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密呀,要做好以防万一的灭迹准备。”黄历郑重地说道:“重水工厂刚刚建成,我们的道路还很长啊!”
“十年?”吴沧重猜测着问道:“国家已经训练了一些人,又大力吸引欧美的华人学者,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黄历沉吟了一下,不太确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咱们都是外行,况且科学这东西定不了期限。十年不长,二十年也不晚,只要能搞出来。这个东西,我们一定要搞出来,一定要搞出来。”
对付原子弹的最好武器便是原子弹,这个东西是个大祸害,但却非有不可。从战略上看问题,为长远的核盾牌多些投入是值得的。南洋联邦合众国在四五年便开始着手准备这项工程,帮助美国情报部门打掉“苏联英雄”的间谍,并不简单。这是在南洋联邦的情报部门将这位间谍实施无觉察的“酒醉”之后,将其窃取的有关“曼哈顿计划”情报拍照归位后,才通知美国方面的。可以说,南洋联邦向美国卖了个乖,让苏联人吃了亏,自己却是最大的赢家。
经过几位科学家的研讨,认为搞原子弹关键不在于投入,而在于组织协同;不在于投入多少,而在于如何挖掘各部门的潜力。这项重大工程,看起来盘子很大,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蕴含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中。这也是之所以得出关键不在投入多少,而在于挖掘各部门潜力判断的原因。
于是,在不声不响中,南洋联邦合众国在马勒山的扩建基地便成了秘密的核研究基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有精英科学工作者进入这裏工作,工程代号“龙怒”。
原子弹的发明已经证明,科学研究与大炮子弹一样能够赢得战争。而且黄历知道,当政府机构、科学家和大学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所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的大。所以,在黄历的推动和坚持下,南洋联邦政府在和平时期如何与科学家和大学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重视起来。
科学对于南洋联邦的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联邦政府也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和教育。首先,国立大学得到了加强,一个新的政府机构成立起来,为科学计划提供资金。在1947年,陆、海、空军各自成立了研究室,它们资助一些大学的相关研究。计划到1948年中期,联邦国将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为国内最好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支持。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经过世界历史所证明的。南洋联邦把科教兴国作为国策确定了下来。几十年后,国家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很理想,原因很简单,南洋联邦以最有效的立法、执法手段,保护专利技术,打击一切盗版、模仿和窃取别人技术的行为,坚决去除国人贪便宜的劣根性。同时再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全民科技创新,从而使国家成为真正的创新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