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2)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1457 字 2023-01-05

刘康道:“刘先生不必过谦。其实你所担忧之事,老夫又何尝不知。唉。”

刘康自露面以来,始终谈笑自若,处变不惊,此时却深有忧色,刘涌和厉秋风都是一惊,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只听刘康说道:“自今上登基之后,一改先帝倚重东厂和锦衣卫的弊政,裁撤东厂,约束锦衣卫,重用文臣,吏治为之一新。只是这样一来,失势的一些先帝老臣便与东厂和锦衣卫中不甘受压制的官员勾结起来,妄图谋反,以恢复东厂和锦衣卫力压朝臣的局面。这十几年来,虽然这些奸贼的阴谋不断被挫败,只是背后那几个大人物始终未被揭穿,是以静水深流,这些人的活动一天都没有平息过。

“最近这五年间,这几个主谋人物已然知道单凭东厂和锦衣卫,很难实现他们的谋划,便开始打军队的主意,在军中收买统兵将官,以为已用。短短三年之间,大同、宣府等重镇先后发生哗变,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一些对朝廷忠心的将官或在哗变中被乱军杀死,或在平乱之后被朝中奸臣构陷,诬其治军不力而遭到朝廷贬斥,有的甚至被斩于军前。眼下京城三大营军纪松弛,带兵的将领都是平庸之辈,不少还是奸党同伙。一旦叛军杀到,这些兵马只怕一触即溃。”

说到此处,刘康又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年来,老夫多次给皇帝上折子,提醒朝廷注意这些奸党的活动。只是老夫一向被视为先帝的股肱之臣,今上登基之后,待政局稳定下来,便将老夫逐出京城,回乡养老。是以老夫的奏折,估计皇帝不会细看。况且东厂虽势力不可与先帝在时同日而语,但司礼、秉笔太监仍有极大的权势,老夫的那些奏折,或许压根无法送到皇帝御前。

“半年之前,老夫接到密报,称被调驻在皇陵的原宣府、大同的边军对朝廷不满,正谋划哗变。老夫派人详查,却发现有人鼓动皇陵驻军谋反。而且这个计划已经进行了数年,兵器、粮草、马匹均已齐备,更与朵颜三卫和关外的鞑子兵互相勾结。若是给这些人办成了此事,那便是兵连祸结,我大明江山再无宁日。是以老夫四处联络,想将这场大祸弭平于无形。只是对方谋划已久,绝不容失败,时局已到了万分火急之时。皇陵藏宝,是他们布下的一个局,引江湖人物上勾,为他们在京城之中做内应。更要取出皇陵重宝,以做军费。眼见叛军已经集结完成,只待朵颜三卫的兵马到达,便要向京城攻击。只是叛军这些年来所积攒的兵器、军饷、粮草等大半都藏在永安城中,是以叛军第一个目标便是取下永安城,作为向京城进军的根基。老夫一个告老致仕的文官,手中除了几个僮仆之外,一兵一卒也没有,只能借助这些江湖人物,能够抵挡上几日,以待朝廷大军到达。”

厉秋风和刘涌听得这些军国大事,脸色却都变了。厉秋风道:“军队谋反这等大事,若是有人上奏,皇帝怎会不理?”

刘康道:“你虽一直在锦衣卫中当差,却不知朝廷的规矩。奏折交由内阁,由大学士筛选之后,再由司礼太监送达御前。若是大学士将奏折扣留,皇帝便休想看到。眼下几个内阁大学士都是明哲保身、首鼠两端之辈,他们才不肯冒险去奏报实情。皇帝不知道宫外的实情,半点都不奇怪。”

刘涌道:“阁老大人,若是咱们能在永安城拦住叛军,又如何能保证朝廷会知晓有军队叛变,及时派出军队来支援咱们呢?”

刘康道:“若是有人在军队秘密活动,谋划叛乱,只要军队未动,朝廷那些大员自不会上奏皇帝。只是若是军队已然哗变,并且兵锋指向京城,朝臣胆子再大,却也不敢将这等大事欺瞒,况且还要率先推卸责任,自然会立即向皇帝报告。此时朝廷才会调动京城左近的兵马前来平叛。京城三大营虽然军纪松弛,战斗力不强,但是宣、大诸镇却是久经战阵的边军,得了朝廷的调兵令之后,三日便可直抵永安城下。眼下叛军满打满算不过万人,兵器、粮饷等大半又藏在永安城中。只要咱们在永安城拖住他们,叛军必败。”

便在此时,只听殿外有人高声说道:“昆仑、青城、嵩山等各派掌门人求见阁老大人。”

刘康坐回到椅子中,脸上又恢复了先前那般轻松的神情,缓声说道:“请各位掌门人进殿说话。”(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