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大战序幕(1 / 1)

平静的一夜安然度过,张辽部成功渡河,顺利的让张扬和刘伯温等人都有些不敢置信,不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能安然渡过淮水这么一条天险绝对是令晋军上下尽皆欣喜的结果。于是乎,在张扬的一声令下,甘宁的锦帆营忙碌起来,一船一船的晋军将士开始渡河,而数座浮桥也开始在淮水之上露出它们的身影。不过这些都和已经渡河的张辽部没什么关系了,如今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攻破这巍峨的寿春城!寿春城南门外,张辽率领着整整三万大军已经列开阵势,从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城下旌旗飘扬,无数长矛笔直刺向天空,在初生的朝阳照耀下散发着无尽的寒芒,仿佛要将这天穹都捅出无数个窟窿一般。大阵之前,张辽策马肃立,手中青龙戟斜指大地,一身银甲宛若崭新的一般一尘不染。张辽身后,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岑璧一众冀州降将同样顶盔戴甲,策马肃立。清晨的浓雾还没有散去,在他们的眼中,硕大的寿春城就如同一头匍匐在云雾间的洪荒巨兽,淝水在巨兽的脚边蜿蜒而过,宛如一条小溪,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条护城河绝对不是轻松便能越过的。而江东军显然早有准备,城墙新旧不一,下面三丈充斥着斑驳的痕迹,上面两丈却崭新无比,一看就是新近加盖的。更为可怕的是,不知江东军从何处得来的消息,竟然生生将城墙改成了当年羊衜在西域舍拉山口盖出的马面墙,每隔十余步还建有一座箭楼,箭楼向外突出,能够保证其中弓箭手的视野不受任何阻挡。四门外全部都建有瓮城,使得攻城槌等物彻底失去了他们的作用,想要攻破城池只能在城墙上下功夫。“如果本将没有记错的话,这斜着的城墙应该是军师将军羊大人的杰作,没想到这周瑜小儿学得倒是挺快。”张辽皱眉道:“可如此一来,我军攻城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仅凭这座城池,周公瑾这东吴大都督倒也算是名副其实。”“没错。”张南同样凝重无比道:“以前只是听闻,但没想到这周瑜竟然能凭一些传闻便将这马面墙造出来,还加了无数的箭塔。如此一来,不只我军想要攀上城墙的难度大大增加,还要同时面对城墙和两边箭楼中江东军弓箭手的弓箭攻击,想要攻破城池只怕是难如登天。”“怕他娘的什么?”作为一个莽夫,马延无疑十分合格,此时可不管有什么难度,便大声叫嚣道:“我等自投降于大王麾下之后寸功未立,如今正是良机,诸位又怎得裹步不前?”“没错!”张顗一挥手中长刀,嘶吼道:“那群陷阵营将士不可一世,看不上咱们河北儿郎,今日便让他们看看,若非大王不惜亲身犯险,单骑入邺城,逼降三公子的话,真刀真枪干上一仗,还指不定是谁胜谁负呢!”“闭嘴!”作为除了张颌之外,冀州军最有脑子的大将,岑璧隐隐已经成为了此地冀州众将之首,听到马延和张顗的叫嚣,顿时大喝道:“如今还有什么陷阵营和冀州军,都是大王麾下的儿郎,正应齐心协力击破江东军才是,你们难不成还想和自家同袍先乱战一番?”说罢,岑璧也不搭理那两个莽夫,对张辽道:“将军勿怪,马延和张顗就是嘴快一些,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说实话,张辽有些尴尬,他不属于陷阵营,同样也不属于冀州军,作为吕布麾下的降将,自投靠张扬之后,除了接回刘协那一战之外,他基本没有上过战场。而且那一战中真正大放光彩的是斩杀孙策的宇文成都,和他的关系却不大。这就导致张辽的身份有些尴尬,张扬倒是对他信任无比,问题是他却没有足够的功绩来证明自己,这就导致他同样没有彻底融入到陷阵营之中,后果就是,此时此刻的他并没有足够的威望来统率这支降兵。不过幸运的是,冀州军中好歹还有岑璧这个有脑子的家伙。“无妨,马延两位将军也是立功心切。”张辽微微一笑道:“今日之言,本将不会传出去,只是各位将军切记,如今已没什么冀州军和陷阵营之分,我等皆为大王麾下将士,尔等可明白?”马延和张顗是莽撞了一些,但他们却不蠢,刚才那话一说出来便有些后悔,如今看张辽愿意为他们兜底,当场大声应诺道:“末将谨遵将军之令!”“此事无需再提...”张辽突然一脸肃穆,大喝道:“张南何在?”张南策马上前,大声道:“末将在!”“率三千人马攻城,试探一下江东军的成色。记住,不要硬拼,战事不利便退回来,我等再想办法。”“末将领命!”“马延何在?”“末将在!”“率五千骑兵为张南将军压阵,防止江东军出城逆袭!”“末将领命!”...寿春城头之上,一身金甲的孙权在周瑜、黄盖、太史慈、孙皎、全琮等将的护送之下登上城楼,看着阵营严整,全身披挂战甲的大军,孙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凝重,问道:“这便是小人屠麾下的陷阵营步卒?”陷阵营铁骑,孙权见识过,并且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今的步卒却给他一种不过尔尔的感觉。当然,这不是说这些步卒都是乌合之众,只是和当年那支击杀孙策,打得江东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铁骑相比,这支步卒无疑要逊色不少。周瑜摇头道:“大王,如果臣没猜错的话,这些应该仅仅只是冀州降军,而非张扬的陷阵营主力。”孙权点点头,自嘲的笑道:“不瞒大都督,孤如今想起当初那支晋军铁骑来仍旧有一股心胆俱寒的感觉,听闻漠北草原之上的铁骑才是当年跟随张扬纵横天下的陷阵营铁骑,那该又是何等精锐?”听到这话,周瑜一阵沉默,眼底突然浮现出一抹刻骨铭心的仇恨,想来当初那一战给他留下的印象同样无比深刻,尤其是孙策的战死,对他的打击十分沉重。半晌之后,周瑜长出一口气,重新换上那副和煦的笑容,淡然道:“大王无需担心,陷阵营铁骑固然骁勇善战,所向无敌,但也只能在北方平原之上称雄,来到这南方之后,他们就是龙游浅滩,虎落平阳,此处乃是我江东水军的天下,又有何惧?”孙权点头道:“孤有大都督,何惧之有?”正说话间,城外的晋军忽然变阵,一队身披重甲的步卒大步出阵,在一员晋将的率领之下,向着寿春南门缓缓逼近而来。“试探吗?敌军主将倒是一个有耐心的。”周瑜笑道:“黄盖将军,传令下去,在敌军靠近护城河之前不准放箭,违令者斩!”“末将领命!”黄盖应诺一声,转身前去传令。周瑜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城下的大军,似乎正在计算着距离。位于城楼下的孙权没有质疑周瑜的决定,他不是什么不通兵法的文士,也并非没有上过战场,敌军试探和周瑜节省箭矢的意思他自然清清楚楚。不过他的眼底却莫名闪过一丝忌惮之意,而且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不难发现,此时此刻孙权双眼看着的竟然不是城下的晋军,而是意气风发的周瑜。就在刚刚,他突然觉得周瑜的威望太高了,要知道孙策还在的时候,黄盖、韩当这些老将对周瑜这毛头小子可一点都不服气,但就在刚才,黄盖竟然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下属的地位上,甚至连自称都换成了末将。如果孙策看到这一幕定然十分欣慰,但孙权...公瑾兄长在江东军中已经有了如此威望吗?这江东是谁的江东,这大军又是谁的大军?脑海中不可遏止地回荡起这么一个诡异的声音,其实孙权清楚,周瑜的忠心无需怀疑。但心中那个莫名的声音响起之后,便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之中,再也挥之不去。“一百五十步!”测距士卒凄厉的大吼响彻整个城楼,将沉思之中的孙权惊醒。“射...”“射!”两个声音同时响起,不过孙权的声音在片刻之后便戛然而止,消散于无形,除了他身边的孙皎之外再无一人听到。看着周瑜大声下令的身影和无数听令而行,弯弓搭箭的江东军将士,孙权心中那个刚刚被他强行压制下去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响亮,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