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朕不给石剑银粮,此人必会找其他王爷麻烦,到时就会有更多人参他。
“微臣告退。”风武内心长叹一声,甚感无趣,磕头而去。
弯月腾空,星月交辉。
石剑留下余力率部守潼关,趁月色领兵西进,扑向长安。
他率部夜晚行军,白天歇于密林,防众将士过于劳顿。
“王爷,前面三里,便是骊山东面山脚。”探子兵在前探路,未发现敌情,便回马来报。
“杨尚明,汝率部随本王到山脚安营扎寨,其余众将,率各部原地歇息。”石剑抬头看天,见晨曦已显,下令布阵。
“王爷,骊山西面,驻有叛军,若他们由西面往山顶而下,攻击……”宋子青赶紧上前拦阻。
“本王去安营扎寨,正是要引叛军来袭。陆氏兄弟率盾牌兵骑兵扑来相助。其余众将闻喊杀声响,率部绕道而行,攻击西岭李贼的中军营,所有战车全用上。由宋子青掌管五色令旗,尔后率部包围长安,公孙文等武林中人护好后衞营的银粮。”石剑点了点头,明确告诉宋子青计划。
“得令!”众将知石剑是诱敌大计,接令而去。
易宝华勒马,甚是担心石剑安危。
“大哥,小妹随你一起去。”戚娟不走,反而策马奔向石剑。
“好!”石剑爽快答应。
“唉……戚娟有借口,我却没有。”易宝华叹了口气,掉转马头,奔往后衞营去了。
天色大亮,朝霞升起。
山势逶迤,树木葱茏,景色翠秀,美如锦绣。
杨尚明率三千人马先到,安营扎寨。
“杨将军,要将营寨扎得有气势,要象大军营,营中置穿军衣的草人,届时兵马巡视四周,一旦叛军来袭,佯装大乱,四散而开,减少伤亡。但也要时聚时战,以诱叛军。”石剑策马赶到,又低声吩咐杨尚明。
“遵令!”杨尚明躬身接令,转身而去。
“妹子,咱俩弃马上山观景。”石剑下马,朝戚娟招招手。
“大哥,大战在即,你还要浪漫呀?”戚娟不解,下马相问。
“咱俩要演一场戏,戏弄那些叛军中的武林中人,只有将那些武林高手引开,就算李贼派兵由山顶往下袭击山脚的杨尚明所部,到时也不至于伤亡那么大了。”石剑一笑,牵过她的手。
戚娟的手抖了一下,脸红耳赤,随其上山。
“其实,西岭的风景更美。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石剑松开她的手,给她讲解骊山的美景。
“你以前来过吗?”戚娟奇怪地问。
“来过。但是,作为三军主帅,既要行军打仗,当然要先了解战场周边的状况。”石剑点了点头,脑际间掠过张献玉的倩影,继续上山。
“难怪那么多女孩子喜欢你?你懂的东西还真多。”戚娟也不知是赞石剑,还是在讥讽石剑。
石剑尴尬一笑,不敢吭声,漫步上山。
“怎么易宝华也来了?”戚娟跟上,偏要问敏感话题。
“是罗风华拉她来做伴的。”石剑只好撒谎。
“不对吧?我可老听罗风华取笑她。”戚娟整天与罗风华、易宝华住于后衞营,颇为了解情况。
“你看,那是石瓮寺。”石剑无言以对,只好移开话题。
“石瓮寺?这寺名好怪啊?”戚娟抬头望寺,又感奇怪。
“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可惜啊,咱们不能太靠前,在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还有遇仙桥。你要去看了,会更过瘾。”石剑给她讲解一通,又颇为遗憾。
“遇仙桥?”戚娟听得津津有味。
“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那时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故此获名遇仙桥。”石剑道明原因,拉她转身下山。