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胜!(下)(1 / 1)

“大王死了!大王死了!”惊慌失措的嘶吼声让高句丽人瞬间崩溃,紧接着开始四散奔逃,仿佛一群群无头苍蝇一般。不管是胜保、徐世勣、刘光世,还是远在另一端战场的邓愈,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威望来接替李渊,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并非高句丽人,之所以能够统率大军是因为李渊的信任。可如今李渊已死,麾下的将士开始不听从他们的军令,唯有胜保的麾下还能调动不少的扶余人。“追击,记住,优先干掉那些贵族和将领。”看着四散奔逃的高句丽人,张扬失去了亲自追击的兴趣,随手将方天戟往马鞍旁的得胜勾上一挂,随后纵马缓缓来到了李渊的尸体之旁。随着麾下将士死得死,逃得逃,被范增安置在马匹上的李渊已经跌了下来,仰面躺在草原上,一双空洞的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冷峻,呆呆的,茫然无神的看着天空。胸腹处的铠甲上裂开一个大口,泊泊的鲜血仍在缓缓向外涌着,逐渐变得干涸。堂堂唐朝的开国帝王就这么死了吗?张扬突然有一股不真实的感觉,当初的成吉思汗可是顽强的很,不过他和李渊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可比性。铁木真可以逃,因为当时的草原还属于他,他也没想过张扬会不顾一切的侵占草原,自然没有任何的负担。可李渊不同,此战如果失败,他将没有任何的退路,铁木真的例子已经明确告诉了他,如果战败,除非他逃到极北的蛮荒之地,否则的话,张扬断然不会放过他。所以,他选择了战死。并没有为李渊阖上双眼的打算,张扬同样抬头望了望天空,笑道:“今天是个好天气。”“稍后铸京观,李渊的脑袋放在最上面,他值得这个待遇。”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张扬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他们同样不会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况且高句丽人乃是异族,他们可不会有任何的负担。“大王。”毌丘俭突然开口道:“是在城外立京观?”在开战之前张扬说的是在阿拉山口之外建立京观,所以毌丘俭才有此一问。“就在城外吧,高句丽、扶余将不复存在,立在草原之外也没有任何作用,更何况如果需要的话,攻破丸都之后完全可以再立一座。”众人的嘴角有些抽搐,他们很想问问自家大王,这可是京观,不是什么瞭望台、烽火台,说的这么随意好吗?可惜,无人敢开口,也没人敢质疑张扬的决定。亲兵们领命上前,开始提刀剁下高句丽人的人头,远处都是溃兵和追兵,骑兵在此刻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养精蓄锐并非没有效果,至于在追击敌军的时候,他们的速度要快上不止一筹。张扬摇摇头,负手在血腥无比的战场上漫步。刘伯温出城了,代县的城门大开,城中的百姓也一群一伙的冲了出来,他们的脸色惨白,似乎被惨烈的战事吓得不轻,但大部分人还是战战兢兢地开始帮助裴元绍率领的步卒开始熄灭左侧营寨的大火。少部分人则帮助将士们打扫战场,高句丽人很穷,他们的大部分东西晋军都看不上,这就便宜了他们,毕竟围城三年,如今的他们哪怕看到一块染着鲜血的破布都如同珍宝一般。“臣恭贺大王一战全胜,覆灭高句丽指日可待!”刘伯温一脸笑意的抱拳开口,同时用眼神微微看向始终跟在张扬身后的史可法、熊方等人,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此战皆乃众将士用命,待战后自有封赏!”张扬瞬间便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他自己麾下的将士无需多讲,自然清楚得等到所有大战结束之后才会统一赏功,但史可法等人却不知晓,需要给他们一个定心丸,省得他们胡思乱想。“史大人。”“臣在。”史可法上前,笑道:“大王,既然代县上下已经投靠大王,那史可法便是臣子,怎当得起大王的大人?”“也好。”张扬大声道:“史可法暂代代郡太守,此战代县将士有功。我军赏罚分明,自然不会亏待了诸位,下去之后便将有功将士的名字,立了什么功劳全部报上来,待到战后一并封赏。”“臣待将士们多谢大王。”史可法、熊方等人兴高采烈的前去统计功劳,而刘伯温等人则和张扬并肩走在战场之上。“大王,阿拉山口那边的郭侃还有一万大军,可要派兵前去清剿?”“无需如此。”张扬笑道:“公明在河套沉寂多年,心中自然憋着一股火气,如今好不容易有场大战,他岂能放过?若孤所料不差的话,他此时恐怕已经舍下大军,亲率精锐铁骑突破到了阿拉山口。”论出谋划策,张扬自然无法和刘伯温相提并论,但论对于麾下众将的心理把控,刘伯温却无法和张扬相比。话音刚刚落下,突然从北方狂飙而来一员斥候,隔着老远便大吼道:“大捷!启禀大王,徐晃将军昨夜率一万铁骑突袭阿拉山口,大败敌军,敌将郭侃不敌,仅率数百人马逃脱!”“好!”张扬点头道:“且先下去歇息,另外派人给徐晃传令,命他无需赶来,就在阿拉山口附近休整,待大军一到便直接兵进丸都,破之!”“遵命!”应诺一声,前来报信的斥候自去前往休息,而亲兵之中冲出一骑向着阿拉山口的方向狂奔而去。“伯温,如何?”“大王神机妙算,臣不及也。”略微恭维了一句,刘伯温继续道:“那这么说来,李渊应该猜到了徐晃将军可能会突袭,而郭侃也有可能挡不住,所以才孤注一掷?”“没错。”张扬点头道:“毫无疑问,李渊是一位雄主,魄力非凡,如果换一支大军来,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冲击之下稳住阵形,而左侧大营的失守将会让代县陷入围困之中,城破,乃至战败并非不可能的事。”“而且他不能退,此战不是他挑起的,孤随时能率军撤走,卷土重来,但他不行。丢了幽州不仅仅是丢了一州而已,对于李渊来说,如果被孤赶回去,哪怕孤不曾赶尽杀绝,但下次想要杀回来却需要无数年的积累,而且还要有适当的时机,如果孤统一大汉,他将再没有一点机会,所以他别无退路,只能拼死一战。”“那蓟县...”刘伯温的话还没说完,典韦却纵马冲了过来,开口道:“大王,京观石做好了,上面要写些什么?”所谓的京观石,就是一块石碑,用来记述此战的功绩和立京观的原因,当然,大多是胜者的炫耀或复仇,就如同当年张扬在张掖郡所做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张扬不准备炫耀功绩,没这个必要。“擅入汉境者,有如此例!”刻字用不了多少时间,军中有熟练的工匠,也有完整的拓扳,都是晋阳的钟繇亲笔所书,字迹无可挑剔。张扬过去看了一眼,区区九个大字占据了整块硕大的石碑,龙飞凤舞的字迹被涂抹上了仿佛鲜血一般的油彩。缓缓上前,张扬伸手抚过那块刚刚被打造出来,并不光滑的石碑,低声道:“高句丽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人将是丧家之犬,无处可去。”回身,张扬大声下令道:“裴元庆、秦琼、高宠、宇文成都、马超何在?”“末将在!”打扫战场的活自然无需他们这些大将亲自出手,所以他们其实一直都远远的坠在张扬、刘伯温等人的身后,听到大喝都纵马跑了过来。“各率五千兵马,立刻去扫荡蓟县,若孤所料不差的话,李建成和李世民定然不敢守城,将他们的人头带回来!”张扬可没忘记李世民的身旁还有一个仿佛妖孽一般的李元霸,他虽然不准备亲自率军前去攻城,但还是被自己麾下武力卓绝的大将全数派了出去,就连三大亲卫将也只剩下了典韦一人。“速度要快,否则等那些败兵逃回去的话,他们一定会立刻远遁!”“末将领命!”高宠等人立刻出发了,张扬没有安排主将,但众人却隐隐已年纪不大的马超为首,高宠、秦琼功劳不够,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则是亲卫将,少有独自领军的机会,马超便成为了主将的最好人选。两万余铁骑脱离战场,狂奔而去,张扬也纵马返回城中,近十万大军溃败,不管是收拢战利品还是追杀残敌,都不是一时半刻能够结束的。战场之上,只留下他颇显寂寥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