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石剑此前只是一名领正六衔的押粮官,且久去山海关不回,还持御赐宝刀威逼锦州总兵借兵。他不仅有欺君之罪,且有扰乱边关战事之嫌,须拿他问罪才是。”魏广微按昨夜在魏府所议,紧急出列,阻拦朱由校册封石剑。
朱由校闻言,脸色一沉,好不扫兴。
“启禀皇上……”风武急急出列,欲为石剑辩护。
朱由校看风武出列,脸露喜色。
他知道风武正直,必为石剑仗义执言。
“皇上,石剑借兵驰援西平堡,本是好事,奈何他不懂军事谋略,不仅未助罗一贵守住西平堡,且将借来的三千铁骑损失过半。此人为一己功名,而置将士性命不顾,实难担纲重任。”崔呈秀吸取昨夜被魏广微等人连连抢功的教训,抢在风武之前,强词夺理,对石剑落井下石。
朱由校闻言,甚是不悦。
“启禀皇上,石剑初次从军统兵,难免有些许过失,但他威震敌胆,扬威辽东,重夺镇武堡、西平堡、松山堡。他纵使有过,但功大于过,理应按功绩追封。”殷有招急急出列,为石剑圆场。
朱由校闻言,龙颜大悦,赞许地点了点头。
“启禀皇上,石剑押粮有功,理应嘉奖,应晋升从五品衔;他借兵驰援西平堡,但未能助罗一贵守住西平堡,且损兵折将,应降他为正六品衔。但他在救援祁将军之时救下五千步兵,且重夺镇武堡,又应晋升他为从五品衔;尔后,他指挥兵马佯装重夺西平堡,一举夺回松山堡,按理应晋他为正五品衔。考虑石剑身负重伤,一时难在边关担纲重任。微臣提议委任石剑到户部任郎中,既能让他回京疗养一阵子,还能让他历练更多的岗位,栽培他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周应秋是吏部侍郎,按大明官制据理剖析石剑的功过,颇合情理。
“启禀皇上……”风武爱才惜才,不想石剑就此被埋没,急上前为石剑争取功劳与官品。
“启禀皇上……”魏广微却又上前插话。
“好了,就按周爱卿说的办吧。退朝!”朱由校被他们左一句右一言弄得脑子晕乎乎的,无心再听他们纠缠下去,只好同意暂晋石剑为正五品衔、到户部任郎中,尔后拂袖而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只好三呼万岁,跪送朱由校离去。
石剑闻讯后,有何感想?他将如何与奸臣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