携带多带,弓弦同样会因为寒风而变得十分易断,而且特别容易割伤手指。在高句丽征服扶余那战之中,甚至有将士被冻僵的弓弦割断手指而浑然不觉。当然,对他们来说,这些都能够客服,最难以客服的还是战马。战马同样不能披甲,而且还要裹上一层厚厚的御寒之物。虽然离郭侃战败只经过了半个月,但气温下降的速度却有些惊人,不过这在李世民看来,未尝不是一个好现象,否则的话,晋军怎么可能变得这么大意?李世民的眼睛死死盯着对岸,他**的爱马时不时用它的大脑袋擦着自己主人的肩膀,可惜的是,它主人的注意力明显不在它的身上。对于李世民来说,此战将会是一次非常冒险的突袭,但却十分符合他的心意。在他的心中,大战就应该如此,抓住敌人的弱点之后,一击致命,宛如一名刺客一般。这样说起来,其实他和张扬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可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刚刚起兵,甚至包括诸侯讨并州时的张扬喜欢行险,但那更多的是因为麾下兵力不足,不行险就只有灭亡一条路,自然只有兵行险招。反观如今兵力强盛之后,张扬用兵也开始变得稳妥起来,至少在没有把握之前,他不会再如以往一般派麾下大军去执行看起来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任务。至于李世民,他在这个世界亮相的机会还不算多,但仅仅从这次突袭就能看出来,他的胆子很大,而且作战之时非常喜欢行险一搏,可如果结合原本历史来看的话,他的表现又十分沉稳。数次大战都足以证明,唐太宗的耐心很好,在没有良机之时,他宁愿错过一些把握并不大的机会,直到他认为的战机出现,才会率军与敌决战,并且战而胜之。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外部因素存在,一场大战的走向如何不能只看领军将领的性格如何,就比如高顺、林冲也未尝没有主动进攻的时候,而善于奇谋的曹操同样也有着稳妥求胜的战例。这其中兵力、粮草、天下大势等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一场战事的因素,甚至会逼迫领军主帅做出和他们性格安全相反的决定。而如今的情势让他们本来的面露彻底显露无疑。拥有着绝对优势的张扬选择了保守,在没有搞清敌军动向,自家大军也没有全部到齐的时候,张扬将自己的十万大军全部龟缩在了代县附近,而兵力不足,得不到李建成支持的李世民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冒险一击。三千对十万,纵然不是自己想出的计划,但若是换一个人来根本不可能同意,但李世民却没有犹豫多久,而且自决定出兵的那一刻起,他的心中便没有一点动摇。寒风依旧在呼啸,但他的胸膛之中仿佛有一团烈焰正在熊熊燃烧。李世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冒险一击所带来的刺激甚至比大战之后的胜利还要让他迷醉,他强壮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但并非因为寒冷,也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即将开始的大战让他无比的激动。不知过了多久,对岸终于亮起了几点光亮,张扬没有大意,无名渡口,甚至那残破的桑干城中都有着大军驻守,这点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和张扬这等名将对阵,他的心里不存在一点侥幸。不过这不停摇晃的火把则说明他提前派出的斥候已经将敌军的眼线全部清除,可以安全渡河。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李世民略微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和冻得麻木的手脚,沉声大喝道:“传令全军,渡河!”一队队玄甲军将士牵着自己的战马踏在了厚实的冰面上,咔嚓咔嚓的脆响仿佛每一下都敲击在众人的心房之上。漯水并不深,如今又是枯水期,哪怕冰面破裂也无需担心会被淹死,但在这深秋之中掉入冰冷的河水之中却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运气稍微不好就有可能被冻死当场。不过还好的是,咔嚓之声虽然没有断过,但脚下厚实的冰面却始终没有断裂。不时有人马跌倒在地,在黑暗之中引起一片混乱,但这点小插曲并不能影响玄甲军将士渡河的决心。漯水的河道并不宽阔,但就算如此,踉踉跄跄的唐军将士依旧花费了将近半个时辰渡河。当双脚重新踏上被冻得坚硬的土地时,李世民不由地长出了一口气,别看他胆大包天,但在这种冰面上行走依旧让他出了一身冷汗,此时寒风一吹,只感觉浑身上下仿佛置身万年冰窟之中一般冰寒。漯水的冰面远比他想象的厚实,而且将麾下大军分散开来渡河也有效避免了冰面不堪重负,不管怎么说,这道天险已经化为乌有,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击破敌军!南岸边上便立着几处箭楼,上面还堆着柴火和狼粪,以保证能够随时向身后的大军发出信号。这种手段算不上高明,但却十分的有效,就如同长城之上的烽火台一般,张扬麾下的大军已经习惯了使用这么一种简单、方便既然监视对手,又能及时向己方大军传递信息的建筑。可惜的是,这种在许昌城下大放光彩的建筑这一次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驻守在箭楼中的士卒早已全部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呼啸的寒风使得进攻无比困难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应有的警觉性,而这代价,就是他们年轻的生命。不远的地方,隐隐有灯火依稀可见,李世民清楚,那里就是桑干县,或者说是桑干县外的晋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