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北征!北征!北征!(1 / 1)

武威十八年,洛阳皇城大殿之上。夜色深沉,但大殿上却人影密布,足有小儿手臂粗细的火烛熊熊燃烧,将整个大殿照耀得一片灯火通明。张扬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堂下或年迈,或稚嫩的面孔,浑浊的双眼突然有些无神。今年他已经整整五十三岁,算不得太过苍老,但他却能够从自己的身上闻到一股腐朽的味道。二十年前便变得雪白的长发如今依旧,只是相比当年,这头长发失去了光泽,变得干枯、毛糙。他的脸上不可遏止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沟壑纵横的面庞看起来就如同一个普通的老人,除了那浑浊的双目依旧时不时散发出一缕精光之外,让人根本想不到这个垂垂老矣的家伙便是当年杀得异族亡族灭种的小人屠。大殿上一片安静,他们不清楚这么晚了,张扬召集他们来干什么。如今大晋上下早就已经走上了正经的轨道,张扬将甩手掌柜发挥到了极限,完全可以这么说,如今这个国家,除了一些特别重大的事件之外,有张扬这个皇帝和没有的区别并不大。“陛下...”中常侍郑和见张扬呆愣半晌,忍不住轻轻开口提醒了一句。张扬回过神来,开口道:“着三韩军斥候上殿。”声音不大,但文武百官却听得清清楚楚,经过专门设计的皇城大殿有着放大声音的功能,否则就算皇帝嗓门再大,每天扯着嗓子上朝也迟早得变成哑巴。三韩?斥候?文武百官楞了一下,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三韩那里怕是出事了...一名浑身上下布满血迹,脸上的小口甚至还在向往渗着鲜血的年轻斥候大步走上金銮殿,右拳撞胸,大声道:“启禀陛下,三韩急报!”“讲!”“三月之前,唐国皇帝李世民率军二十万攻打三韩,围城。三韩太守郝昭将军据城死守一月,粮草断绝,援兵却始终未至。敌将李元霸三锤击碎城门,唐国大军入城。郝昭将军率军死战,三呼杀敌,枪挑刀劈二十七名敌军,力竭被俘。”“李世民亲自劝降,郝昭将军誓死不从,一头撞死在三韩城下,被敌军乱刀分尸,头颅悬挂于三韩城上,三韩郡全部陷落。”“之后李世民率军攻打幽州,于辽西相遇起兵救援三韩的岳飞将军,岳云将军与李元霸战,不敌,身受重伤,岳飞将军麾下兵力悬殊,死战得脱,如今困守蓟县,请陛下速发援军!”一番话出口,百官皆惊,他们终于明白了张扬深夜召集他们的原因,只是...张扬深吸一口气,一双虎目环视堂下百官,开口问道:“你等,怎么看?”户部侍郎陈群第一个出列拜道:“陛下,三韩本非我大晋领土,丢了也不甚可惜,幽州苦寒,大王不如命岳飞将军突围,再命冀州大军北上,于边境防御,以抗强敌。”“还有呢?”张扬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淡淡开口,继续问道。工部侍郎裴潜出列道:“启禀陛下,陈大人所言甚是,如今大晋承平已久,实不宜妄动刀兵。”御史王粲同样开口道:“陛下,两位大人所言甚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大晋如今刚刚经历了十年安稳,大战一起,必然死伤无数,陛下于心何忍?”次辅刘伯温大步出列,抱拳道:“陛下,三位大人之议,臣不敢苟同。三韩原虽非我大晋国土,然其既然已归王化,便是我大晋的土地,岂有轻让之礼?更何况幽州虽然贫寒,但早在数百年前便是大汉国土,岂能资敌?”“没错!”兵部尚书陆逊大步出列,抱拳道:“陛下,国虽大,好战必亡,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今我大晋若是让出三韩,让出幽州,日后是不是要放弃冀州、青州,是不是要将这天下让出来?”“臣请领兵北征,不破唐国,誓不回军!”“陆部堂此言差矣。”王粲不敢对刘伯温如何,但陆逊这个不过刚刚三十岁的毛头小子,他却不会放过。“如今大晋蒸蒸日上,可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平瀛州,定三韩,与夷州的那些蛮夷作战,甚至还率军向南深入不毛。如今大晋的国土比前汉多了接近一半,让出三韩这不毛之地又能如何?”“况且这些年来不断动兵,国中百姓苦之久矣,如今唐国举二十万大军来袭,非举全国之力不可敌,此等大战,岂是轻易便能开启的?若是一着不慎,大军有所损伤的话,敌军长驱直入,又该如何?”“够了!”张扬一声大喝,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宽阔的金銮殿上甚至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张扬有些犹豫,当然,他不是怕了,只是如今他早已不是那个无知无畏的毛头小子,作为一国帝王,他要考虑的太多太多,不可能仅仅凭着自己的喜欢便随意做出决定。要不要战?这是一个问题,不管是陆逊还是王粲,其实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太平了十余年的时间,如今的晋朝确实算得上蒸蒸日上,但数十万大军的争斗,绝不仅仅是脑袋一热便能随意决定下来的,这中间牵扯的事情实在太多,太过繁杂。“高顺,你如何看?”张扬觉得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自己都有必要询问一下大将军的意见。高顺大步出列,独臂一擂胸口,大声道:“陛下,末将愿率军北征,不胜不还,不死不休!”赵云、马超、林冲、杨七郎、梁武等所有在场武将齐齐出列,大声道:“陛下,末将愿出战。”年逾六旬的荀攸缓缓出列,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陛下当年赐臣的铠甲如今尚悬挂于家中,老臣虽不勇武,但仍愿披甲提剑上阵,手刃强敌。”张扬沉默了,整个金銮殿上重新恢复了宁静,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张扬,等待他做出这个可能会影响一个王朝的决定。“铁甲依旧在?”张扬的声音很轻,甚至连他身边的郑和都没有听清楚他说了什么,更别论堂下的百官。张扬也无所谓,他就这么看着在堂下请战的将领,突然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从为了活命不得不加入黄巾,到前往北疆,和异族胡虏大战不休,到后来一路成为皇帝。他的初衷是什么呢?他的记忆有些混乱,来到这个世界二三十年,很多前世的记忆变得无比模糊,他皱眉思考良久,突然心中一震。为了汉人不需再遭受那堪称灾难的五胡乱华,为了汉人无需再胡虏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为了汉人的脊梁能够一直笔挺!这一刻,张扬猛然起身,望着堂下文武,大声开口道:“铁甲依旧在。”“铁甲依旧在!”目光环视,这一刻,张扬如同一头猛虎,再没有了那垂垂老矣的姿态,沉声道:“朕决意亲自率军北伐,不破唐国,死不还军!”“北征!”张扬雪白的须发无风自动,他就如同一头咆哮的雄狮,怒吼道:“谁赞成,谁反对?”目光扫过脸色惨白的王粲等人,刘伯温第一个出列,看着那个在皇位上咆哮的身影,朗声道:“陛下,大晋天威不可辱,臣请北征!”荀攸、高颎、寇准等内阁大臣齐齐出列,大声道:“臣请北征!”高顺、赵云、马超、李严、梁武等一众将领右拳撞胸,同样大声道:“末将请北征!”王粲最后挣扎道:“陛下,北征可也,但陛下万万不可亲征,派一上将前往便可。”张征也大步出列道:“父皇,儿臣愿代父王北征。”张扬摇摇头,断然道:“朕意已决,太子监国。”“高顺率军三万为先锋,冉闵、李严为副将,即刻出发,北上!”“末将领命!”“赵云掌左军,马超掌右军!”“末将领命!”“刘基、高颎、荀攸随朕坐镇中军!”“臣等领命!”下一刻,宫门打开,一队队人马狂奔而入,宿卫的将士们树立两旁,目光中带着炙热。“北征!”张扬的咆哮就是大晋的意志,洛阳城寂静的长街上瞬间多了无数传令的人马,他们疯狂抽打着**的战马,向着四方而去。这一夜,注定不会平静,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同,但是对于张扬的决定,他们却没有反驳的资格,而且张征如今已经三十岁,麾下也聚集了一班文臣武将,就算张扬...大晋的天也不会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