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如一把珍珠,镶嵌在丝戎蓝般的苍穹。
“公子,你们还不睡?”夜深人静,张兰惺忪睁眼,看客厅里还有灯光,便起床来看。
石剑品茗苦思,似没听到。
“兰儿,公子正为筹银之事犯愁呢,你先睡吧。”唐关一旁侍候,连忙提醒张兰别打扰石剑思索筹银之事。
“公子不是从布司府请批回六万两银子吗?还愁啥事呀?”张兰闻言,不由大奇。
“唉,公子由布司府请批回来的六万两银子,已全批给各县修水利、建排污道,府衙金库空了,哪有银子建两座千岁祠呀?”唐关双手一摊,连声叹息。
“建什么千岁祠呀?那可是劳民伤财的事,还是别建了。”张兰闻言,不满地道。
“兰儿,这是官场,你不懂的。你先睡吧。”唐关连忙制止张兰,生怕石剑发怒。
“唐兄,你明儿吩咐卓越,让卓世才出面,找江在行、钱有余和严林石等到涪城来。”石剑被张兰一言惊醒,抬起头来,反而有了灵感。
“大人,你想好法子?”唐关惊问。
“唔!”石剑点了点头,起身回房歇息去了。
张兰和唐关二人,你看我,我望你,对石剑越来越不解了:他小小年纪,怎么学问一下变得如此高深?
秋色怡人,稻田飘香。
“敢问石大人召集小民等人到涪城来是为何事?”几天后,江在行等人便来到了石府。
他们看石剑亲自为他们泡茶,甚是客气热情,反而个个害怕起来。
他们在谷香被石剑整怕了,生怕他又生出什么花样来戏弄他们一场,让他们家破人亡。
“诸位前辈,不必惊慌失措,今日本官只是以晚辈身份邀请前辈来商议一项重要事情的。请诸位助本官一臂之力。如不愿意,本官也不会为难你们。”石剑和颜悦色,甚是恭谦。
“大人请说,小民能帮办的,一定照大人吩咐办。”江在行心头稍安,拱手相问。
“本府上任伊始,提出‘一正三抓’新政,涪城及所属各县城既要铺方砖,也要整修排水道,还要建千岁祠,更要修水利。可是府衙财政恶劣。本府想请诸位前辈发出倡议,在涪城组织一个商会,为‘一正三抓’新政募集银两,缓解涪城府衙财政困境。”石剑慢条斯理地道出了苦衷。
“小民唯石大人之命是从。”卓世才闻言,当即躬身点头。
“大人,小民身子不舒服,先行告退。”严林石一听石剑要让他出银子,便不想再呆下去了。
江在行、钱有余脸色陡变。
“诸位莫急,且听本官说完,你们再走也不迟。”石剑连忙起身拦住严林石。
“本官不会白让你们辛苦,白花你们银子。现在涪城属下各县都缺典史,本官听说诸位前辈的公子中都有秀才。尔等若发起组织商会,领头认捐,各县的典史便由诸位的公子充任。当然了,他们以后还会一路高陞的。”石剑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江在行诸人一听,倒觉得此事还有些奔头,心想:不管自己身家多富,终不如当官的威风。
这姓石的手段狠辣,现又有吕源这层关系,提谁谁升,压谁谁倒,不如让爱子跟着他,将来也能弄个县令做做?想那卓越,由谷香一路跟着石剑到涪城,既升职又赚银子。
“呵呵……石大人,好商量……好商量。”严林石马上换成喜洋洋之色,主动坐下来。
“本官让你们出了力,也会让九千岁记得你们,本官决定在千岁祠前立一碑,刻上你们的芳名录,到时千岁祠竣工,成都要员和朝中大员前来观礼,自然会替诸位宣扬,到时诸位前辈的公子的升迁可以说根本无需依赖本官了。”石剑再进一步诱导,把他们的爱子的以后前途都描绘了一遍。
“好,石大人,你对小民这么好,小民自当感激,小民认捐五万两银子。”严林石抢先答道,生怕各县好位被别人抢去了。
“小民认捐六万两。”卓世才不甘示弱,多严林石一万两。
江在行和钱有余二人各认捐四万两银子。
石剑仅从他们四人身上就掏到了二十万两子。
“那好,你们回去就让诸位公子找徐缓报到,府衙立即发文。至于后面由你们发起认捐的商贾,本官会在其他方面优待他们。诸位公子上任典史一事就不要说出去了,免得以后被人抓住把柄。”石剑心头的石块终于放下来了。
在富商卓世才、严林石等人倡议下,涪城商会很快成立了,不到月余,便为涪城府衙筹得白银六十万两。
金色之秋,宽厚坚实。
涪城府衙大门口,站着一大堆富商、围着观看的百姓。
唐关手拿涪城各县富商募捐银子的芳名录,一一念着他们的名字和认捐的银两。
何丛亲笔记录,彭金石领着一班捕快严密监视,张兰看着税吏将银子封库。
“父老乡亲们,为解决涪城财政困难,为推进‘一正三抓’,涪城及所属各县财主慷慨解囊,不加乡民一文钱负担,为府衙贡献了六十万两银子。这是涪城百姓的一件大好事啊!咱不应忘记他们!”石剑待何丛念毕,登时發表演讲。
“啪啪啪……”围观的百姓登时掌声如雷:石知府实在太好了,几个月来搞了那么多工程,让涪城变得漂亮了,还不用他们出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