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曹操动(1 / 1)

天色昏沉,器宇轩昂的太史慈踏着夜色大步进入寿春城外的江东军主帐之中,向端坐于主位上的周瑜抱拳道:“大都督,汝南、谯郡以及淮水以北扬州各县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徙过淮水,总计有一百一十九万余人。”“好!”周瑜点头道:“太史将军辛苦,且先下去休息。”“末将领命。”应诺一声,太史慈转身大步离去。“大都督。”太史慈前脚刚走,负责打探情报的丁奉便大步踏入主帐之中,抱拳道:“晋军的动向已经大致打探清楚!”“哦?”饶是周瑜平素里镇定万分,此时都微微有些激动,连忙道:“速速道来。”“遵命。”丁奉喘息片刻,道:“启禀大都督,小人屠麾下大军除了留守幽州徐晃的五万大军和分散在各地的驻军之外,大约在四十万上下。其中有十万左右河北降兵,还有京兆林冲的七万大军。”“其中晋军大将高顺率领十万大军从左路沿汝南郡南下,如今应该已经抵达了安城附近,看样子是准备打算从汝南进入扬州的戈阳郡,由西向东攻打寿春。”“岳飞同样率领十万人马,此时正在彭城附近,应该是准备覆灭朱元璋、杨坚等人之后直接南下,攻打寿春。”“张扬自己则率领近二十万大军直逼寿春,此时应该已经抵达了下蔡。”“另外,驻守在南阳的郭淮部七千人马并无动作,林冲的七万大军也并未全部随着张扬南下,而是由林冲率领两万人马退回了京兆,不知有何打算。”“呵呵,看来小人屠还是对曹孟德不放心啊。”一旁的徐庶笑道:“大都督,虽然你我,乃至小人屠都料定曹孟德会趁着我们大战的时候去攻伐西蜀,但张扬应该是出于小心谨慎考虑,这才命林冲退回了京兆,防备曹操暗中攻打南阳、武关。”老将黄盖的脸色却有些凝重,摇头道:“就算林冲率两万大军撤走,岳飞的十万大军被杨坚等人牵制,但小人屠和高顺两部仍旧有近三十万大军,而我军只有七万,兵力相差近四倍,此战依旧不好打啊。”周瑜没有惊慌,反而看着肃立堂下的丁奉,开口问道:“承渊,你觉得如何?”丁奉楞了一下,他不知道这几位大佬说话有自己什么事,但既然周瑜问他,他也只能回答。略微思索片刻,丁奉开口道:“大都督,末将以为小人屠的战略已经很明显了,其自领近二十万大军兵逼寿春,应该是想把我军的主力全部吸引在寿春附近。然后汝南山区的高顺便可长驱直入,徐州杨坚等人手中虽有不少兵力,但最多也就在五万上下,只怕无法拦住岳飞。如此一来,只等高顺和岳飞两人赶到,小人屠便可三路大军合围寿春。”“没错。”黄盖一脸感叹道:“这就是兵强马壮的好处,小人屠可以肆无忌惮的四处分兵,我军兵少,只能死守几处要害之地。徐州不属于我军治下,只能盼着杨坚、朱元璋等人能够挡住岳飞。”徐庶同样担忧道:“其实徐州的情况还好,杨坚和朱元璋也非易与之辈,麾下足有五万大军,如果只能守城的话,未必便会怕了岳飞。只是汝南山区那里...贺齐、凌统、萧摩柯三位将军麾下只有一万人马,纵然地势险要,但想抵挡高顺的十万大军,只怕是...”“诸位无需担心。”周瑜猛然长身而起,一脸郑重道:“小人屠固然兵强马壮,但我江东却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他小人屠如果以为吃定我们的话,纵然他是铁齿铜牙,我也要崩掉他几颗牙!”黄盖一脸惊喜道:“大都督可是有妙计退敌?”“计策是有一条,只是此计有伤天和,非到万不得已不可用。”周瑜大声道:“诸位,此计我暂且不说,我军也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此计之上,我们的目的就是拖到盛夏,到时候便是我军由守转攻的时机!”...襄阳魏王府大堂之上,蒋济急匆匆的狂奔而入,抱拳道:“大王,据细作回报,林冲已率两万大军返回京兆,并且亲自率军镇守武关,想来应该是防备我军偷袭。”“小人屠倒是始终不曾放松对孤的警惕,孤是不是应该感到荣幸?”曹操自嘲的一笑,摇头道:“此事在早在意料之中,无需惊讶。纵然小人屠不令林冲回返京兆,我军也不敢攻打武关,否则的话,李靖的十万大军定然会兵出荆州,小人屠说不定也会回师,孤可不准备给那孙权小儿当替死鬼。”“寿春的战事如何了?”蒋济道:“具体动向还没传来,但根据之前的情报,小人屠兵分三路围攻寿春已成定局,想来最迟半个月,张扬率领的大军定然能抵达寿春城外!”曹操点头道:“也就是说,张子昂和孙权之间的这一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十有八九。”“好!”曹操拍案而起,朗声道:“也就是说,小人屠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全部被牵制在扬州北部,我军入川的时机至矣!”诸葛亮突然开口道:“大王欲取西川,襄阳需得留一员大将和数万精兵镇守,否则难免李靖不会分兵上庸,直攻襄阳。另外,高顺、林冲那两处也不可不防。”曹操点点头,问道:“那不知孔明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妙才将军勇武,有智计,当能担此重任。另外文聘将军沉稳,蔡瑁将军熟悉水战,若有他们两人相助,襄阳可保万无一失!”这番话,诸葛亮说得有些无奈,因为他觉得最合适的人选不是什么夏侯渊,更不是曹仁。这两人毫无疑问都是大将之才,但夏侯渊刚愎,曹仁冲动,都有性格上的缺陷,用来统率一支偏师或许足够,但潜在敌人是小人屠时,他们两人的才能并不足够。其实诸葛亮真正属于的是周亚夫或者郭子仪,如果有他们两人镇守襄阳,那才能算是真的万无一失。可惜的是,他无疑十分了解曹操,这位的疑心病很重,所以哪怕再忠诚的大将都不如曹氏和夏侯氏宗族的将领更能让他放心,所以诸葛亮才抛出一个相对更加合适的夏侯渊,又派稳重的大将文聘辅佐。至于蔡瑁,毫无疑问是个添头,不过正如诸葛亮所说,蔡瑁算是如今曹操麾下最为熟悉水战的将领,西川在群山环绕之中,大江湍急无比,水军注定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优势,还不如将蔡瑁留在荆州作用更大。曹操沉思片刻,大声喝道:“夏侯渊、文聘、蔡瑁何在?”夏侯渊、文聘、蔡瑁三人大步出列,抱拳齐声道:“末将在!”曹操道:“以夏侯渊为主将,文聘为副将,蔡瑁为水军都督,领军两万留守襄阳,不得有误!”“另外再以蒯越为军师,辅佐妙才。”“末将领命!”夏侯渊三将轰然应诺。曹操一双精光闪烁的小眼睛环视堂上诸将,沉声道:“其余各将率领本部兵马,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随孤起兵伐蜀!”“末将谨遵大王之命!”“都去吧。”曹操大手一挥,令众人退下,却不想诸葛亮突然开口道:“妙才、仲业、德珪三位将军稍等片刻,亮还有一言相告。”夏侯渊等三人一愣,不由自主地向主位上的曹操看去,在看到曹操微微颔首之后,他们便留在了自己的座位之上。片刻之后,诸将退去,诸葛亮开口问道:“三位将军,若林冲领兵来袭,你等如何应对?”夏侯渊没有丝毫犹豫,大声道:“起兵拒之!”诸葛亮又问道:“若高顺也分兵前来呢?”夏侯渊又道:“分兵拒之!”诸葛亮摇摇头,对一旁曹操道:“大王,臣以为还是换子孝将军镇守襄阳为上,否则的话,襄阳必破!”夏侯渊勃然大怒,喝道:“孔明,你此言何意?”诸葛亮不紧不慢道:“妙才将军,我军兵力不足,襄阳只有两万大军,若林冲、高顺分别领兵而来,将军分兵可能挡住?如此一来的话,襄阳难道不是必破?”夏侯渊眉头一皱,问道:“那孔明觉得应该如何?”“死守襄阳!”“死守襄阳?”夏侯渊不满道:“那岂不是要将整个南阳郡拱手让人?”诸葛亮摇头道:“南阳和荆州孰重孰轻?将军身负大王厚望,坐镇襄阳,如果将军败,大王将再无退路,其重要性无需亮来多言,若将军只是着眼于区区一个南阳,而置荆州于不顾,如何担当镇守襄阳的重任?”“这...”曹操此时早已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同样沉声道:“妙才,死守襄阳,可能做到?若是不成的话,孤便将子孝留下。”夏侯渊咬牙道:“大王放心,不论敌军如何挑衅,末将绝不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